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如果一生隻看一部英劇”

“那一定是《黑鏡》”

即便它從第三季開始

改嫁netflix換了“國籍”

(英劇變美劇,品質有些下降)

豆瓣評分也從9.3滑到了8.7

但都不影響它發人深省

制造熱門話題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四季海報

古有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黑鏡》或是取了這麼個意思,每一季的每一集,就像鏡子一樣,讓我們有機會反觀、審視自己。通過各種深不可測的懸疑故事,調動我們所有情緒,以提醒我們享受資訊化時代所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警惕背後存在的各樣隐患。

是以,神劇《黑鏡》的第四季(netflix12月29日上線,正趕上國内網友元旦假期在家刷劇),理所當然成為2017年年度最值得期待,跨年必刷美劇,熱度差不多可與《權力的遊戲》畫等号。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豆瓣網友在等待《黑鏡》第四季的基本症狀

本季《黑鏡》共六集,分别是《大天使》(朱迪·福斯特執導)《卡利斯特号星艦》《鳄魚皮》《吊死dj》《金屬頭》與“重頭戲”最後一集《黑色博物館》。netflix上線之前,《黑鏡》第四季在劇評人那裡,口碑還是非常不錯的,爛番茄92%新鮮度。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看過全六集的拔叔,私以為品質不如以前,有點脫軌。這也就不敢怪《黑鏡》第四季的豆瓣評分隻有8.8。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從imdb目前的單集評分來看,《吊死dj》與《黑色博物館》均維持在9分水準以上,其次是《卡利斯特号星艦》8.7分。而充滿話題和關注度,朱迪福·斯特執導的《大天使》隻有7.8分。但是,評分略低并不代表劇不好看,像拔叔我就非常喜歡《卡利斯特号星艦》這集,後面會和大家細聊。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先說說才女朱迪·福斯特執導的《大天使》,大家對她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沉默的羔羊]裡面,那位撩撥漢尼拔心弦的女警探——克拉麗斯·史達琳。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沒有憋尿酸的年代,朱迪·福斯特嫩得像塊豆腐

其實這麼多年過去,朱迪·福斯特以導演身份執導過很多電影和美劇!雖然她導演的電影,口碑都很一般。比如說,喬治·克魯尼與茱莉娅·羅伯茨主演的[金錢怪獸],還有她自導自演,跟梅爾·吉布森、詹妮弗·勞倫斯合作的[海狸]等等。但她跟别人聯合執導的美劇《女子監獄》第一、二季和《紙牌屋》第二季都還不錯。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朱迪·福斯特執導《黑鏡》的現場,還是很美的樣子

而且,有看過《黑鏡》第四季《大天使》的小夥伴,不難看出她運用了很多電影技巧。但是,大段時間的特寫擱在劇情緊湊、懸念疊生的系列劇中,則顯得很雞肋。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大天使》(arkangel)這一集主要講述,母親剖腹産生下一個女兒。在一次公園玩耍的時候,好奇心使然的女兒跟着貓走失,母親聲嘶力竭去尋找。雖然最後女兒在好心人幫助下找到,但母親心裡卻埋下不安的定時炸彈,決定給女兒的腦部植入一個智能新片,監視她的一舉一動,甚至自動過濾所有恐怖、血腥的畫面,以保護女兒身心上的安全。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佩服朱迪·福斯特,一個鏡頭就把“紅黃藍”和紮針都拍了進去

“我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一直伸到你家裡”,當我們知道這句話是從一個小孩子口中說出的時候,不禁打了個寒顫。《大天使》中,母親就把這個“望遠鏡”裝在了親女兒身上。即便出發點是愛,但很快就變成了控制。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母親用一個平闆監視女兒的一切

朱迪·福斯特曾在采訪中解釋說,《大天使》故事的核心是在于家長對孩子的保護與控制之間距離的特殊性。“這就是黑鏡,不是對現代技術的譴責,也不是說科技對我們文化生活的作用。而是說,我們發明創造了這些毫無情感可言的東西,它從某些層面反應了我們自身的一些心理問題。對我來,故事最有意思的點在于女性主義,是以把主角設定為母親和女兒,兩個女性角色。”

《大天使》中間有一段轉折,就是母親關掉了“大天使”。雖然女兒最開始不是很适應,但有了隐私空間後,很快就習慣了正常人的生活,敢給狗喂食,還交了男朋友等等。悲劇也正是從女兒青春期很多的第一次開始,第一次做愛,第一次吸粉,都被母親用“大天使”看到。連接配接母女關系之間的信任橋梁,瞬間崩塌。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女兒看所有血腥的畫面都變成了馬賽克

朱迪·福斯特還在故事高潮部分,設計了一段隐喻式的鋪墊。被母親灌下緊急避孕藥的莎拉,在課堂上聽導師講俄狄浦斯的悲劇。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即有弑父娶母的神谕。可見導演精心設計的所有細節,都在為結局鋪墊,功力可見一斑。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大天使》的評分不高,因為它現實得不像“黑鏡”。什麼定位兒童的藍牙手表,什麼監控學生上課的校園監控,這類事件在國内比比皆是。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愚昧的父母,選擇将孩子送到楊永信那裡“治療網瘾”,送到豫章書院那裡“學習傳統文化”,他們不是沒有愛,隻是錯把控制當成了表達愛的唯一方式。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再說我個人比較中意的《卡利斯特号星艦》。這一集其實隐藏了很多彩蛋,導演大衛·斯雷德曾執導過美劇《漢尼拔》一、二季,以及《絕命毒師》第四季。好吧,我承認喜歡《卡利斯特号星艦》有點私心。配合導演演出的“低配版馬特·達蒙”傑西·普萊蒙,也是出演過《絕命毒師》的演員,以及這一集最後“玩家691”的配音正是“小粉”亞倫·保爾。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兩人在《絕命毒師》中的對戲

