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PU

注:此文屬于轉載!

主頻==外頻*倍頻

CPU燒壞,默哀之餘,幹脆學習一下!!

CPU的倍頻,全稱是倍頻系數。CPU的核心工作頻率與外頻之間存在着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理論上倍頻是從1.5一直到無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頻是以0.5為一個間隔機關。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是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原先并沒有倍頻概念,CPU的主頻和系統總線的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應允而生。它可使系統總線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那麼CPU主頻的計算方式變為:主頻 = 外頻 x 倍頻。也就是倍頻是指CPU和系統總線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

CPU的外頻是CPU乃至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基準頻率,機關是MHz(兆赫茲)。在早期的電腦中,記憶體與主機闆之間的同步運作的速度等于外頻,在這種方式下,可以了解為CPU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作兩者間的同步運作狀态。對于目前的計算機系統來說,兩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頻的意義仍然存在,計算機系統中大多數的頻率都是在外頻的基礎上,乘以一定的倍數來實作,這個倍數可以是大于1的,也可以是小于1的。

說到處理器外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主頻,主頻就是CPU的時鐘頻率;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系式:主頻=外頻×倍頻。

在486之前,CPU的主頻還處于一個較低的階段,CPU的主頻一般都等于外頻。而在486出現以後,由于CPU工作頻率不斷提高,而PC機的一些其他裝置(如插卡、硬碟等)卻受到工藝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頻率,是以限制了CPU頻率的進一步提高。是以出現了倍頻技術,該技術能夠使CPU内部工作頻率變為外部頻率的倍數,進而通過提升倍頻而達到提升主頻的目的。倍頻技術就是使外部裝置可以工作在一個較低外頻上,而CPU主頻是外頻的倍數。

在Pentium時代,CPU的外頻一般是60/66MHz,從Pentium Ⅱ 350開始,CPU外頻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頻已經達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況下外頻和記憶體總線頻率相同,是以當CPU外頻提高後,與記憶體之間的交換速度也相應得到了提高,對提高電腦整體運作速度影響較大。

外頻與前端總線(FSB)頻率很容易被混為一談。前端總線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片間總線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資料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号震蕩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号在每秒鐘震蕩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IC及其他總線的頻率。之是以前端總線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總線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是以往往直接稱前端總線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随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總線頻率需要高于外頻,是以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作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總線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總線和外頻的差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主頻,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頻率(1秒内發生的同步脈沖數)的簡稱。機關是Hz。它決定計算機的運作速度,随着計算機的發展,主頻由過去MHZ發展到了現在的GHZ(1G=1024M)。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但對與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它就隻能作為一個參數來作參考。另外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的各方面的性能名額。由于主頻并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是以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的現象。是以主頻僅僅是CPU性能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

說到處理器主頻,就要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倍頻與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機關也是MHz。外頻是CPU與主機闆之間同步運作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也是記憶體與主機闆之間的同步運作的速度,在這種方式下,可以了解為CPU的外頻直接與記憶體相連通,實作兩者間的同步運作狀态;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系式:主頻=外頻×倍頻。早期的CPU并沒有“倍頻”這個概念,那時主頻和系統總線的速度是一樣的。随着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系統總線頻率下,而CPU的主頻可以通過倍頻來無限提升(理論上)。我們可以把外頻看作是機器内的一條生産線,而倍頻則是生産線的條數,一台機器生産速度的快慢(主頻)自然就是生産線的速度(外頻)乘以生産線的條數(倍頻)了。現在的廠商基本上都已經把倍頻鎖死,要超頻隻有從外頻下手,通過倍頻與外頻的搭配來對主機闆的跳線或在BIOS中設定軟超頻,進而達到計算機總體性能的部分提升。是以在購買的時候要盡量注意CPU的外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