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2134個村、204個社群順利平穩完成黨組織換屆工作,打赢了我市村(社群)“兩委”換屆首場戰役。黨員群衆選出了滿意的領頭雁,一大批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優秀人才選拔進村(社群)黨組織班子。
堅持黨的上司 牢牢把握換屆工作主導權
“這次換屆規格很高、要求很嚴,村黨支部書記人選還要縣裡來考察,縣委常委會來研究,這是頭一回。”這次換屆選舉,讓此前經曆多次換屆的霞浦縣松山街道長沙村黨支部書記俞雲燦感慨頗深。
換屆工作啟動以來,市委、市政府站在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訓示精神,在全省率先召開動員會議、制定“1+5”檔案制度體系,市委書記梁偉新多次主持召開常委會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深入基層調研指導,把換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縣鄉黨政一把手“挂帥”出征,帶頭包抓最複雜村(社群)、帶頭破解最突出問題,壓緊壓實換屆責任。34名市上司帶頭挂鈎1個縣(市、區)、聯系1個鄉鎮(街道),帶動392名處級上司包鄉聯村、2200多名科級上司幹部逐村(社群)建立聯系點,一竿子插到底督查指導。
市縣鄉逐級組建換屆工作上司小組和“一辦五組”工作機構,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民政部門發揮職能作用,紀檢監察、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貫通、齊抓共管的格局。建立健全“一周一排程、一月一督查”制度,開通換屆業務咨詢專線,舉辦換屆工作業務教育訓練班143期,教育訓練5600多人次;市委組織部在閩東組工資訊開設專欄,每周通報換屆總體推進情況、存在問題。
“在換屆中,我們全面實行‘三級過堂’制度,鄉鎮黨委書記逐村分析排查,準确把握村情選情,反複研究人選;縣(市、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逐鎮聽取黨委書記彙報、推動問題解決;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逐縣走訪調研,市委書記聽取各縣(市、區)推進情況彙報,進一步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市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說。
突出“好人+能人” 選優配強基層帶頭人
“洋岸坂村作為霍童溪沿線鄉村振興示範帶上的村,對帶頭人的能力、素質有更高的要求。遠在江蘇經商的‘90後’榮民馮求傑得知家鄉推出‘張榜招賢、揭榜挂帥’的方式來競選村黨組織書記的消息後,主動返鄉參選,最終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為村莊發展注入新活力。”蕉城區九都鎮黨委組織委員鄭冬冬介紹說。
馮求傑的成功當選,是蕉城區在村(社群)“兩委”換屆中推行競争上崗“揭榜挂帥”活動的一個縮影。今年換屆,蕉城區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張榜公布以“三領辦、三承諾、三優先”為主要内容的榜單,吸引640多名在外鄉賢、大學畢業生、緻富帶富能手“揭榜”參選,其中316人當選為村黨組織書記,89人當選為村支委委員。
去年8月以來,我市各級黨組織大力實施能人“回引、培養、選拔”三項工程,注重從緻富能手、退役軍人、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大學畢業生等優秀群體中物色人選。霞浦縣開展“學麗美、選能人、強班子、促振興”活動,組織引導黨員群衆推選信念堅定、擔當盡責、心系群衆、公平公道的孫麗美式的幹部。周甯縣持續開展引才工作,與周甯駐外黨組織、商會、人才工作站進行内外關聯,逐村建立起“回引能人庫”,聯系在外鄉賢能人700多人,175名鄉賢能人進入村黨組織班子。柘榮縣深化“導師幫帶制”,采取定向培養、定崗鍛煉、定人幫帶等方式,引導56名老鄉鎮、老村幹幫帶112名新上任班子成員,着力提升振興鄉村的能力水準。
據統計,2134個村選出黨組織班子成員7086人,平均年齡42.9歲,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曆的占73.8%;選出的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4.6歲,大專以上學曆的占53.7%。204個社群選出黨組織班子成員923人,平均年齡40歲,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曆的占95.7%;選出的社群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2歲,大專以上學曆的占88.2%。村(社群)黨組織班子成員學曆、年齡、性别進一步優化,整體活力進一步增強。
