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作者:下雪風

這算得上是一部比較老的電影,初映是1996年。

如果隻看片名《甜心先生》很容易讓人無感,會讓人以為是一部講某個花花公子泡妞的電影,可實際上這又是一篇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

電影的故事情節并不複雜,講的是:一名事業有成的體育經紀人傑瑞(湯姆·克魯斯飾演),一次良心發現寫了一份關于行業的備忘錄,揭露了本行業内幕。而被老闆炒了鱿魚,不甘心失敗的他和單親媽媽桃樂絲(蕾妮·齊薇格 飾演),加上一個過氣橄榄球接球手巴德(小古巴·古丁 飾演),一起踏上艱難的創業之路,曆經千難萬險最終成功的故事。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10年前,當時完全把它當愛情片看。完全是因為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帥,女主角蕾妮·齊薇格靓。

巧合的是再次看這部電影的我正好35歲,電影裡的男主角也是35歲。

時隔十年,我來到了和男主一樣的年紀,再次回看這部電影,從中我也看出了很多年輕時,沒有看到的東西。

▶ 從良知找回初心

電影中的傑瑞,他一人服務了72名運動員,平均一天要接264通電話。這樣他必定不可能對每一位運動員照顧到位。

有一天傑瑞服務的一名運動員因傷住院,運動員的兒子問男主,他的父親已經四次腦腦震蕩入院,難道沒人阻止他?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傑瑞的回答:就是戰車也擋不住你爸爸!小男孩非常憤怒的離開,并對傑瑞豎起中指。

傑瑞被小男孩的舉動震驚了,整個人一下子懵了。感到自己的良心受到強烈的譴責,半夜從惡夢中驚醒。某一個瞬間,發現了自己的良知,他打開電腦,開始寫工作感言。

傑瑞寫道,應該減少客戶,多關心客戶,少賺點錢,關心自己,關心比賽。

把寫好的感言做成了藍皮書,取名《心中想卻說不出的話》(the things we think and do not say)。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也正是因為這本藍皮書揭露了行業内幕,傑瑞被老闆開了。但也正是因為這本藍皮書,傑瑞收獲了愛情和事業的成功。

傑瑞寫下這本藍皮書的根本出發點,就兩個字——良知。

什麼是良知呢?

每一個人都有博愛之心,這種博愛心來自善意和共情心理,這是人類的基礎情感屬性,每一個正常人都天生擁有,這種就是良知。

正是小男孩的舉動,激發了傑瑞的良知,讓他開始思考他工作的意義和目的。

傑瑞的做這份工作的初心是,服務好運動員,幫助他們創造更好的成績,實作他們的價值。

但當他服務的運動員太多時,他追求的點或者說公司的追求點,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這時運動員對他來說,不再是客戶,而是賺錢的工具。

這就和傑瑞加入行業的初心,發生了沖突。這種沖突一直存在的,隻是被忙掩蓋,小男孩的舉動,把傑瑞的良知激發了,讓他開始檢討自已。

在這個過程中,傑瑞也出現過自我懷疑,特别是在經曆失去一個大客戶和女友分手,他不确定自己是否選擇了一條正确的路。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但傑瑞還是選擇遵守自已的初心,即使在自己破産了,他依然盡心盡力的為羅德服務。

正是傑瑞的這份品質,在影片最後,一些優秀的運動員,主動來找傑瑞,傑瑞實作了自我價值。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父親在世時,常對我說:人在世上首先是做人,然後才是做事。一個人先要懂得自尊自愛,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有自已的底線。放長遠的看,你做過什麼事沒有人會記得,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别人很清楚。

父親過世後,别人對他的評價隻有六個字:他是一個好人!這也是他短暫一生的真實寫照。

從良知出發,找出自己的初心,我們會成為更好的人。

▶ 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已

在電影裡傑瑞和羅德,是紀經人和客戶的關系,羅德是傑瑞唯一的客戶。

傑瑞在服務羅德的過程中,成就了羅德,反過來也成就了自己。

在電影裡傑瑞和羅德,是兩個相對的人。傑瑞對工作極其認真,私生活卻勉強、敷衍,他忍受不了孤獨,用工作填滿所有的時間。正好相反,羅德對家人非常用心,是好丈夫,好父親。對待事業卻不那麼用心,牢騷一堆,總把錯誤都怪罪到他人身上。

傑瑞用心的為羅德服務,羅德卻總不在狀态,一次比賽後,羅德又抱怨起為什麼他拿不到3年一千萬的合約,傑瑞強烈的指出他的問題。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這一次談話後,羅德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每場比賽,表現十分驚人,在羅德的突出表現下,他所在亞曆桑那隊打破了21年從未晉級的記錄。

羅德也從冷門球員來了個大翻身。

去年出了一本關于著名餐飲品牌西貝的書《西貝的服務員為什麼總愛笑》,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西貝的一個年輕店長去籌備一家新店。營業執照已經審批,但還在走流程,沒有正式發下來。這個店長開店心切,就提前開業,結果被執法部門抓了個正着,罰款 100 萬!

