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b>
<b>10月19日,北韓和美國有過一次隔空“互動”:北韓國防科學院當天在半島東部海域成功試射一枚新型潛射彈道飛彈;美國白宮譴責的同時也認為,這凸顯開展外交與對話的迫切性,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當天表示,美方已與北韓直接接觸,正緻力于實作北韓半島完全無核化。</b> <b>朝美之間由誰、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接觸不得而知,如果舍曼所言屬實,那意味着朝美之間的互相試探已經有了初步結果——朝方近一個月時間裡多次試射飛彈,達到了“以壓促談”和積累籌碼的目的;美方則通過與日韓之間的密切協調溝通,大緻形成了對朝政策基調和方向。</b>
這張朝中社9月13日提供的拼版圖檔顯示的是北韓國防科學院試射新研發的遠端巡航飛彈。
<b>【極限反施壓】</b>
北韓國防科學院19日成功試射一枚新型潛射彈道飛彈。據朝中社報道,該枚飛彈采用側面機動及滑翔跳躍機動等許多更新的制導技術,将為提升國防技術和改進海軍水下作戰能力作出重大貢獻。這是北韓自9月中旬以來,公開報道的第6次飛彈試射活動。
據朝中社報道,北韓國防科學院9月11日和12日分别成功試射了新研發的遠端巡航飛彈。報道稱,飛彈飛行7580秒,精确打擊了1500公裡外的目标,顯示新研發的渦輪鼓風發動機的推進力等技術名額、飛彈飛行控制性能和末端制導命中正确性等全部滿足設計要求。
朝中社報道指出,這一新型武器系統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北韓在保障國家安全、強力壓制敵對勢力方面又多了一個有效遏制手段。
這張朝中社9月16日提供的圖檔顯示的是北韓軍方15日舉行的鐵路機動飛彈試射現場。
9月15日,北韓又成功試射了鐵路機動飛彈,精準打擊了北韓東部海域800公裡外的目标。朝中社報道稱,那次發射訓練是确定首次實戰部署的鐵路機動飛彈系統的實用性,評估新組建的飛彈團備戰狀态和火力任務執行能力,借此熟悉實戰行動程式。
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樸正天在指導那次鐵路機動飛彈試射活動時表示,鐵道機動飛彈系統是可在全國各地分散執行火力任務,對威脅勢力同時實施多發打擊的有效手段。
9月28日,北韓國防科學院在北韓北部慈江道首次成功試射了新研發的“火星-8”高超音速飛彈。朝中社報道稱,那次試射确認了該飛彈在主動段飛行控制性能和穩定性、飛彈戰鬥部制導機動性和滑翔飛行特點等技術名額,确認了發動機及首次采用的安瓿化飛彈燃料系統的穩定性,所有技術名額均達到設計目标。報道指出,這一飛彈研發項目對大力提高北韓尖端國防科技力量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這是朝中社釋出的北韓“自衛·2021”國防發展展覽展示的潛射彈道飛彈照片。
9月30日,北韓國防科學院成功試射新研發的防空飛彈。進入10月,在北韓勞動黨成立76周年之際,朝方舉辦了“自衛·2021”國防發展展覽會,北韓最高上司人金正恩親自出席開幕儀式并發表講話,稱這次展覽會集中展示了北韓國防科學工業5年來的重大成就,意義不亞于一次大規模閱兵。
實際上,這是北韓新型武器裝備的一次靜态檢閱。在展出的大型武器裝備中,包括“火星-16”洲際彈道飛彈、“火星-8”高超音速飛彈、“北極星-4a”中遠端潛射彈道飛彈、kn-23和kn-24近程彈道飛彈等。相較于此前“北極星-3”潛射彈道飛彈,“北極星-4a”的彈體要小得多,這意味着一艘潛艇将能攜帶更多該型飛彈。
10月21日,南韓運載火箭“世界”号在南韓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
<b>【軟硬兩手抓】</b>
同在9月15日,南韓利用新型潛艇“島山安昌浩”号成功試射了一枚國産“玄武4-4”潛射彈道飛彈。有南韓媒體宣稱,南韓成為全球第8個可獨立研發并試射潛射彈道飛彈的國家。當天,南韓軍方還向外界展示了一款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另外,新型陸基中程彈道飛彈和新型遠端空射巡航飛彈也将亮相。
上周,北韓最新一次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後不久,南韓方面在10月21日高調發射了該國首枚完全自主研制的運載火箭“世界”号。這款三級運載火箭總重200噸,可将1.5噸中的衛星送至距地面600至800公裡的軌道。南韓總統文在寅當天專程赴南韓羅老宇航中心觀摩。
然而,這次發射活動以失敗告終。火箭升空後,一、二級和整流罩先後正常分離,但第三級發動機的燃料提前耗盡,導緻其搭載的模型衛星在達到700公裡飛行高度後,未能達到7.5公裡/秒的飛行速度,最終未能成功入軌。
