天天看點

清末,一家報紙對洋人做了兩件事,結果創刊半年發行量便破萬

作者:大文創之淘曆史

清末,《京話日報》創刊不久,北京五城地方官派人找到該報創辦人彭翼仲,傳他到衙門喝茶。彭翼仲清楚,他們刊登的非洲華工受虐報道起反應了。到了衙門,地方官訓話,說那條報道惹火了英國公使薩道義,并指控他造謠,讓他寫份保證書,不要再登這些有礙邦交的新聞。

清末,一家報紙對洋人做了兩件事,結果創刊半年發行量便破萬

​官怕洋人,但彭翼仲不怕。第二天一早,他就到英國公使館跟薩道義當面交涉,結果兩人沒說幾句話就辯論起來,但始終也沒個結果。最後,彭翼仲讓薩道義自己到報館更正“真相”,如果24小時内沒有回複,會将華工之事和盤托出。彭翼仲回來後,接連兩天都沒有收到消息,便又登了報紙。其後,英國人在中國招工,門可羅雀;非洲的華工待遇明顯好轉。

此次輿論監督,讓京城百姓意識到什麼叫“公衆的言論機關”,對《京話日報》刮目相看。不過十日,該報發行量由五千漲到八千。

接着,《京話日報》刊登“德國人在山東的舉動”,說:“德國人經營山東,最注意軍政,其次便是商業……鐵路經過的地方皆有德國陸軍來往,其用意可想而知。”德國公使見心事被戳穿了,面子上挂不住,照例是外交抗議,給外務部施加壓力。外務部有了上次的經驗,就讓彭翼仲直接跟洋人交涉。彭翼仲又親訪德國使館,說報道是從上海報紙上轉載來的,如要追究責任,請跨省,原報更正,本報就更正。交涉之後,德國公使沒再提過分要求,此事不了了之。

清末,一家報紙對洋人做了兩件事,結果創刊半年發行量便破萬

​其後,彭翼仲又一次讓德國公使難堪。有一次,彭翼仲坐人力車到東交民巷,遇見德國兵趕車運貨回營,德國兵嫌前面的一輛中國人力車太慢,擋了路,連連舉鞭痛打車夫和車上一老者。彭翼仲大怒,囑咐車夫尾随德國兵到兵營,并在門崗看了衛兵的手表。第二天,《京話日報》上登出德國兵無禮施暴的事,警告德國公使非懲罰兇手不可。

德國公使這次倒也坦蕩,說如果彭翼仲能認出打人的士兵,自會懲戒。其實,彭翼仲也沒看清那兵痞的面目,但他說可以指出同行的兩個德兵,出事時間也很明确,據此不難查出其人。後來德國公使居然認真追查,查出并懲戒了那個兵痞。

跟洋人交涉,為國人争權,次次都揚眉吐氣,輿論嘩然,《京話日報》一時風行。彭翼仲自己也很得意,在報上說:“本報自出版以來,幸得英、德兩國公使提攜。假如是以被封,也算國人與外國人争權的紀念。”

清末,一家報紙對洋人做了兩件事,結果創刊半年發行量便破萬

​隔幾日,彭翼仲在廣告頁又放了顆“大衛星”:“本報篇幅雖小,日進兩宮禦覽,議論出入,關系重大。”奉勸來函廣告一定要确實不虛。其實,這條廣告的亮點在于“日進兩宮禦覽”,連老佛爺和皇上都是《京話日報》的讀者,這廣告效應該有多大。

辦報不過半年,《京話日報》聲價日起,發行量突破萬份,成了京城第一家發行過萬的報紙,京城的商家百姓幾乎人手一報。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帶刀客 來源|《百家講壇》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