這麼大的事,在我們想象中,這個店長肯定要倒黴了,就算不讓她賠錢,至少也得是開除。

可是西貝的做法是:沒有開除這名店長,也沒有懲罰她,甚至連重話都沒有說過一句,而是繼續培養。

經過幾年的摔打、磨練,這名店長如今已經開了 4 家新門店。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成就了員工,反過來員工也會成就企業。

在電影裡,羅德從冷門球員來了個大翻身,得到了四年1千120萬的合約,羅德成功了,傑瑞的事業也迎來了大發展。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 愛,是從“一”到“二”的過程

在電影有一句經典台詞,分别出現了兩次,就是那句:you complete me (你讓我變得完整)。

(很多版本将 you complete me 翻譯成:你讓我更完美。從整個劇來看翻譯成:你讓我變得完整,更貼切。傑瑞一直是一個不會獨處的人,是桃樂絲讓他明白了愛,他看清了自己對桃樂絲的愛,因桃樂絲他變得完整。)

第一次出現是在:桃樂絲和傑瑞一起離開公司,她們乘坐電梯,中間上來了一對情侶,男生用手語比劃。傑瑞問桃樂絲是否知道什麼意思,桃樂剛好懂得手語,她說那個男生的意思是:你讓我變得完整(you complete me )。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第二次出現是在:在羅德赢得關鍵一場球賽後,看到羅德與太太通話電話,把勝利的喜悅告訴太太。傑瑞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他快步的向着家的方向跑去,急切的見到桃樂絲,面對桃樂絲傑瑞有一段獨白,最後一句就是:you complete me (你讓我變得完整)。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希臘神話有一個傳說,人類原本是男女同體,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

然而天神宙斯妒忌人類太幸福,于是用雷電劈開男和女,命運女神把本來一對對的男女分散各地,令他們忘記對方。

但是人類的心靈仍然保留了另一半的感覺,于是人類就憑着這絲感覺在人世間尋找另一半。

當兩個人都對彼此有強烈的感覺,并且這種感覺可以一直持續着,那就說明他(她)就是你踏遍萬水千山,窮盡一生一世要尋找的那個人。

也就是當他(她)找到對的彼此,他(她)就完整了。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作家,巴黎高師榮譽退休教授,當今歐美理論界最有名、最受關注和最受争議的左派思想家之一 —— 阿蘭·巴迪歐。寫過一本書《愛的多重奏》對愛的本質,做了全新解讀。

在巴迪歐看來今天主流的愛的話語,可以分為四大類:浪漫主義、契約主義、懷疑主義和實用主義。

在他看來,它們說的都不是真正的愛。他覺得,愛正在備受威脅。巴迪歐認為,愛是對真理的探尋。愛讓我們通向的真理,是關于“二”的真理。

巴迪歐提出了關于愛的第五種解釋,那就是,愛,是對真理的探尋。

你可能會問,愛為什麼能探尋真理呢?要了解這個問題,你就得先明白,巴迪歐所說的真理是什麼,在他看來,愛讓我們通向的真理,是關于“二”的真理,這個“二”就是數字1、2的“2”。

電影裡傑瑞是一個不會獨處的人,他忍受不了孤獨,在沒有遇到桃樂絲這前,他隻是他自己是“一”。最後他明白了對桃樂絲的愛,讓兩人走到了一起,愛,打開了從“一”通向“二”的通道。

在愛中,傑瑞和桃樂絲是共同存在的,愛開創的是一個隻屬于他們兩個人的世界。

▶ 電影的基調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好萊塢出現了很多正面反諷的電影。

所謂的正面反諷是:對成功、财富、名譽、性、權力的過分追求——将會摧毀你,但你隻要能及時看清這一真理并抛棄原來的你,便能讓自己得到救贖。

傑瑞就是這樣,在對成功、财富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當他發現自己的良知,做出改變,并最終找回了理想中的自己。

這種類型的電影還一部大名鼎鼎,它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單》。還有湯姆.克魯斯的另一部電影《雨人》也是這種類型。

▶ 電影幕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導演最先找的是湯姆·漢克斯來出演男主角,主角名字“傑瑞·馬奎爾”也是為他取的,漢克斯也很喜歡劇本,但因他忙于自導自演的電影《擋不住的奇迹》拒絕了,湯姆.克魯斯是以得了他電影生涯中一個重要角色。

電影裡傑瑞的導師,導演卡梅倫·克羅想讓他心目中的英雄——傳奇電影導演比利·懷爾德來扮演,懷爾德答應考慮考慮,但是在開機的第一天,懷爾德拒絕了這個角色。卡梅倫·克羅還讓湯姆·克魯斯去懷爾德的辦公室遊說他,但是後者仍然說“不”。後來,克羅和懷爾德成了朋友,克羅還寫了一本關于懷爾德的傳奇人生的書。

影片中有一個傑瑞摔個狗吃屎的片段,這是導演和湯姆.克魯斯商量的,隻有他兩人知道,其他人完全不知那情。鏡頭切換到幾個人的表情,完全是他們真實的反應。

時隔十年後再看《甜心先生》,方知良知、奉獻和愛才是人生必備

▶ 最後

不同的年紀,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我們會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的變化。

好的電影會給人啟迪,時間越長越愈久彌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