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美國舊金山QCon序:矽谷加班或是常态 有的晚上8點才有晚餐

    這次會議的全稱是2016 san francisco qcon,顧名思義是在舊金山開的,而舊金山又比較接近矽谷,是以有很多矽谷的公司參加了本次會議并帶來了很多有意思的議題,對于公司來說,參加這種會議很有必要,既可以跟上前沿的節奏,也可以從側面了解矽谷是如何思考問題的。這次集團委派了多個子公司各個技術領域相關的七、八人參與該大會,我也是其中之一。

    參會之前拿到了會議三天的所有議程表,從安排篇幅就可以看出今年大會的幾個重點:docker/容器,microservice/微服務,java jdk優化,大資料/流式計算,iot/物聯網,newsql/存儲,團隊管理等。由于本身工作的關系,作為一名雲計算工程師我比較關注docker/microservice、大資料/流式計算、iot、newsql相關的議題,當然其它的議題也非常重要,是以在大會開始之前我們一行幾人也根據工作職能做了些簡單的分工,基本每個議題都有相關開發覆寫。參加此次會議收獲還是蠻多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還有矽谷思維方式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反正是挺有意思的,技術相關的我會在後續的文章分享中重點介紹,非技術相關的會展現在“後記”中。

    對于每個感興趣的議題我都挑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ppt來進行分享和講解,因為每個議題都有很多相關分享,我分身乏術不可能做到全面覆寫,隻能盡量多地吸收,當然會後也補了一些課,目前整個大會的ppt也都放出來了,位址在這裡:https://qconsf.com/sf2016/schedule/tabular ,後面我根據每個議題整理出的文章有: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3149?spm=5176.8091938.0.0.48ze1o">2016美國qcon思考:通過quora和spotify案例,直擊資料處理背後的魅影</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3037?spm=5176.8091938.0.0.48ze1o">2016美國qcon觀察:容器與排程這麼熱,未來會是怎樣的一個趨勢?</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4297?spm=5176.8091938.0.0.48ze1o">2016美國qcon解讀:傳統與新興領域的融合——newsql的興起與雲化</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4387?spm=5176.8091938.0.0.48ze1o">2016美國qcon看法:新思潮,nosql與dpdk、rdma等技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4660?spm=5176.8091938.0.0.48ze1o">2016美國qcon“見證”:iot未來已來,我們應該關注什麼?</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4761?spm=5176.8091938.0.0.iqysxd">2016美國qcon看法:在beam上,我為什麼說google有統一流式計算的野心</a>

這些文章基本覆寫我前面所關注的幾個議題。當然我本人對其它幾個議題如團隊管理等也是非常關注的,我很好奇矽谷的公司是怎麼激勵員工又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關系的,但是囿于時間關系未能聆聽學習,後續我也會補上,争取能和大家有個分享。

    這次大會休息期間我們也見縫插針去拜訪了幾家公司,如uber、yelp、google、facebook,總體感覺就是矽谷還是很拼的,了解到的一些細節也挺有意思,如uber加班到晚上8點才有晚餐;google所謂的20%空閑時間去思考的說法也是不實的,或者說不貼切,工作還是要100%的,那20%是占用的工作外的業務時間;facebook周末加班也是一種常态,當然也沒人逼你。越大的廠福利上也更人性化一些,國内的網際網路公司雖然也在提升,但是與矽谷相比确實還是有段距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就占地成本和樓層高一項,中國和美國就是沒法比的,自然環境也差了很多,而且中國網際網路還處于積累階段,各種實力和厚度與矽谷是沒法比的。總體來說矽谷是奮鬥者的氛圍,高手雲集,想混混日子是絕逼不可能的,我輩也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能讓學弟學妹或下一代才有可能享受到别人家的福利。

    希望這些資訊能對大家有幫助,共同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