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晉南北朝人物和故事連載(39)-司馬睿

作者:jygzn

司馬睿(公元276年-323年),河内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生于洛陽,東晉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曾孫,祖父琅琊王司馬伷是司馬懿的庶子。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控制了曹魏實權,分派諸子出任重要地區的長官,司馬伷以甯朔将軍之職坐鎮邺城,邺城是曹操封魏王時的都城,曹魏王公的聚居之地,素為屯兵屯糧的重鎮,司馬伷被委鎮此地,說明了司馬懿對他的重視。西晉開國後,司馬伷曆任尚書右仆射、撫軍将軍、鎮東大将軍、都督徐州諸軍事等職,封琅琊王。司馬睿父司馬觐為司馬伷長子,襲爵琅琊王。

公元290年,司馬觐去世,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琅琊王爵。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司馬衷無力駕馭政局政治環境動蕩,司馬睿無兵無權,為避殺身之禍,盡量避免卷入鬥争旋渦。在洛陽,司馬睿密切的朋友隻有王導(出身琅琊王氏),王氏所在的琅琊國,是司馬睿的封國。

公元304年,八王之亂進入高潮,司馬睿也不能幸免被卷入其中,但有驚無險地平穩度過,随即帶着家眷回屬地琅琊(治今山東膠南)去了。公元305年,東海王司馬越起兵下邳(pi,今江蘇徐州境内),準備西迎晉惠帝,起用琅琊王司馬睿留守下邳看管後方,司馬睿受命後,請王導為司馬,委以重任。

公元307年,司馬睿偕王導渡江至建邺(今江蘇南京,公元313年,因避愍帝司馬邺諱,改建邺為建康,南京自此得名建康,一直沿用至南朝末年不變)。公元316年,劉曜破長安,晉愍帝無奈出降,西晉亡。公元317年,司馬睿即晉王位(尚未稱帝),公元318年,晉愍帝死于漢國,司馬睿即皇帝位。

司馬睿即位後,因為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單力薄,是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援,皇位不穩。但是王導運用政策,使南方士族支援司馬睿,使北方南遷的士族也決意擁護司馬睿,穩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掌朝政。司馬睿完全信任王導,王導也經常勸谏司馬睿克己勤儉,優待南方士民,與人為善。司馬睿和王導在東晉初期上演了一場君臣相敬相愛的佳話,琅琊王家也達到了權勢的高峰。

但琅琊王氏的影響力在東晉時期實在是太大,除了王導擔任丞相,王導的族兄王敦掌握兵權,控制着長江中遊地區,東晉朝中四分之三的官員是王家人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就是選擇皇後也要優先從王家開始。政權穩定之後,大權的旁落和王導的強勢引起司馬睿極大的不滿,于是他使用劉隗、刁協、戴淵等為心腹,給這些心腹高官分化朝中的權力,試圖壓制王氏權勢。

公元322年,素有野心的王敦以誅劉隗為名,在武昌起兵,很快王敦攻入建康,殺戴淵等,劉隗投奔石勒。不久之後,王敦為自己加官進爵,自封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此時司馬睿徒具皇帝虛名而已,朝中任何事情都由王敦做主,司馬睿隻是個擺設而已。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氏的權勢,自己名為天子,号令連宮門都出不去,漸漸憂憤成疾卧床不起。公元323年,晉元帝司馬睿病逝,終年47歲,在位6年,遺诏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