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警察風|社群"大嗓門"民警梁斌:老亮這張警聯絡卡有什麼不同?

四川警察風|社群"大嗓門"民警梁斌:老亮這張警聯絡卡有什麼不同?

封面記者宋宇

在成都高新區金城社群,每天都有"響亮的民警之聲",走在街上。他的名字叫梁斌,雖然他已經過了天年,但他憑借16年從警工作的經驗,以及樂觀善良的态度,用腳步聲來衡量小區,身影遍布每一個社群庭院、商場寫字樓。

他用心解決群衆的每一個難題,耐心處理轄區内的每一個沖突糾紛,包括兄弟不和、婚姻沖突、鄰裡糾紛,哪裡有沖突,哪裡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梁斌是成都市警察局高新技術警察局石陽派出所金城社群警的一名社群民警,在他的筆記本上,暗記着社群每一個企業、每一個隐患點的細節和變化,在他心目中,群衆的一些小事,有時也是重中之重,必須時刻抱着這樣的态度和理念去工作。

找到老良有什麼不對嗎?

為什麼這個"警察聯絡卡"不同?

在他的部門,幾乎每個家庭居民,機關,企業都有他發送的"警察聯系卡"。對于老梁和轄區人民來說,卡上的電話号碼不僅僅是一串簡單的阿拉伯數字,更是老亮為人民服務十年的承諾。

"如果有什麼東西打電話給我,我會盡快到那裡!"每次發出"警用聯絡卡",老亮都會說同樣的話。随着時間的推移,無論發生什麼緊急或困難的事情,居民都會打電話給他。

四川警察風|社群"大嗓門"民警梁斌:老亮這張警聯絡卡有什麼不同?

自從團隊教育整改工作以來,梁斌始終牢記"人民公安為民"的宗旨,堅持群衆面前不做小事,急群衆急,想群衆思考,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一點,為人民第一心。2021年3月初,錦城社群某社群業主到社群報告,停車場改造不合理,社群居民情緒激動。

他立即趕到現場為雙方搭建了一個交流平台:他認真聽取了社群物業和業主代表的要求,詳細了解了社群停車場的建設情況,同時也積極向施工機關了解規劃、使用情況,給業主詳細耐心的解答, 最後,老亮還從法律層面對事件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明确提出了物業服務合同在簽訂過程中雙方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和法律後果。

通過他耐心細緻的溝通和調解,社群業主和物業公司改變了以往的敵意,以安心的心态,倡導了良好的溝通咨詢态度。

社群工作複雜而重要

"大嗓門"其實可以做"針線活"

作為社群民警,梁斌很清楚,警室的工作是對基層民警綜合素質的考驗,能力的大小決定了你能為管轄下貢獻多少。

經驗豐富的工作能力,除了平時常用的工作收集、登記、聯系、積累、總結等群衆工作方法外,梁斌覺得要尊重群衆,把群衆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把群衆放在自己身上,特别是在日常的基礎工作和反詐騙宣傳工作中,埋頭苦幹, 給予群衆足夠的尊重,為他們的工作赢得更廣闊的世界。

四川警察風|社群"大嗓門"民警梁斌:老亮這張警聯絡卡有什麼不同?

梁濱位于晉城社群,是一座住宅、商業住宅、甲級寫字樓、購物中心、商業街等新城社群之一。去年年底,"掃蕩行動"在初期收集企業基本情況時,一些企業上司冷漠,顯得不耐煩,敷衍了事,對報道的資訊、反欺詐宣傳也被認為是一種形式。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梁斌積極争取街頭支援、聯合社群、工商、安監、稅務等職能部門,在此基礎上,由民警協會和社群團體、網格勞工、物業從業人員挨家挨戶下達《向管轄企業舉報和反詐騙宣傳承諾》,結合"百萬警成千萬", "警企聯"活動,在上門、宣傳預防、代理協助資訊收集方面,通過一批上門幫扶服務,樹立企業的态度。并開始重視企業反欺詐宣傳工作。

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他深入社會考察,"解決群衆的困難,群衆的迫切需求,防止群衆受苦受難",行進千裡走進人民的"心"。梁斌長期以公安為導向,依托"六中六"聯合社群企業的工作機制,商場、物業開展各類現場反欺詐宣傳近30家,按照"1-3-N"集團關聯模式,帶領社群工作者、網格成員、物業等力量,逐層、逐層、逐層、挨家挨戶進行面對面的預防宣傳。

截至目前,開展"掃樓"宣傳12000餘人,登記人口5600餘人,機關600餘台,發現處置風險隐患3家,開展130多次走訪宣傳,社群警校教育訓練30次,涉及2800餘人。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