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機器需要吸收大量資訊和資料源,再通過自動學習資料規律,讓程式變得更聰明。而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套路”,就是算法。算法能讓機器從“被動”,變成“自動”,處理很多以往需要成百上千人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網絡安全領域的威脅檢測、入侵防禦等。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安全行業裡“自動化”,“自适應”,“智能”等概念紛紛湧現。以往,安全公司會雇傭上百個人的團隊,每天分析最新的病毒樣本,但仍然無法“與時俱進”。而未來的網絡安全攻防,會是聰明的機器互相博弈的過程。
不過,機器學習雖然看起來是“機器”的事兒,但背後最不能缺的卻是人,尤其是算法專家。目前,算法背景 + 行業經驗的跨界人才尤為珍貴。據求職平台simplyhired顯示,算法專家的平均年薪,可以達到62,000美元,也就是42萬人民币。當然,如果你稍微優秀那麼一點兒,70萬人民币也不是夢。再進一步,如果有跨行業經驗,比如雲計算、網絡安全,分分鐘沖擊百萬。

來源: simplyhired
為了推動整個行業的人才與技術革新,阿裡雲舉辦了全國首個安全算法挑戰賽。昨天的雲栖大會會場上,來自中北大學的李雨亭、王少帥和來自東南大學的劉洋,獲得本屆挑戰賽的冠軍。
以前的文章裡,安全君也透露過,本屆比賽,隻有極少數的選手具有安全背景,而更多的是大資料領域的高校人才、資深人士,與安全行業的高手攜手作戰;更大一部分賽隊,甚至都是安全行業的“小白”。但從比賽的體驗與結果來看。選手們都通過這次挑戰賽,開始認識安全、喜歡安全,并了解了算法到底能幫安全攻防做什麼。這也是我們舉辦這次比賽的最大初衷。
頒獎現場放映的炫酷決賽紀錄片,安全君也搬來了。這次參賽妹子們的顔值實在讓我驚歎!
阿裡雲安全資深總監肖力在現場表示,舉辦本次大賽,其背後的思考有三。首先關于人。肖力說,“業界不僅僅需要安全工程師,還需要更多的安全算法工程師。算法和大資料分析,這也是未來安全行業人才的核心競争力之一。” 其次,是技術。安全正在經曆又一次進化和轉型,從以往的樣本、特征為導向,轉向未來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阿裡雲願意開業界先河,為未來的技術革新布局。再次,目前國内的安全 + 算法實戰競賽還是“空白區”,通過本次比賽,阿裡雲也希望兩大領域強強聯合,搭建行業溝通的橋梁。
回到今天,如何讓安全變得更“聰明”的主題。剛才,我們從技術的角度做了剖析,看了阿裡雲在人工智能和大資料安全上的布局。接下來,從業務的角度,“聰明”就意味着更滿足使用者的需要,解決更多問題 —— 阿裡雲 · 雲盾混合雲解決方案的正式釋出,就是安全變“聰明”的又一大步。
阿裡雲雲盾 · 混合雲解決方案,由阿裡雲安全團隊與數夢工場聯合開發、傳遞,支援公共雲、專有雲、線下idc全場景覆寫。解決方案的設計初衷,是讓企業擁有與阿裡雲一樣的世界級安全能力與體驗效果:包括安全态勢感覺大屏、海量寬帶和快速擴容、大資料安全分析、威脅情報支援和0day快速反應能力。
阿裡雲首席安全研究員吳翰清在釋出方案時說:“子產品化是混合雲雲盾解決方案的一大體驗亮點。阿裡雲雲盾的安全能力和服務,用‘可插拔’的模式,子產品化輸入。使用者可以按需購買,按需啟用。”
從設計之初,雲盾混合雲解決方案就十分“聰明”地考慮了使用者所關心的細節。首先是自主可控,使用者本地原始資料不出本地機房; 其次,使用者通過該解決方案能獲得最新威脅情報,與雲上最新的安全能力同步。最後是相容性,支援已有的安全裝置和資料分析平台。目前,混合雲解決方案已經在能源、網際網路等行業已有成熟實踐。方案馬上将登陸官網,屆時安全君将做更詳細介紹。當然,除了安全,雲計算正在引領各個科技領域,向聰明、智能的方向進化。不管是菜鳥物流的小機器人,支付寶的掃臉付,阿裡雲的et……人機互動、智慧生活,是雲計算帶給我們的福利。
<b>科技,最終是讓我們生活得更聰明,不是嗎?</b>
本文轉載自 阿裡雲安全公衆号
<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q2mji5oa==&mid=2664075628&idx=1&sn=b5f51a63c2c77419f84224bf01a2b049&chksm=84aaa419b3dd2d0f03d56d894119c52876ff265114112f388c46dec4a4744371fd3792f11429&mpshare=1&scene=1&srcid=1017yy1pjjxabx1hrvryhpk6#rd" target="_blank"><b>原文連結</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