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文/王凱迪

公元7-8世紀,阿拉伯人從半島之上猛然崛起,手持彎刀的穆斯林征服者們很快就将伊斯蘭的教義廣布在從大西洋到興都庫什山的廣大區域之中。然而,在遙遠的中亞,他們遇到了一支突厥人的強力攔截。

這支名為突騎施的強大西突厥部落,在西域一度被稱為唐帝國忠實的盟友,遲滞了阿拉伯人對東方的進攻,并多次取得大勝。遺憾的是,這支強大的部落來去匆匆,在公元8世紀中葉就逐漸消散在曆史中,也讓唐朝頓失一臂,為後來的怛羅斯慘敗埋下了伏筆。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早期的突騎施人原本并不出彩,僅為西突厥汗國帳下的五大咄陸部落的一支。唐朝大将蘇定方等人平定阿史那賀魯後(658年),唐朝政府在突騎施設定了嗢鹿州都督府都督府、絜山都督府(今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我國新疆伊犁一帶),這支伊犁河流域的西突厥部落長期臣服于唐朝的安西都護府,在這個公元7世紀後期都十分平庸,并沒有成為決定地區形勢的主導力量。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圖/伊犁河流域

公元七世紀末期,由于武則天在羁縻突厥部落的過程中出現了任人不當的局面,進而給當時居于次要地位的突騎施部落找到了翻身的機會。

伊犁河流域曆來為北疆的通衢要道與水土豐美之地,因而突騎施部落的發展潛力明顯要強于其他西突厥部落。長安三年(703年),突騎施部領袖烏質勒領兵攻擊阿史那斛瑟羅,以楚河流域之碎葉城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為小牙,基本上掌控力整個西突厥故地,由此開啟了突騎施部落的強盛階段。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突騎施的黃金時代在蘇祿可汗時期。公元713年,蘇祿在前任可汗被後突厥斬殺後繼位統率突騎施,他利用自己的軍事力量與政治手腕迅速讓西突厥十姓部落逐漸歸附于他。蘇祿重振西突厥的力量,重新掌握了二十萬突厥可戰之兵,基本上相當于西突厥極盛時期的兵力。

三年之後,後突厥默啜可汗敗亡,蘇祿可汗正式自稱可汗。在之後的數年之間,蘇祿可汗的地位得到了來自唐玄宗的官方認可,唐朝政府先後任命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将軍,金方道經略大使,賜号忠順可汗。此時的突騎施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西突厥的主人。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圖/阿拉伯騎兵

然而此時,已經度過烏浒水(阿姆河)的阿拉伯人卻因為自身的内鬥而出現了疲态。作為西突厥的新主人,蘇祿可汗意圖重建突厥人在中亞綠洲的權威,當時的阿拉伯已經迫使整個河中地區的大量城邦臣服于己,并且對其利用伊斯蘭教法統治,引起了河中各國的反抗。

公元720年左右,康國、俱蜜、安國等聯名奏上《請讨大食表》。在公元724年的渴水日之戰中,突騎施部隊一舉擊潰了前來攻擊拔汗那(大宛)的阿拉伯聯軍,随後在公元731年的塔什塔卡拉查山口之戰中再次擊潰了阿拉伯帝國的主力部隊,使阿拉伯人在河中地區的勢力幾乎一掃而空。強大的突厥騎兵在河中綠洲與荒漠之間肆意奔馳,大食人因而稱之為“抵頂者”。

突騎施人的巅峰來得快,去得也快。

蘇祿可汗在西方大戰阿拉伯人的同時,也不忘在東方的安西四鎮彰顯自己的強大軍事實力,可以在東西兩大戰場上同時與唐朝與阿拉伯帝國開戰。

蘇祿可汗的實力固然強勁,但也潛藏着巨大的危機。公元736年,唐朝北庭都護蓋嘉運在伊犁河流域擊敗蘇祿可汗,阿拉伯帝國同時發動反攻,而突騎施内部同樣掀起了權力的鬥争。公元738年,在東西戰場上受到重創的蘇祿可汗被手下首領莫賀那幹偷襲斬殺,其子吐火仙可汗另立山頭,雙方分裂為黃黑兩姓互相攻擊,整個汗國迅速分崩離析,再無能力西向牽制穆斯林。

唐朝的“西域盟友”,大殺四方的突騎施部落為何昙花一現?01 崛起的突騎施人02 黃金時代的突厥強兵03 沒落的遊牧者

而在此時,籌謀推倒突騎施的唐朝突然發現——自己沒辦法填補突騎施帝國滅亡之後西域存在的權力真空,随着突厥部落的零散化與加速衰落,最終導緻了阿拉伯人在中亞的徹底勝利。突騎施人的興起十分迅速且猛烈,然而其大殺四方的戰略意圖卻也最終導緻其迅速衰落,最終淪為葛邏祿的附庸,泯滅于曆史之中。

參考文獻:

1.中亞通史

2.中國全史百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