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相是正義的基石——熱門網劇《真相》看點

作者:光明網

國産網劇有一大批觀衆,他們看劇也評劇,品位不低,口味很刁,對懸疑劇特别割舍不下。遇到好的劇作,他們不惜以誇張無度的語言進行贊美;遇到不好的劇作,也會不吝以近乎惡毒的語言來品頭論足。經驗表明:如果一部劇有很高的收視率,并且得到普遍贊許,這部劇就立住了,一定不差。

近日網絡觀衆有福了,三大懸疑劇在三大網站隔空“對打”,《八角亭迷霧》《東城夢魇》《真相》,這三部劇都是精心之作,競争實力不凡,在比較中鹿死誰手,本身就是一種懸念。三部劇開播之後,僅就收視率看,《真相》高居榜首,創下近期網劇播放的佳績。有網友比較三部劇之後評論說,“《真相》無疑是其中最優秀的一部。”

看過、沒看過的,知道這一結論,都會想或會問:這部劇,好在哪裡?

外行看熱鬧之好看

國産網劇和電視劇,技術上是過關的。南韓影視技術上的成功經驗,已經被我國影視創作者學藝到手。毋庸諱言,受韓劇的啟發,創作者在影視劇和網劇的“好看”上做足了工夫。

“好看”端賴劇情,如果劇情不好看,使盡别的彌補工夫也難成全璧。這部劇用一些現實感很強、富有戲劇張力的案情打底,有的案件一波三折,滿足了不少從故事中尋求刺激的觀衆對于劇情反轉再反轉的期待。家暴碎屍案、文物盜竊案……光名字就吊足了觀衆的胃口,何況把案件巧妙編織在一起,環環相扣,再加反轉?

選角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男靓女美,加上青春氣息,使這部網劇有偶像劇的特質。有人是沖着演員看這部劇的,陳星旭、許亞軍、劉暢等演員都有很強的觀衆緣。林遠昊與林岚的搭配,使劇情在沉郁之中帶點輕快與甜蜜。劇中林遠昊與宋白羽的明暗對決,很有張力。劉暢演的反派人物特别出彩,演技上形成配角對主角的碾壓。這也難怪,行業劇男女主角都形象正面,一端正了就難以發揮演技,想出彩卻不容易。另外,雖然是一部檢察劇,但警察的形象塑造也具有存在感,讓這部作品中的人物都一鞭一道血地留痕。

不僅如此,《真相》的畫面、燈光等技術也堪稱一流,畫面構圖用光之美,令我這種很少瞥一眼網劇的“最不佳”觀衆時時感到驚豔。由于是懸疑劇,氣氛的營造十分重要,是以色調刻意較暗、較冷,像布設的黑洞把觀衆的注意力緊緊吸附進去。這部劇的剪輯也很流暢,節奏明快,沒有一般國劇的拖泥帶水,讓不少挑剔的觀衆直呼過瘾。

當然,看一部劇,不免見仁見智,你眼中的好,可能是别人眼裡的不足。檢察技術人員在劇中幾乎搶盡了警察的風頭,他們對案件真相的尋求,讓人感覺檢察人員與警察的界限變得模糊。對于劇中的用光、剪輯以及某些劇情設計,也有人提出不同見解,這使該劇充滿話題性。至于劇中出現的馬賽克,沒有人不認為那是一種“Ok繃”,固然有避免感官刺激的治愈功能,畢竟看着有點礙眼。

内行看門道之好看

這部劇的劇情,如果僅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檢察技術人員運用各類刑事技術手段,協助查明案件背後真相以伸張正義的故事。檢察技官成為這部劇又帥氣又有天分的主角,這是國産劇行業主角中一種全新形象,為檢察技官的群體畫了一幅代表像。當技術在揭示案情中發揮令人驚歎的作用的時候,檢察機關和檢察技術人員的形象也随之呈現出來,煥發風采。

以往這類影視作品都是以公安技術人員和警察的形象為主體的,美劇中出現的刑事技術人員也往往是警察身份或者獨立機構,要不是《真相》這部劇讓觀衆知道檢察機關也有很強的技術力量和值得敬佩的技術人員,檢察技官仍然屬于一種默默無聞的存在。編導很好地抓住了一個新鮮度十足的影視形象和探案題材,彌補了探案劇中一種角色的缺失——檢察技術人員。人們對檢察機關運用技術手段追尋真相的了解,終于通過網劇《真相》獲得補救。内行看門道,首先注意的應當就是這一點。

專業人士看這部劇,可能會濾掉劇情、演員、景設等的好看,注重的是正義、事實、證據與科技手段的關系帶給他們的思考。更加專業的人會從他們運用的具體技術中作出判斷,給予評價。技術在具體案件中的應用,是多麼富有吸引力。

在我看來,現代司法,一得益于學術,貝卡利亞等啟蒙思想家與《論犯罪與刑罰》等飽含思想的啟蒙著作,塑造了司法的現代面孔,并為後世的學術思想所進一步滋養;二得益于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科技手段正在越來越有力地重塑司法的形态。dna技術的應用使揭露犯罪人和證明犯罪的能力大增,刑事物證技術、現代法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等取得的進步,讓“科學包青天”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資訊技術的普遍應用,真正實作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正義圖景,讓有罪之人被網上追逃後無所遁形,這種技術也使訴訟方式發生改變,網上開庭打破了訴訟的空間限制,無遠弗屆的資訊傳輸将“天涯若比鄰”由意念變成現實。

訴訟形态随着法治文化的傳播也在發生變化,對抗制因素的引入讓我國有的法庭上的訴訟攻防也變得激烈。最新的科技應用率先出現在對抗制訴訟領域并非偶然,在無法用闆起杖落的方式逼取口供的現代訴訟中,能夠找到的理性的替代方法就是科學技術手段用作發現真相和證明指控的手段。

随着我國刑事司法制度的進步和訴訟對抗性的增強,刑事訴訟中的科技應用會越來越重要,一些國家的法庭審判宛如一場科學技術研讨會,不少鑒識科學人員在法庭上比拼對于真相的解釋能力,早晚有一天會在中國的法庭審判中出現。不僅公安機關的科技力量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檢察機關的科技力量也會成為司法辦案最倚重的主要力量。檢察機關的科技力量,前可以補充警方辦案的不足,為檢察官審查準許逮捕、引導偵查和審查起訴增加新的真相追尋途徑,也為後續的法庭審判中的訴訟證明提供最有力的支援。

由于科技手段的存在,公安司法機關在真相發現方面如虎添翼,這種情景,足夠動人。不能否定的一般規律是:沒有真相就沒有正義,沒有證據就沒有真相,沒有科技就沒有科學證據。

當林遠昊與林岚等檢察技術官奔波于追尋真相的路上,從他們帥氣靓麗的形象中,我們可以看到檢察技術官在事業上的追求與信念上的堅守,也看到檢察技術正在檢察領域乃至整個司法領域取得的成就和湧動的魅力。

他們在《真相》中煥發的英氣,不正是技術的英氣、正義的英氣嗎?

張建偉

來源: 檢察日報正義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