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倭寇的末日—中日北韓戰争(十九)

倭寇的末日—中日北韓戰争(十九)

上回說到北韓水軍與日本水軍又開始了新的戰鬥。這場戰鬥北韓水軍打得非常窩囊,整體隻是逃跑,根本沒有反攻。被一場大火還有幾個炮彈下來就被打的潰不成軍。

走運的是,日本人還是有點忌憚上一個北韓水軍将領李舜臣帶出來的北韓水軍實力。不敢靠太近,是以放了他們一條生路。元均立刻駕駛着大船,率着部隊逃跑,逃到了一處淺灘,剛下船,日本武士們立刻又擁上來,又殺了一些北韓士兵---要知道日本人隻是忌憚你原來的實力,并不是怕!

他知道你現在的實力可能比他強。他就會千方百計的削弱你的實力。在淺灘上埋伏士兵,能讓暫時遭受失敗的北韓水軍再遭折損,也能擊殺一些人。

看到這,元均吓得魂都要冒出來了,趕緊拽着自己的士兵逃竄。有400多個跑不快的水手,全部都被送回老家了。對元均來說比較幸運的是日本人并未認真追擊。可以看出在此戰中,日軍并不是想要跟他硬拼,而是試探經過改裝後的北韓水軍的實力,結果令日本将領十分滿意。

可是他們滿意了,北韓将領就不滿意了。權慄把元均臭罵了一頓:“你的兵可是我們北韓所有的水軍!去打日本鬼子,劫他們的糧草,結果你還失敗了,死了不少。你要膽敢再這樣,就隻有一死了!誰也幫不了你!”元大将軍可是十分好面子的,現在被這麼一臭罵,臉面何在?是以在接下來的戰略行動中,他隻說了4個字,進據釜山,沒說其他的詳細指令,也沒有學習水軍的軍法。

他隻是在拼命的喝悶酒。大家隻好稀裡糊塗的去釜山一帶遊蕩。半路上遇到了日本人小部隊。元均大喜過望。立刻拍馬去追擊,然而大家都不想動了---弟兄們死了那麼多,我們還能聽你的?

盡管他剛愎自用,但想了想現在士氣極其低迷,又是自己再硬逼,那肯定不行,索性從善如流---撤退。

水軍戰鬥和洋流是非常有關系的,但是他們在撤退,回轉的時候正好是逆着洋流的,是以處境十分不利,對他們來說更加水上加霜的是。日本水軍立刻湊了上來,不急于進攻,隻是遠遠的跟着。日軍主帥藤堂高虎已經摸透了元均膽小的特性。故意不急于進攻。在遠處拉鋸,消耗着朝軍水手的體力,等着他們犯下更大的錯誤。看到現在這副情景,元均歎了口氣,說:“現在就隻有殉國了吧。”

他的副将裴楔一聽就火了。說:“我們還不如直接撤退呢!水軍最重要的目的是還存活着,還保留着!如果你要殉國,你自己去拼死一戰。但是我們一定要存活着!”他說的話也對,元均在第1次侵略戰争中可不是一直在跑嗎?現在怎麼這麼有勇氣了?

原來,他和李舜臣的觀點的最大的一個不同是:他的戰鬥,經常因政治而考慮,打勝了最好,打輸了,在政治上也必須要有一個能過得去的理由,而李舜臣不是這樣,他隻是為了戰略目的而戰鬥,而不是為了政治目标。

是以,李舜臣考慮戰鬥上的事情,僅僅隻會從軍事的角度上考慮,不會從政治影響的角度上考慮。元均提前會根據政治局勢進行一個判斷。畢竟因為他的軍事水準實在不高,是以考慮的問題都是以下幾種:什麼仗該打?什麼仗該逃?打赢了要怎麼擴大功勞?打輸了要怎麼解釋?逃跑了又要有什麼準備?怎麼解釋?赢不了又不能逃,還不能輸的情況又該怎麼辦?請聽下回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