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朝代,其農業、手工業等均有重大的發展,工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宋朝的餐飲業也非常發達。宋人的主食主要有:飯,包括麥飯、米飯、高粱飯等等,加工方法通常為蒸或者煮。粥,各種各樣的粥。面條,面湯有葷有素。在宋代,叫作“饅頭”的蒸食,有羊肉餡的、蝦肉餡的、菠菜餡的、魚肉餡的等等,類似于今天的包子。餅,通過火烤或者火燒而制成的是燒餅,通過蒸而制成的叫作蒸餅(炊餅,類似于今天的饅頭),在當時,餅的種類繁多,有白肉胡餅、三肉餅、甘露餅、芙蓉餅、梅花餅、蜂糖餅等等 。另外還有馄饨、餃子等,在宋朝當時的餃子叫作“角兒”。

蕃茄炒雞蛋
宋朝
到了宋代,不僅主食種類豐富,菜品更是琳琅滿目。宋朝時,由于在城市裡取消了裡坊制和宵禁,城市裡的餐飲業非常繁榮,尤其是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城。根據《東京夢華錄》的記載,在當時的東京汴梁城裡,飲食店很多,客人找個地方落座後,店小二(堂倌)拿着菜單讓客人點菜,當時東京汴梁城裡的食客對飲食相當挑剔,有要溫的,有要熱的,客人點好食物之後,店小二(堂倌)就到廚房旁邊對着廚房裡的掌勺廚師開始念唱菜單。不一會兒,當客人點的菜做好後,店小二把放在碗裡的各種菜肴端給客人。
東京汴梁
根據《東京夢華錄》的記載,在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汴梁城裡,酒樓林立,數量很多。大的酒家有七十二戶,比如在當時非常有名的“白礬樓”,它有五座樓房組成,各樓之間通過裝有欄杆的懸橋互相連通,小的酒家(酒店)被稱為腳店,數量繁多。在酒樓裡,不僅有各色主食,各色菜品更是琳琅滿目,比如:荔枝腰子、假元魚、決明兜子、入爐羊、蒸軟羊、盤兔、雞簽、炒蟹、姜蝦等等,還有現切的莴苣生菜、西京筍等。不僅如此,裡面還有各種幹果,比如:棗圈、桃圈、梨肉、烏李等等等。
當時東京汴梁城裡的夜市上小食和點心也很多,比如在州橋夜市上,有腌魚、姜辣蘿蔔等等,在夏天,有沙糖綠豆幹草冰雪涼水、莴苣、荔枝膏、沙糖冰雪冷丸子等等,冬天有盤兔、現烤的豬皮肉等等。《東京夢華錄》提到了豆芽菜,大概在宋朝的冬天,宋人會經常食用豆芽菜吧。
洋芋炖牛腩
雖然宋朝的餐飲業發達,蔬菜和水果的種類已經相當豐富,菜肴種類繁多,但是我們現代一些很普通的菜肴在宋代時卻沒有。假如一個人“穿越”了宋朝,到了一飯館,去點一份蕃茄炒雞蛋,炒雞蛋可以有,但是蕃茄炒雞蛋卻真的沒有,無論這個人給宋代的這位店家多少錢,也絕對沒有蕃茄炒雞蛋這道在現代非常普通的菜。并且,當這個“穿越到宋朝”的人對着店家點蕃茄炒雞蛋這道菜時,店家以及店小二絕對會一臉茫然,因為當時的他們根本就知道蕃茄為“何方神聖”。如果再點一份辣椒炒雞蛋呢?店家以及店小二依然會滿臉朦胧,炒雞蛋可以有,在當時,辣椒卻依然真的沒有。如果來份洋芋炖牛腩呢?牛腩可以炖,洋芋(馬鈴薯)也是沒有。
然而,如果點一份韭菜炒雞蛋呢?這個可以有。再點一份涼拌黃瓜呢?這個也可以有,在西漢張骞出使西域時,他順道把黃瓜引進到了中原地區。在南宋時的夏天,老百姓是可以吃到西瓜的,但是,在那時的冬天,卻依然吃不到烤地瓜(番薯)。蕃茄(番茄)、地瓜(番薯)、洋芋(馬鈴薯)、辣椒等這些都是原産于美洲,後來這些糧食和蔬菜作物才傳播到了歐亞非等地。比如這個蕃茄在被引進到歐洲的很長一段時間内,它是用來被當作觀賞植物的,當蕃茄成熟後,紅彤彤的,确實是挺好看的,後來人們才發現這玩意不僅能吃,還很好吃,于是就有一個蕃茄炒雞蛋這道菜。
番茄種植的分布
當然,在曆史上世界各地區的彼此交流中,原産于我國的很多動植物也被引進到了世界的其他地方。正是由于在曆史上世界各地之間的交流,才使得人類餐桌上的菜肴種類越來越豐富。餐飲的曆史,其實就是一部關于“吃貨”的曆史。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東京夢華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