南韓總統文在寅
文在寅表示,如果能檢查并彌補不足,明年5月的第二次發射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他同時宣布,截至2027年将持續進行5次“世界”号運載火箭發射,争取到2030年利用運載火箭實作探月夢。
早在2013年1月,南韓曾成功發射首枚運載火箭“羅老”号,但“羅老”号并非完全“南韓制造”,其第一級由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中心制造,第二級才是南韓研制的。
朝韓兩國無論是飛彈還是運載火箭的研發,都處于競争狀态。朝方19日成功試射新型潛射彈道飛彈後,南韓外交部長官鄭義溶表示,南韓潛射彈道飛彈的性能遠優于北韓;南韓國防部長官徐旭強調,“北韓的新型潛射彈道飛彈尚處于初級階段”。
南韓國防部長官徐旭
而上個月南韓試射潛射彈道飛彈後,北韓國防科學院院長張昌河曾發文表示,通過檢視報道資料和試射現場照片等綜合分析,南韓的潛射飛彈“像是沒有具備完整面貌的不牢靠的武器”,“這是件不像樣的作品”。
當年南韓發射“羅老”号時,盡管取得成功,但有南韓專家分析稱,南韓的火箭技術比北韓落後5到7年。彼時,北韓已經先後四次進行運載火箭發射活動,并于2016年2月再次發射一枚“遠端火箭”。
競争歸競争,朝韓畢竟是搬不走的鄰居。在上月舉行的第76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文在寅發表講話呼籲韓朝、美朝盡快恢複對話。“我希望看到北韓半島能證明對話與合作是促成和平的力量。”文在寅還提及,希望相關各方能發表北韓戰争終戰宣言。這猶如朝韓雙方激烈隔空角力時的一個橄榄枝。
這張朝中社9月30日提供的圖檔顯示的是9月29日舉行的北韓第十四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五次會議第二天會議現場。
<b>【見招需拆招】</b>
文在寅關于終戰宣言的表态後,朝方的回應是“為時尚早”,北韓副外相李泰成表示,隻要美國不改變對朝敵視政策,就算簽署終戰協定也毫無意義。但朝方态度迅速調整,朝中社報道,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9月24日發表談話稱,如果南韓能做到謹言慎行、不搞敵對行為,那麼北韓願意重新保持雙方密切溝通,對恢複關系及發展前景進行建設性讨論。
一天後,金與正再次發表談話,提醒南韓消除雙重标準和對朝偏見,結束敵視政策。她說,隻有保持公正和彼此尊重,朝韓首腦會晤等改善關系的事宜才會有所進展。按韓聯社的說法,相比9月24日的談話,金與正第二次談話列出了首腦會談等事宜,令人關注韓朝關系能否在文在寅明年5月卸任前迎來突破口。
結果,突破口說來就來了。北韓最高上司人金正恩9月29日發表講話稱,作為努力實作全民族希望朝韓關系早日恢複、持久和平降臨北韓半島的心願的一部分,朝方願從10月初重新開機與南韓的通訊聯絡熱線。
朝韓通訊聯絡熱線(資料片)
金正恩說,朝韓關系是恢複并進入新階段,還是持續目前的惡劣狀況,完全取決于南韓的态度。他敦促韓方改變對朝對抗态度,慎重對待并誠實履行朝韓之間的一切共同宣言。10月4日上午,北韓重新開機朝韓間所有通訊聯絡線。這是朝韓聯絡中斷55天後重新恢複,意味着雙方關系緩和程序重新開機。
不過,朝韓關系緩和程序順利與否,繞不開朝美關系這個決定因素。北韓19日的飛彈試射活動後,白宮在譴責的同時表示,這凸顯開展外交與對話的迫切需要。朝方則強調試射活動不針對特定國家或勢力,美方的指責是過度反應和明顯的雙重标準,“隻要美國不生事,半島就不會出現緊張局勢”。
與此同時,美日韓三方也在就北韓半島局勢進行協調和溝通。18日,南韓國家情報院院長樸智元、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和日本内閣情報官泷澤裕昭在南韓首爾舉行閉門會談。這是三國情報部門負責人5月東京會晤後再次聚首。
美國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别代表金聖
19日,美國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别代表金聖、南韓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魯圭德和日本外務省亞大局局長船越健裕在華盛頓舉行三國對朝代表會議,涉及近期半島安全局是、恢複與朝對話和終戰宣言等議題。
同一天,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在美國非營利組織“南韓協會”年度晚年上發表視訊演講時表示,美方已與北韓直接接觸,正緻力于實作半島完全無核化。這一模糊籠統的表态,好似目前半島局勢,機遇乍現又撲朔迷離。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