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作者:梧桐樹下戲鳳凰

原題:古人對女性貼身服飾的文雅說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說明一下,本文被人抄襲到今日頭條,投投訴後被背景删除。為了滿意大家的閱讀興趣,我特更新到這裡。

以前我與網友聊過“古代豔情小說中的女性内衣”。實際上沒有聊完,聊的僅僅是古代女性的上半身,下半身呢我沒有說,倒不是賣關子,而是感覺有點不對勁。說上半身時就有網友責問我在研究什麼啊,如果說“下半身”不就更麻煩麼。網友言下之意我明白,就是内衣不登大雅之堂,别抖啦。實際上,這是不少網友把我的文章想歪了,為了文章的完整性,還是再說說“下半身”吧。

确實,内衣是穿戴在裡面的貼身之物、閨房之物,古時又叫亵(xiè)衣。“亵”的本義,就是“貼身的内衣”,裡面含有不莊重的成份。引申而來的猥亵(意指淫亂,下流),是如今形容流氓行為的常用詞。由于這裡有不雅的元素,是以《二十四史》中各朝代少不了的“輿服志”部分,卻隻字不提該朝的内衣款式和變化、流行情況等。

現在如果要研究古代内衣服飾史,隻能從古代筆記雜談裡尋找,當然這方面資訊最豐富的就是各種豔情小說了。黃強的《中國服飾畫史》就辟有專節,談“豔情小說中的明代内衣”。黃先生告訴我,出版時删除了不少,編輯的意思是内容“涉黃”,實際上我看也沒有什麼。

說白了,能在下半身貼身穿的是什麼東西?就是三角褲嘛。但古人比今人文雅,比現代人會說話,如同把進茅廁叫“解手”一樣,“三角褲”也來個拐彎抹角,稱為“小衣”、“下衣”、“裡面”,或者“羅裙”、“單裙”、“褶裙”什麼的,比較接近現代的是“紗褲”。今天,就古代豔情小說裡的文字,來說說這些“小衣”裡的秘密。

其實說秘密也不是秘密,就是看看古代女性所着的内褲到底都是些什麼玩意,了解她們所處時代的審美意識。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現代女性喜歡的“小衣”,與古代女性穿的小衣是兩個概念,古代的小衣其實是内褲

小衣 小衣的記錄在明代豔情小說中是最多的。有人認為小衣是泛稱,指所有貼身穿的内衣,包括上衣下裳,黃強先生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應該是褲衩,其理由就是搬出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描寫。

馮夢龍著“三言”的《警示通言》有“況太守斷死孩兒”一篇。文章中就提到了“小衣”:邵氏為情所動,“遂不叫秀姑跟随,自己持燈來照,徑到得貴床前,看見得貴赤身仰卧,那話兒如槍一般,禁不住春心蕩漾,欲火如焚。自解去小衣,爬上床去,還隻怕驚醒了得貴,悄悄地跨在身上,從上而壓下。”

從描寫中可以推斷,所謂小衣,其實就是貼身穿的褲衩。不過從形制上分析不是現在通常穿的平角褲頭,而是民間常穿的大褲衩子。既然名為“小衣”,應該是比較緊身的一種,應該是三角狀的褲衩,類似現在的“三角褲”。

小衣是貼身穿的,明代女子睡覺通常是穿着的。《醒世恒言》中“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裡的慧娘就穿小衣睡覺。玉郎“伸手便去摸她身上,膩滑如酥,下體卻也穿着小衣”,後文又有一段描寫,玉郎勸慧娘,“有心頑了,何不把小衣一發去了”。從描寫中可以斷定,小衣屬于下裳的内褲,而不是上衣。

《八段錦》是古代豔情小說中比較出名的一部,其作者叫“醒世居士”,顯然這是一個筆名,不是作者真實姓名,從字面分析,他寫的這部小說雖然很淫穢,但本意是勸勉世人戒情欲。其中多次寫到“小衣”:“華氏解了小衣,倒在床上,子興将塵柄插入……隻存諸氏、美都,華氏已失去了小衣,希要得也脫身走了。”

《巫山豔史》為清代豔情小說,其作者“不題撰人”也不見真名。這部小說同屬“古代禁毀小說”之列,書中主人公到處有豔遇,最後擁有多美,享盡豔福:“此時李芳欲心如火,那裡肯放,抱到床上,扯落小衣,按定了。”

《歡喜冤家》又名《豔鏡》、《歡喜奇觀》,描寫了各種曲折奇異的婚姻故事,作者為清朝“西湖漁隐人”,其中提到小衣的也不少:“張英喜不自勝,親自解下小衣,曲盡一團恩愛”、“二娘把自己房門開着,脫下衣衫去睡,那裡困得着,心裡癢了又癢。穿件小衣,系了單裙,悄悄的摸了下來”(第九回)、“蓉娘初時推拒,被許生用強,扯下小衣不能護持”(第十回)古人對女性貼身服飾的文雅說法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明代畫家陳洪绶《三美圖》,圖中仕女身上所穿展現了明代女性服飾特征

