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勞工日報
【職工“娘家人”故事】
原标題:工會主席趙立國把“為職工辦實事”推上股東大會,形成企業制度——(引題)
職工心中的“幸福使者”(主題)
勞工日報-中工網記者 柳姗姗
閱讀提示
為職工搭建傾訴煩惱的平台,探索建立系統化教育訓練體系……在工會主席趙立國的帶領下,工會多項舉措為職工辦實事,在提升職工幸福感的同時助推企業更好地發展。
根據名額完成情況上調職工工資、分批次做好職工體檢工作、推廣職工子女助學金政策、持續投入專項資金對在崗職工進行全方位教育訓練……目前,吉林同鑫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的為職工辦實事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個已延續11年的傳統,增強了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而這,離不開集團工會主席趙立國持續多年的努力。
“讓職工幸福工作”,這是趙立國擔任集團工會主席以來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因為時刻心系職工利益,他将“為職工辦實事”推上股東大會,并助推實事數量逐年遞增,最終使30件實事從福利變成企業制度。趙立國也是以被職工稱為“幸福使者”。
推動每年為職工辦實事數量增至30件
2007年,趙立國開始在同鑫熱力集團工會任職。在一步步摸索開展工會工作過程中,趙立國認為:要想赢得職工的認可,就必須為職工幹實事。
2009年,趙立國從職工的實際需求出發,精心策劃了為職工辦7件實事的方案,并将其帶上集團股東大會。經商讨,方案得到20多位股東的一緻認可,還将7件實事擴充至10件,其中包括上調職工工資、優秀職工帶薪度假、職工午餐免費等。
同鑫熱力集團每年的福利費支出達200萬元左右,各類津貼補助也不少。趙立國認為,表面上看企業的支出成本高了,但實際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實作雙方共赢。
到2012年,集團每年為職工辦實事數量已經增至30件,去年還被作為公司管理制度正式發文固定下來。這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好事,不斷為職工的幸福感“加碼”。連續多年來,同鑫熱力集團的離職率不到1%。
暢通職工反映心聲的管道
同鑫熱力集團有近1000名職工。2012年,趙立國牽頭,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成立職工訴求中心,為職工搭建一個面對面反映問題、傾訴煩惱的平台。
每周二、周四,趙立國都會到職工訴求中心接訪。訴求中心還将人力資源部等多個與職工關系密切的部門納入成員機構。接到職工訴求後,趙立國直接“下單”分交至部門,然後由工會全程跟蹤督辦。
此外,趙立國還在職工訴求中心挂牌成立同鑫心晴室,指導集團下屬14個分會建立職工心理疏導站,加強職勞工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力争職工每天都“心情晴朗、快樂工作”。
職工張俊文因家庭負擔重常常悶悶不樂。聽到他的傾訴後,趙立國耐心開導,将其列為困難職工長期救助對象,并承諾待其女兒大學畢業後,如果專業對口,企業會優先考慮其工作問題。這一承諾搬走了張俊文心裡的“大石頭”,再加上工會時不時為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他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人也開朗多了。
此外,趙立國還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将集團黨員分成17個小組,以小組方式“包保”基層職工,為其解決“大事小情”。如今,職工訴求中心已鮮有人登門求助,趙立國說:“職工心氣順了,企業發展也更順暢了!”
“教育訓練+競賽”助職工成才
在趙立國看來,一家好的企業不僅要有“家”的溫暖,更應該幫助職工學習成長,讓他們收獲職業價值。
據趙立國介紹,今年是集團工會連續開展創先争優勞動競賽的第11個年頭,企業每年都投入50萬元~60萬元資金用于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截至2020年,已有265個先進集體和652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在全公司形成“比、學、趕、幫、超”的競賽熱潮。
在該公司,“教育訓練+競賽”是職工公認的一項重要的福利工程。從2010年開始,趙立國帶領集團工會,不斷探索建立系統化教育訓練體系。工會聯合集團公司管理部門共同開展勞動競賽,發動職工積極參與,如今競賽含金量不斷提升,很受職工歡迎。
“教育訓練+競賽”催生了一大批先進機關及個人。從焊工成長為分公司經理助理的王國柱,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在公司工作的十幾年間,他經常參加教育訓練和競賽,實作了個人技能快速提升。
責任編輯:劉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