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在那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位,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不同的軍種、兵種之間肯定少不了互相打交道。為了能夠有效地區分他們,軍隊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設計了各具特色的領章、肩章、帽徽,作為專屬于某一特殊軍種或兵種的辨別。
在二戰時期的德軍隊伍裡,有這麼一個特殊的辨別———它是一塊月牙型金屬牌,上面刻着德語詞:feldgendarmerie,用一條鐵鍊左右相連懸挂在胸前。佩戴者在人群中非常顯眼,普通士兵遇到他們隻能低眉順眼繞道走。

那麼,為什麼有些德軍會佩戴月牙牌呢?代表了什麼?佩戴者擁有什麼特權?在戰場上又犯下過哪些罪行?
月牙牌上的德語詞“費爾德”其實是戰地憲兵的意思。憲兵制度最早起源于法國,憲兵是軍隊中的警察,是用來監督軍令實施、整頓軍隊紀律的兵種。
1810年至1812年期間,受拿破侖的影響。尚未統一的德國薩克森、符騰堡、普魯士和巴伐利亞各邦相繼建立了自己的憲兵部隊。
憲兵從受過良好訓練的步兵和騎兵當中選拔,他們都是在一些特遣隊所屬部隊服役過的老兵。憲兵仍然是軍事人員,由戰争部提供裝備和軍饷,但在和平時期隸屬于内政部,相當于普通騎警。
月牙牌是憲兵的辨別。這個牌子的做工很精緻,文字下面印有德軍的雄鷹标志,鐵鍊由42個鍊環組成,将其牢牢地栓住。象征着威嚴莊重的執行力與對統治者忠心不二的效勞。
憲兵隻有在執勤的時候才會戴那個月牙牌,平時靠橘紅兵種色和左臂的警察鷹識别身份。戰地憲兵有很大的權力,月牙牌一戴,平級或者低級的德國兵都得聽他的。沒人敢惹他們,見識過憲兵厲害的德國兵都會在背地裡親切地稱呼他們叫“鍊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憲兵隊由33個連組成。每連有60個憲兵以及兩位長官。到了1918年一戰快結束的時候,憲兵的規模已經擴大到115個連。
一戰期間,在那些被德國占領的土地上,到處充斥着對帝國主義統治的反對和怨恨,各民族的複國運動興起,并組織遊擊戰拖延着德軍前進的步伐。
德國當局迫切需要一種力量去追查和制止這些行為,以維護占領區的長治久安。但他們沒有為此建立新的機構,而是把鎮壓平民的工作交給了費爾德憲兵隊。此後,憲兵隊延續了治安戰和反遊擊的職能。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受制于《凡爾賽條約》,德國解散了所有的憲兵部隊。德國在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時期沒有憲兵,由普通的巡邏士兵代勞。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費爾德憲兵隊被重新引入國防軍。并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建立了一所軍警學校,專門培養費爾德憲兵隊人員。
訓練科目包括刑法、民法、護照和身份證法、武器演練、自衛技巧、刑事偵查和一般行政管理。
第一學期的考試結束後,所有學員都要進入部隊試用,在那裡度過一年的考驗期。淘汰率很高:以1935年為例,220人當中隻有90人有資格戴上光榮的“狗牌”。