《燈草和尚》也如《金瓶梅》一樣,是中國古代著名淫書,作者叫高則誠。書中也多次提及小衣。“話說李可白伸手去摸長姑小衣,長姑不肯。李可白道:難道人家夫妻俱是穿小衣睡的不成?長姑笑一笑,把那手兒一松,已被可白扯将下來了,露出光光潤潤,肥肥白白的陰戶兒,遮也遮不得了”(第八回)。從這段描寫中,可以了解到《燈草和尚》反映的是明朝的生活,當時人們有不穿内衣睡覺,即裸睡的習慣,尤其是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從豔情小說中對内衣的描寫來看,過去女性内衣以緊身、合身為主,小衣、裡衣、扣身衫子都是這樣。這說明了古代的中國女性即懂得穿“緊身衣”,展示女性身體曲線的婀娜之美。

下衣 《繡榻野史》是晚明一部重要的豔情小說,清初坊間書商據此稍做改編又名《怡情陣》。《怡情陣》中也有小衣的記錄,“隻是下邊的小衣尚不曾解脫,白琨道:外子下衣不脫,這是什麼意思?……見丈夫問她為何不脫下衣,心中極是歡喜……假意說道:羞人答答的,如何使得脫了下衣?”(第一回),這裡的“下衣”其實就是小衣。

《燈草和尚》第十一回中暖玉與道士周自如勾搭成奸,“與周自如各自去了下衣,就燈下弄了起來”。聯系上下文“下衣”是下面小衣的簡稱。為何稱内衣為小衣,因其貼身、緊身,形狀上小于一般的寬敞式的平腳内褲。按照現代内衣的分類,推斷“小衣”是如今的三角褲。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燈草和尚》書影

裡衣 裡衣,顧名思義穿在外衣裡面的衣服,自然也就是内衣了。黃強認為裡衣的概念有兩層,一是統稱,凡是内衣,都可以稱裡衣;二是專指,指形制比較小、緊身的,類似褲衩、抹胸的内衣。《繡榻野史》雲,“麻氏就脫了裡衣,赤條條向床裡邊去睡了。”脫了裡衣,就變成了赤條條的,顯然是貼身而穿的内衣,如果不是褲衩、抹胸,又是什麼?

羅裙 從典籍中的記載來看,羅裙是以羅為面料制作的裙子,質地比較薄,往往呈現透明狀。唐代的羅裙基本就是這種情況。但是從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描寫來分析,明代的羅裙有别于唐代的羅裙。《空空幻》在清朝道光年間被禁,書中“性幻想”的情節太糟糕。

關于羅裙的描寫有:“不由興濃,未及溫存,扯下那女子羅裙就亂摸”、“池嬌正在床沿,羅裙已解,隻穿一件楊妃色花绫小襖,大紅緞褲管口用金鑲就,纖纖玉手正把雙紅菱的繡花鞋脫下”(第六回)。這裡的羅裙與女子外穿的裙子有明顯差別,它是内穿的,襯裡的,貼身穿戴,應該是類似現在穿在裙子裡面的一層襯裙。

從上述描寫也可以發現,當時的女性内衣色彩傾向鮮豔,尤其是紅色備受青睐,如桃紅亮紗褲、大紅褲子。據研究資料,這種顔色有助于閨房之樂,現代放縱、開放、風流的女性在選擇内衣上,首選色彩往往傾向于明亮和豔麗,與明代女性的審美觀頗為一緻。

有些豔情小說,說到裙子,沒有強調是羅裙,或是從字面上反映看不出是否是内衣,但是從文中的情節的發展、上下文的銜接和描寫分析,應該是羅裙這樣的襯裙。

《巫山豔史》中有這樣的文字,“身穿玉色羅衫,映出雪白肌膚,下系水紅紗裙,手執鵝毛扇,斜掩腹上,一手做了枕,托著香腮,百倍風韻。一雙三寸金蓮,擱在榻靠上,穿著大紅高底鞋兒,十分可愛。卸下一幅裙子,露出紅紗褲兒”(第八回),這段文字顯示,明代女子在裙子裡還穿有貼身褲子,這“紅紗褲子”當是内褲,有褲腳,其形制上類似現在的裙褲,有短褲筒。《歡喜冤家》有這樣的佐證,“香姐說:待我自解,去了裙褲”。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歡喜冤家》書影

古代女性穿襯裙時,一般裡面還穿緊身内褲,但是有的裙子屬于貼身而穿,就不再穿内褲。這種裙子就等同與内褲,或者說明朝某些地方有這樣的習俗,女子裙子裡面不穿褲衩。《八段錦》,“羞月正在便桶小解,見烏雲走來,忙把裙兒,将粉白的屁股遮好。”

《歡喜冤家》中也有兩段描寫,反映了當時女性穿“紗裙”的情況。月仙“取了紗裙系了,上身穿件小小短衫……悄悄上床,跨在必英身上,扯開裙子,兩手托在席上。”行事如此友善,短兵相接,顯然李月仙裙子裡面沒有褲衩。當然這種生活習慣也可以解釋為發生在夏天,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北方不穿内褲是一種風俗。

