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漠徒步觀星、去草原和山地越野跑,戶外運動、極限運動在國外已經有相當長的曆史,在中國也漸漸起步,也讓相關創業項目收到了資本的重視。
36氪獲悉,戶外體驗式賽事服務平台「陶冶戶外」于 11 月獲得了 4000 萬元 pre-b 輪融資,由途牛戰略領投、正威文化跟投。此前,該項目曾于 2017 年 4 月 獲得來自華蓋資本的 1000 萬元 a 輪融資,同年 12 月獲得來自清科創投的 1000 萬元 a+ 輪融資。截至目前,該項目 18 個月累計融資 3 輪,融資金額總計 6000 萬元。
陶冶戶外成立于 2008 年,是中國國内起步較早、營運規模較大的頭部戶外運動平台。目前經典線路包括呼倫貝爾草原、庫布齊沙漠、敦煌絲綢之路、麗江茶馬古道、台灣錦繡寶島等 9 大線路。通過搭建營運商管道和建設營地,将非标的戶外體驗标準化、規模化,迄今累計服務了 10 萬使用者(算上日常打卡的使用者共有 20 萬人左右),合作方包括實踐家、中國商學院 edp 聯盟等上百家商學院、協會、教育機構。今年計劃向海外擴充開拓南極、乞力馬紮羅等線路。
由于獲客難度較大,客單價高、決策門檻高,除了核心産品,陶冶戶外也設定了客單價比較低的引流型産品。并且在獲客方式上,從直接 2c 轉向了 b2b2c。
陶冶戶外的客單價在萬元左右,但單人單次參加活動,除了購買戶外旅行線路産品 1 萬元,至少還需要交通費數千元、戶外裝備 1 萬元左右,且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很難直接在網際網路上形成交易。因而需要引流産品「城市拉練」來導流,該産品 299 元且包含跑鞋裝備、獎金獎勵等。據陶冶戶外創始人 & ceo 吳大聖介紹,從引流産品轉化為高客單産品的轉化率在 10-20%。
其次,陶冶戶外平台從 2015 年開始就開通了「衆籌」模式。友善參賽者邀請親友為自己的戶外行程衆籌。此舉一方面可以解決參賽者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品牌傳播、裂變、提前鎖客的有效方式,而且防止了「退單行為」。據了解,基本 1 個衆籌使用者能帶來 2 個新使用者,但也存在複購低的問題(畢竟不可能重複要求親友為自己的出行衆籌)。
具體到高客單産品上,陶冶戶外目前有 4 大業務線,包括:
to c 的品牌賽事,每年會舉辦四五場活動,行程主要是從 9 大線路中篩選的線路,做 4 天 3 夜 108 公裡的越野跑或徒步。使用者主要來自線上推廣,以及線下 30 多家城市營運中心的拓客管道。其中,來自後者的客源占比較大,這些營運中心主要是一些小 b 教育訓練機構、拓展訓練公司、旅行社等,能精準觸達當地客源,缺乏差異化體育旅行産品,是以和陶冶戶外展開合作,二者之間按照一定比例做銷售分成。
to b 的定制賽事,迄今陶冶戶外已經和上百家商學院、協會、機構、企業等展開合作,就其員工/社團成員的素質拓展做微定制或定制活動。
最強團隊,服務公司内部員工的高端團建項目。
賽事工廠,為陶冶戶外,及全行業的其他合作機構做賽事的策劃、執行、服務和安防等工作。在賽事場地搭建臨時建築,為活動提供餐飲、住宿、醫療、救援等基礎的營地服務。
賽事是很重營運的,除了策劃、組織活動,配套的醫護人員、領隊、救援車、醫療檢測裝置等也很重要。這也是戶外運動平台門檻較高,創業項目相對較少的原因之一。和競品比,陶冶戶外方面表示,在無人區、景區周邊舉辦賽事,主要是獲得了地方政府和管理機構的獨家資源,從業近十年也積累了相對豐富的賽事執行經驗和人才儲備。
去年陶冶戶外并購了一家網際網路團隊,通過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裝置,以及後端資料系統,将獲客、留存、使用者資訊等做精細化營運。從社交場景來看,未來可以通過智能系統選隊友,圍繞自然環境、運動場景做精英白領圈層的社交産品。
該項目目前的營收方式有三大塊,旅行産品的報名費占到總收入 9 成以上,此外還有運動裝備和廣告營收。據悉陶冶戶外預計 2018 年年營收過億元,單場參賽數百人左右、營收在千萬元量級。
—————————————————
注:我是36氪茉小莉,關注文娛、消費領域的新鮮事,交流可加微信 spontaneous-literary,勞請備注姓名、公司、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