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婧祎在我的心裡的印象是從各大平台對她的報道慢慢形成的。無一例外,基本都是她的黑料,以至于搜尋起來,竟沒有她多少正面的報道。

網絡圖
本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爛大街的女團成員,一張據說“除了性别是真的其餘都整過了”的平平無奇的臉,貌似确實沒有什麼吸引之處,一開始認真的唱歌,腳踏實地奮鬥的經曆實在不夠惹眼,經紀公司要搖錢樹快速出圈,無非還是利用了千百年來國人愛看熱鬧,愛八卦議論别人的心理。這也不是什麼新鮮招數了。
前面的芙蓉姐姐,鳳姐,甚至當時昙花一現的小月月,不都是各種挑戰人們下線,偏偏大衆又愛這麼個瓜,是以無論如何,鞠婧祎終究是被人罵紅了。
當年芙蓉姐姐的鳳姐都是罵聲一片,強大的自信和反差的現實,人人得而八卦之。鞠婧祎的走紅,也無非就是換湯不換藥的套路。可這樣的經紀公司無疑是在消耗她。如果她之後不能靠作品或者别的猛料來翻身,隻怕跌落之後,便成塵埃。
現今網上寥寥可數芙蓉姐姐和鳳姐的後續,一個努力沉澱,一個歸于平凡,至少她們重新活成了一個正常人,不再需要這些泡沫的光環。
而現在的鞠婧祎,還在維持着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人設,吹捧着不知道在哪裡的演技,所謂四千年一遇的美貌之下,歌喉唱功也得不到繼續的打磨,她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真的可以值得稱道的東西了。再回頭來說,她這些用力過猛的造作人設,段位不高且也早已過時,現在不是都流行大女主嗎:有料,你還得努力,還得交點滿意的作業給粉絲大衆,才能維持有人買賬吧。花瓶做得太久,大衆審美也終于會乏味,真的糊了,就隻能淪為娛樂圈的犧牲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