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上帝的紋身”銀屑病,中國超600萬患者治療痛點有哪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2021年10月29日是世界銀屑病日(world psoriasis day,簡稱wpd),今天也是世界第十八個銀屑病日。

日前,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迎光而立-世界銀屑病日”公益活動上,釋出了《2021年中國銀屑病患者幸福感調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顧軍教授對銀屑病患者幸福感、生活品質、診療滿意度等方面的調研結果進行了解讀。

顧軍教授介紹,銀屑病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心理負擔,包括失眠、感到緊張及壓力、孤獨、缺乏友誼、感覺自己不合群且女性的壓力程度明顯高于男性,而她們的情緒低落主要與疾病引起的疼痛,對目前治療缺乏信心等因素有關。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銀屑病患病人數已經達到650萬,然而僅有20%的患者選擇到醫院就診。據《2021年中國銀屑病患者幸福感調研》報告,80%以上患者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

這一疾病對患者就業以及勞動壽命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也使得目前随着患者在不斷增加,加強社會對銀屑病的認知變得極為關鍵。

銀屑病被喻為“上帝的紋身”,是一種由環境誘導刺激、多基因遺傳控制、免疫介導的慢性、複發性、發炎性、系統性疾病,俗稱“牛皮癬”,典型表現為鱗屑性紅斑或斑塊,局限于一處或全身廣泛分布。多數患者冬季加重或複發,夏季可緩解。不過此“癬”非彼“癬”,這個牛皮癬并不是因皮膚真菌感染引起的“癬病”。

銀屑病雖無傳染性,但因皮膚脫屑和紅斑症狀讓很多銀屑病患者容易遭受歧視與偏見,他們在承受着病痛折磨的同時,更承載着超負荷的社會心理壓力。并且,很多銀屑病患者“病急亂投醫”誤信偏方,結果導緻病情反複發作甚至惡化。

顧軍教授介紹,根據《2021年中國銀屑病患者幸福感調研》報告,332位銀屑病患者展開調研,80%以上患者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輕中度銀屑病患者占比為68%。與此同時,該報告顯示,皮膚問題對96%以上的患者日常情緒存在影響。其中,影響情緒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引起的疼痛、瘙癢及對未來治療缺乏信心等,在過去的一個月裡,近76%的銀屑病患者睡眠受到一定的影響,超過66%的患者帶來認為自己無人陪伴、缺乏友誼及不合群等嚴重的心理負擔,且女性比例均高于男性。

與此同時,近80%的患者從未接受過心理或精神上的治療幫助,這也使得銀屑病患者生活治療也因疾病受到了嚴重影響,包括對職業選擇、與同時間相處等各個方面,且男性的影響均大于女性。但在與家人或朋友相處及剩餘期望方面,女性所受到的影響卻普遍大于男性。

“在銀屑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療效和治療費用是影響患者堅持治療最關鍵的兩大因素,其中僅有33%的患者可以接受年治療費用大于1萬元。一半以上的患者對于治療現狀不滿意,治療效果不佳、塗藥時間過長及治療費用較高是不滿意的三大主要因素,這也使得僅10%的患者會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時複診。”顧軍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指出,所有銀屑病患者,應在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按療程用藥。現階段銀屑病雖不能根治,但堅持遵醫囑治療後有助于保持不複發,達到臨床治愈。同時,也呼籲大衆對于銀屑病患者給予更多的了解及關愛。

從目前患者診療現狀來看,銀屑病患者之是以存在對銀屑病的心理負擔,更大的原因在于認知缺乏。從貼在電線杆上根治“牛皮癬”的小廣告、家中長輩依舊迷信不靠譜的偏方治療、旁人害怕被傳染避開患者,就可看出人們對銀屑病的誤解有多深。更有患者将銀屑病誤認為皮膚癌,在患病後嚴重影響到自身心态,以緻于陷入誤區,耽誤治療。

另外,在不少公衆平台上就有患者寫下了自己的治病經曆:在醫院确診銀屑病後,家人覺得這類疾病的治療需要用偏方,而在聽從家人的意見,選擇用牛的胎盤烤幹磨成粉末狀和食用香油攪拌後替代藥物使用後,結果病情愈發嚴重。

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16年釋出的《銀屑病全球報告》就指出,93%的患者期待實作皮損完全清除,94%期待實作皮損快速改善,83%期待病情穩定無惡化。然而,根據現實情況,銀屑病的分型在臨床上可分為尋常型、膿疱型、紅皮病型、關節病型等病型。其中,中國銀屑病患者大多以尋常型銀屑病為主,中重度銀屑病患者比例高,約占20%,大部分患者病程超過10年之久。

按照疾病的嚴重程度,銀屑病又可以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複旦大學皮膚病研究所(附屬華山醫院)所長張學軍教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們每個人的手掌的面積是我們人的體表面積的1%。當你身上的皮疹不超過3個手掌面積的時候,那就是輕度;當達到3-10個的時候,就算中度,10個以上就是重度。”但銀屑病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清晰。一般認為,銀屑病發病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多重因素相關,還有一部分的患者存在銀屑病家族史。

“此外,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會誘發或加重銀屑病,發炎細胞浸潤和發炎因子與其發病有着重要聯系,長期處于或居住于潮濕環境的人患有銀屑病的可能性相對較高……這些人群都屬于銀屑病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加強對該疾病的診斷,實作早診早治。”顧軍教授補充道。

根據公開資料,銀屑病主要有三種治療形式:局部治療、光線療法、全身治療。治療方法的選擇基于銀屑病的嚴重程度。輕度銀屑病通常采用局部治療,若效果不佳再使用光線療法。中度至重度銀屑病需要全身性治療。其中,銀屑病有外用藥物治療、内用藥物治療、生物藥物制劑、中醫中藥及其它療法醫治。

在2003年之前,治療銀屑病主要依賴非生物制劑,如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維生素d類似物、角質剝脫劑和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而針對更嚴重的疾病,治療藥物主要是甲氨蝶呤或者環孢素。随着一系列針對特異性靶點的生物制劑,如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和白介素(il)抑制劑的問世,銀屑病治療的療效得到顯著改善,也驅動了銀屑病藥物市場快速增長。

據iqvia資料庫顯示,2020年全球銀屑病藥物市場規模相比2015年增長192%,全球銀屑病藥物市場達到253億美元,在皮膚病治療領域位居第一,并且預計未來十年将繼續保持該榜首位置。

在國内,銀屑病藥物市場也具有較好的前景。另據米内網資料顯示,近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銀屑病化藥市場超過1億元規模,今年上半年銷售額接近6000萬元,同比增長19.39%。2021年上半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銀屑病單克隆抗體藥物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其中,諾華公司的司庫奇尤單抗(可善挺)居于首位,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帶動市場上量,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西安楊森的烏司奴單抗(喜達諾)盡管早于可善挺獲批,但由于沒有降價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情況下,僅占2.76%的份額。此外,禮來的依奇珠單抗(拓咨)、楊森的古塞奇尤單抗(特諾雅)和協和發酵麒麟的布羅利尤單抗(立美芙)也是份額較低。

對此,某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斷上升的患病率将繼續驅動銀屑病藥物市場正增長,但其增速将逐漸放緩,後續,銀屑病藥物市場仍将繼續占據全球皮膚病治療市場的龍頭地位。此外,國内市場,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和國外品種主動降價争奪市場的大趨勢下,更多創新藥物治療銀屑病的占比将不斷提升,在中國市場進一步擴容,銀屑病藥物市場迎來一片廣闊的藍海。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