從嚴聯審把關 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擋在門外”
“在村幹部候選人資格聯審中,我們始終堅持政治标準、戰鬥力标準,根據實際細化條件,列出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早在報名階段,就組織各村提前介入意向人選的審查把關,堅決防止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涉黑涉惡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參選。”周甯縣浦源鎮黨委書記黃瑞寶介紹說。
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持把政治标準放在首位,對照 “十項負面清單”,嚴格設定村(社群)幹部準入門檻,把好人選政治關、能力關、廉潔關。實行“村(社群)初審+鄉鎮(街道)複審+縣級部門會審”三級聯審機制,對1萬多名候選人一一“過篩子”、全面“體檢”,從源頭上杜絕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入村(社群)黨組織班子。截至目前,通過縣鄉資格聯審,全市共取消263人的候選人資格,切實築牢了“防火牆”。
市級建立資格審查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通報分析存在問題,共同會商研判。縣級組織部門牽頭,成立紀檢監察、政法、信訪等部門組成的資格聯審工作專班,嚴格落實聯審AB崗和責任倒查機制,逐個機關限期提出明确審查結論,嚴把人選關。同時,充分運用資訊化手段,探索開發村(社群)幹部資格聯審“線上平台”,推行“一單申請、一網聯辦、一次不跑”聯審制度,對候選人資格條件實行鄉鎮(街道)網上一次送出,各聯審機關線上同步審查,提高效率和準确性。
“村幹部資格審查涉及部門多、程式繁瑣,往屆要專門安排一個人跑部門,耗時長、效率低。自從使用線上平台後,資格審查更加精準高效,辦理時間從過去的7天縮短到兩天。” 壽甯縣鳌陽鎮組織委員林瓊說道。
堅持正風肅紀 着力營造清正清朗清新的換屆環境
“這次換屆紀律宣傳做得好,大街小巷、村前村後都挂滿了換屆紀律橫幅智語,微信裡、電視上都能看到換屆資訊,更有意思的是一家老小看嘭嘭鼓表演時,所唱主題竟也是換屆紀律,真是太有趣了!這樣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我們更了解哪些行為不能做、哪些人不能選、該往哪裡投訴。”福鼎市貫嶺鎮貫嶺村黨員王家騰談到此次換屆工作時說。
嚴禁利用宗教、宗族、家族勢力或者黑惡勢力等幹擾、操縱、破壞選舉;嚴禁對選舉工作中檢舉、控告違紀違法行為的人員進行打擊、報複……市裡第一時間制定下發警示案例選編、“十嚴禁”宣傳海報等,嚴明紀律要求,狠刹歪風邪氣。各地通過電視、廣播、微信、鄉村大喇叭,制作宣傳海報、漫畫、開展有獎競答等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換屆紀律,做到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去年開始,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聯合開展村(社群)“兩委”換屆“清風護航”行動,下發嚴厲打擊14項拉票賄選和其他破壞選舉行為的通告,成立9個包縣督查組,每月開展全覆寫督查,全過程加強精準指導,為換屆營造良好環境。“為保證嚴守換屆紀律,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風氣,本人特作出如下鄭重承諾:不插手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不為親屬當選向鄉(鎮)政府打招呼施加影響……”屏南縣組織500餘名科級幹部簽訂《嚴守換屆紀律承諾書》,自覺接受組織和社會各界監督。
全市各級組織部門緊盯換屆信訪舉報問題,建立快速響應處置機制和突發問題處置預案,對黨員群衆和網絡媒體反映問題,第一時間調查核實、迅速妥善處置,切實維護選舉期間農村(社群)安定穩定。古田縣建立“選情觀察室”,蕉城區、福安市組織公安民警挂村指導,不定期進村入戶巡查,觀察分析選情動态,及時化解沖突糾紛。
随着村(社群)黨組織換屆工作的圓滿收官,各地通過重溫入黨誓詞、召開“履新第一課”、領辦“開門一件事”等,将村(社群)黨組織班子成員的思想和精力引導到幹事創業上來,為“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甯德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