正式成為費爾德憲兵後,他們會被派往陸軍各師服役,并配發武器。憲兵軍官的手槍為瓦爾德pp和瓦爾德ppk;憲兵士兵的配槍則是魯格p08和瓦爾德p38。
mp40并沒有大規模普及,是以他們的主武器還是98k。他們也會使用mg34/42作為車載機槍和定點機槍,用于保護檢查站和封鎖道路。
憲兵隊同時也是督戰團,可以直接抓捕或處決逃兵。進階憲兵管理着斯特拉夫營,即刑事營。這是為被軍事法庭定罪并被判處延期處決的士兵設立的國防軍懲罰機關。
菲爾德憲兵直屬納粹德軍最高統帥部,自成一體,為的是執勤的時候不受其他機關幹擾。他們經常與蓋世太保、戰區指揮官、黨衛軍上司人保持着密切聯系。
明面上,憲兵的主要職責是維持前線後方地區的治安——從直截了當的交通管制、人口控制,再到處決遊擊隊員以及追捕敵軍散兵,都歸憲兵管。
他們穿着制服,對士兵專橫和殘酷的管理使他們獲得一個綽号:“黑爾登克勞爾”,意為“鍊狗”。他們經常闖進難民營和醫院,對當中的潛在逃兵進行甄别,殺死可疑的僞裝者。在道路檢查站稽核後方梯隊人員的通行證,決定是否允許他們離開前線。
在真實曆史上,憲兵曾協助黨衛軍犯下過許多戰争罪行。
憲兵跟随大部隊調遣。當戰鬥部隊離開一個地區時,憲兵在當地的工作也就正式結束了,職權将移交給黨衛軍。也就是說,在黨衛軍到來接管之前,占領區一切見不得人的髒活爛活都是由憲兵代勞的。
憲兵部隊積極參與對猶太人的狩獵行動。東歐曾經是許多猶太人的家園。1941年蘇德戰争打響後,希特勒下達了一項指令:對蘇軍戰俘中的政委和猶太裔人員格殺勿論。
古德裡安将軍拒絕執行這項指令,他本人也經常勸說屬下不要濫殺戰俘。但憲兵隊可管不了這些。布列斯特要塞戰役中,帶領八千殘兵堅守要塞32天的團級政委福明少校就是被德軍憲兵處死的。
2014年版《布列斯特要塞》電影中有這麼一個橋段:德國人付出慘痛代價拿下了要塞。在德軍的押送下,戰俘們陸續從廢墟裡走了出來。一位憲兵軍官要求戰俘隊伍裡的猶太人和政委出列。
身負重傷的福明少校從容地站出來,說:“我是猶太人、布爾什維克、蘇軍政委。”
話音剛落,福明就被憲兵隊帶到一堵牆前槍斃,英勇就義。
菲爾德憲兵隊還有審訊職能———迫使囚犯招供,并接受賣國合作。對于那些頑固不化的人,憲兵有各種各樣的刑訊逼供方法:在昏暗的審訊環境裡用強光燈直照囚犯的眼睛,防止他睡着、往拇指裡釘螺絲、電擊以及用棍棒進行徹底的拷打。
費爾德憲兵隊無論身在何處,都有着高于當地警察的地位,警察們都要随時聽候憲兵的差遣。法國的各個城市都有菲爾德憲兵的駐守,但他們在那裡的軍紀并不好,經常跟妓女混在一起,而且還特别容易被賄賂。菲爾德憲兵雖然對囚犯容疑者特别殘酷,但隻要給錢就能放人。這是因為他們在占領區的權限太大了,可以随意抓人,也可以随意放人。
法國工業城鎮裡爾是強烈反德情緒的溫床。那裡的法國人憎恨德國的統治,經常從事颠覆活動。街道上,“希特勒鍊狗”穿着綠色的橡膠雨衣、牽着阿爾薩斯犬四處遊蕩,經常大晚上跑到可疑人士的家門口敲門,當地人稱呼他們為“綠魔”。
雅克·多裡奧是裡爾抗德勢力的領袖,駐守法國的費爾德憲兵隊軍紀和戰績都很差,花了快四年都沒能抓到他。
納粹德國垮台後,費爾德憲兵隊被永久地解散了。20世紀50年代兩德分治時期,聯邦德國國防軍憲兵改名為feldjager,不戴月牙牌了,臂章也改成了美式的mp(英語“軍事警察”的縮寫)。德國人小心翼翼地給憲兵隊取了一個新的名字,目的是為了将兩者差別開來,強調其與曆史上罪孽深重的菲爾德憲兵之間沒有繼承關系。
文/和平之風
參考資料: 1、《1945年德軍戰地憲兵》,宋克 2、《二戰德軍尊達普ks750摩托及憲兵》,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