但是聯系上下文看,這并非風俗,而是紗裙權當了内褲。在下一段故事中,李月仙的裙子中就穿了内褲。“他便攜起上邊衣服,去解她裙帶。把手襯起了腰,扯下來,露出大紅褲子。真個動興。又如前法……把裙褲放在薰籠裡,自己除了巾,脫了衣。”也有可能,李月仙兩次活動,所穿的裙子不一樣,第二次明确說是“裙褲”,也就說裙褲是需要穿内褲的,而内裙就相當與褲衩的功能,是不需要再穿内褲的。

單裙 《怡情陣》中,李氏就以單裙作為貼身的内衣。卻說李氏與井泉發生性關系後,兩人還嫌不夠,約好明天鴛夢重戰,李氏道:“心肝,若不信,我把這條褲子留下與你作當頭,隻待我穿了單裙進去罷。”(第三回)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唐代女性愛穿的印花百褶裙(新疆吐魯番出土),隋唐時多為舞伎樂女所穿,是時尚服飾

褶褲《肉蒲團》是與《燈草和尚》一樣的一級淫書。書中第三回,“玉香果然憑他把一身的衣服脫得精光,唯有腳上的褶褲不脫。是何故?原來褶褲裡面就是足腳,婦人裹腳之時隻顧下面齊整,十指未免參差,沒有十分好處。何況三寸金蓮必竟要褶褲罩在上面才覺有趣。”

從這裡的描寫看,似乎褶褲就是襪子。但是從功能上分析,确實有足衣、襪子的作用,但是這種褶褲還連在腿部,并不完全是襪子,黃強認為,應該是一種類似現在連褲襪的服飾。

緞褲 《空空幻》中,“探胸輕揉,松其衣扣,褪其緞褲”,從這文字中不難看出緞褲也是女子貼身穿着的,說通俗點就是内褲,其質料以緞為之。根據質料分析,用緞料制成的内褲應該是寬松,便于透氣,是以,緞褲有可能就是今天大家所說的平角褲衩。

紗褲 《怡情陣》中記錄了紗褲,第十五回有這樣的描寫,“前日天氣暖,他不穿褲子,看見他腰間那話兒硬骨骨的跳起來,我這牝裡騷水不知流了多少,把我一條桃紅亮紗褲都濕透了”。

井泉欲與李氏通好,将李氏抱住,“李氏又将裙子撚住,假裝不肯的模樣……(井泉)便用手扯褲子,帶兒散了,脫下來。便把手捏住牝皮,叫:我的心肝,就推李氏到床心,替她解了裙,扯了褲,把兩腿拍開”。

第二段文字沒有說明是什麼褲子,推測也是紗褲的。裙子穿在外面,紗褲穿在裙子裡面,貼肉而穿。明代女子的裙子、内褲都依靠布帶系住,不至于滑落,與今天吊帶裙有同種作用。

三角褲古人叫小衣,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内衣描寫

圖:“紗褲”仍是現代女性崇尚的貼身内衣,符合薄、透、瘦、漏的審美觀點

《金瓶梅》中也提到了“紗褲”這種内衣,看來紗褲是一種款式,而不僅僅是因為質地以紗為之。因為以紗為之,有的描寫說是亮紗,所謂亮紗應該是質地輕薄的紗,以此推斷紗褲就是形制貼身,質地薄、透的内褲。

唐代人以輕紗、輕羅制成服裝,講究薄、透、漏。現代女子内衣更是“薄、透、瘦、漏”為性感,以“露點”為前衛,但是從豔情小說中,明代女性内衣中“薄、透”早已有之,當時像潘金蓮這種時尚女性即玩起了性感,如當時的薄纩短襦,穿起來有一種朦胧之美,風情萬種,閨房秘事,盡得風流,在内衣上向傳統禮教發起了挑戰,通過性欲的放縱,滿足人性解放的要求。可見,“露點”并非現代女性和服裝師的創造。

《燈草和尚》中也有“小和尚脫下的小衣裙不曾收拾”,夫人“把身子坐在床沿,用手褪了褲子。”這個褲子顯然也是紗褲之類的貼身内褲。

裙褲 《歡喜冤家》中李月仙幽會必英,已經說到裙褲,這裡不再重複引用。裙褲可以了解為兩種,裙褲,裙子與褲。

古代女子下裳内衣還有裙裥兒、底衣、裩褲、薄纩短襦等,這裡就不多了,想看以後再聊。

說明:梧桐樹下戲鳳凰·私家史,由著名曆史學者、新浪億萬部落客倪方六主持,内容以曆史、考古、盜墓、風水、收藏為主,真相考證,秘聞雜陳,舊事重提,古事新說,提倡無負擔閱讀。文章除注明外,均為倪方六原創,有版權,請勿擅用!微信:ni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