《卡利斯特号星艦》講了一個程式員大牛德利,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同僚忽略、嘲笑。是以他利用職務之便,建立了一個虛拟的卡利斯特号星艦,利用dna模組化,将現實中欺負了自己的人帶到虛拟的卡利斯特号星艦上,自己則扮演無所不能的船長,發号施令。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打造一個虛拟宇宙,不如說是獨立個體的意淫。就像網絡上一段子,白天和人吵架,夜裡做夢會各種糾結,應該這樣罵更有氣勢。沒錯,德利隻是把意淫換算成了二進制的代碼。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導演在劇中給netflix打call

新入職的女孩,成為公司裡難得且唯一仰慕德利的人,讓德利在衆人面前稍微得挽回了點自尊。當德利看到女孩被合作夥伴拉走,寒暄客套,甚至被撩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心愛的玩具被别人搶走,燃起了他的嫉妒心,也使他平和的内心變得邪惡,變态。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至于虛拟現實的部分,讓我想起一部德國電影[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主人公在現實世界中,同樣是個loser,難以找到存在感,沒有朋友,更沒有女朋友。但是他卻對黑客技術天賦異禀,在虛拟世界呼風喚雨,引起德國、歐洲刑警的關注。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不論是德利,還是[我是誰]中的黑客本傑明,現實中太多一樣的人,人群之中的小透明。他們渴望在遊戲、虛拟的世界得到認可和尊重。這也是為何有人會癡迷于網絡遊戲,甚至有人會對看起來很low的網頁遊戲上瘾。因為在那個次元,他可以不用做自己,隻需用錢就能赢得他人的俯首稱臣,赢得美人的香吻,何嘗不是一種值當的精神交易呢。但是,意淫可以,越了界就是犯罪。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難怪電影裡反派都是科學家,因為他們總是得不到尊重。

另一評分頗高的劇集是《吊死dj》,是一個讓人看了能夠感受到戀愛的幸福感的故事。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不得不說,這個鏡頭讓拔叔想起最愛的那部[水牛城66],而且劇情都是兩個初識的人,在經曆一天後在床上躺下。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水牛城66]劇照

《吊死dj》講述幾對單身男女試圖通過軟體比對到人生另一半的故事。都說一份不成熟的男女關系分三個階段,“吻關系,性關系,沒關系”。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劇中第一對出現的男友,略帶羞澀,他們吃飯、聊天、回到房間,甚至尴尬的不知道是不是需要通過做愛來發展關系,以至于就這樣牽手入睡。随着後面比對次數越來越多,做愛次數越來越多,女孩總會去握比對對象的手,但他們大多數都是打完炮就睡,根本不予理會女孩的感受。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系統提供的一切看似正确、友善、快捷、把你需要的東西送到你手邊,正應了大多數人的無病呻吟“請給我一個女(男)朋友”。但這樣反人類的快餐式戀愛,跳過了整段關系中最浪漫、最珍貴的一部分,就是彼此之間互相了解的過程。是以系統不斷為他們比對新的角色,記錄他們反抗的次數,即是這份愛情的堅韌程度。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真正的愛情是敢于與全世界對抗

至于另外三集,《鳄魚》講了一個逃避車禍多年的女孩,長大成為著名建築師,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為了掩蓋多年前那場車禍的責任,接連犯罪的故事。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在經濟學中有這樣一條法則叫“鳄魚法則”,說的就是假如有一條鳄魚咬住了你的腳,如果你試圖用手去掙脫你的腳,那麼鳄魚就會同時咬住你的手腳,而且你越掙紮咬得越多。是以,唯一脫身的辦法就是犧牲那隻腳,及時止損。

《黑鏡》中的鳄魚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導演按照犯罪電影去處理,沒有錯。隻是對《黑鏡》這樣一個命題作品來講,除了結局反轉帶了一點驚喜之外,沒有任何後味。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色博物館》意旨英國的犯罪博物館,概念有點像《辛普森家庭》的恐怖樹屋系列(treehouse of horror)。除了各種彩蛋,以及卧薪嘗膽式複仇的快感之外,沒有更多。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黑鏡》第三季《白熊》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這是《權力的遊戲》的千面之神??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大天使》中的平闆電腦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鳄魚》中殺人的浴缸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卡利斯特号星艦》中用于dna模組化的儀器

《黑鏡》第四季都沒刷,還好意思說自己18歲

非彩蛋,隻是覺着“感覺發網”很獵奇,是個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至于《鐵頭》,隻能說導演對懸念的鋪墊以及驚悚氛圍的設計非常出色,順便留下一個十分空大,且極具精神寄托的結局。

三個人冒生命危險隻是去拿玩具熊?

一次性刷完《黑鏡》第四季,給我最直覺的感受是各種意外,卻少了驚喜。故事僅僅停留于故事本身,少了第一季裡面《一千五百萬的價值》給觀衆留下的驚喜,諸多情緒與思考。盡管如此,這一季的《黑鏡》還是非常值得一看。因為下一季,不知道還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