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打算攻取會稽郡,但吳郡的嚴白虎、鄒他、錢銅以及前合浦太守王晟等人,各有部衆萬餘人,在各處建有許多堡寨,以險據守,不肯歸附。
諸将建議先攻擊嚴白虎。
孫策說:“嚴白虎等人不過是一群強盜,沒有大志,他們容易對付。”
于是率軍渡過浙江,進攻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的功曹虞翻正值父喪,聽說孫策來攻,王朗準備開戰,衣服都顧不得更換,穿着喪服就跑到太守府邸去找王朗。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虞翻勸王朗說:“孫策善于用兵,不如先躲避一下他的銳氣。”
王朗不聽,說:“我身為漢室官吏,理應為朝廷保衛城邑,怎麼可能臨危避戰呢?”
随即發兵,據守固陵(今浙江蕭山市西興鎮),抵抗孫策。

孫策發動了幾次進攻,都未能取勝。
他的叔父孫靜建議說:“王朗據守的城池十分堅固,很難一下攻破。兵法有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從這裡向南數十裡是查渎,應該繞道那裡,進入王朗的後方。這就是所謂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我親自率領軍隊作為先鋒,一定能将城池攻克。”
孫策采納了這個建議,假意指令全軍說:“近日來連日下雨,雨水渾濁。兵士喝了這些水大多腹痛,趕快備置瓦缸數百口,以澄清飲水。”
到了黃昏時分,孫策軍燃起很多火堆,迷惑王朗,随即分兵連夜趕赴查渎,襲擊高遷屯。
王朗得報大驚,派原丹楊太守周昕等人率軍迎戰,結果大敗,周昕等人被殺。
孫策上表,任命孫靜為奮武校尉,打算委以重任。
但孫靜留念祖宗生活安息的故地,不願外出作官,請求留任家鄉鎮守。
孫策答應了他的要求。
孫權執掌大事後,孫靜在居住地升為昭義中郎将,後終老故鄉。
王朗逃走,虞翻一路追随,掩護王朗,乘船渡海逃到東面的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
侯官縣縣長商升關閉城門,不讓王朗進城。
虞翻上前勸告,商升被說動,才開門放他們進去。
王朗總算有了落腳之地,對虞翻說:“你家裡的老母親還在等着你。我現在安全了,你可以回家了。”
于是,虞翻告别王朗,回了會稽。
在王朗的勸說下,商升起兵對抗孫策。
孫策派永甯縣縣長韓晏兼任南部都尉,帶兵讨伐商升,以賀齊為永甯縣縣長。
韓晏被商升擊敗,賀齊又替代韓晏兼任南部都尉。
賀齊(?-227年),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
賀齊早年曾任郡吏,後來代理剡縣縣長。
縣吏斯從輕薄放蕩,為非作歹,賀齊想懲治他,縣主簿勸他說:“斯從是郯縣豪門大族,山越人都附從他,如果今天懲治了他,明天賊寇就會前來進犯。”
賀齊聞言大怒,當即斬殺了斯從。
斯從的族人黨羽便互相糾集聯合起來,聚衆千餘人,舉兵進攻縣城。
賀齊率領官吏百姓,打開城門發起突然襲擊,大獲全勝,由此威震山越。
後來太末、豐浦兩地發生叛亂,賀齊被任命為太末縣長,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将叛亂鎮壓下去。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開拓江東經過太末時,察舉賀齊為孝廉。
賀齊出任南部都尉後,帶兵挺進福建。
商升畏懼賀齊威名,派人前來請求訂立盟約。
賀齊向商升陳述了利害關系,商升送上印绶,走出府邸,請求投降。
叛軍頭領張雅、詹強等人,不願商升投降,一起殺死商升。
随後,張雅自稱無上将軍,詹強自稱會稽太守,一起對抗賀齊。
由于叛軍人多,賀齊兵少,無力前往征讨,就駐軍休整。
張雅與女婿何雄兩人不和睦,争權奪利,賀齊便誘使山越人從中挑撥,讓他們結怨相争,各自擁兵圖謀對方。
賀齊乘機領兵進讨,大敗張雅。
詹強黨羽害怕了,率衆出來投降。
由此設定侯官縣,這是東漢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區立縣。
王朗走投無路,最後向孫策投降,會稽平定。
孫策十分敬重王朗,不作加害,還派張昭勸王朗為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
曹操知道此事後,上表奏請東漢朝廷,征召王朗。
孫策隻好放行,送王朗傳回京師。
王朗從曲阿縣出發,由于久經戰亂,道路不通,輾轉數年才到。
抵達許昌後,曹操任命他為谏議大夫,參議司空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