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中國首個法律機器人來了!它的名字叫法小淘。今天(10月15日),在2016雲栖大會首次開設的法律專場“雲栖法律之光——dt時代的雲資料丈量”主題活動上,無訟創始人蔣勇宣布其正式誕生,驚呆了全場!

“法小淘”是無訟新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産品,是國内首款法律機器人,已經在無訟法務産品中使用,目前已能夠基于法律大資料實作智能案情分析和律師遴選。

在産品釋出會上,蔣勇通過一個模拟案例進行線上示範,與手機上的應用“法小淘”進行一對一語音對話,向大家展示了這款法律人工智能産品如何為使用者答疑解惑、推薦合适訴訟法院、專業律師等。法小淘當場通過無訟案例、無訟名片等資料平台進行比對,“算”出了幾位比對的律師,就差撥打那位律師的電話,令全場一片驚呼。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法小淘”的面子足夠大,律新社在現場看到,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和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俞思瑛共同慶祝他的誕生。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在現場發言中表示:“法律領域是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的重要應用場景,阿裡雲會在技術層面給予法律創新産品全力支援。”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用人工智能破解法律服務效率難題

此前,人工智能在法律領域最為著名的應用是“人工智能律師”ross。它建立在ibm watson提供的機器學習技術的基礎之上,能夠自動檢索法律文檔資料庫,找出與人提出的問題相比對的答案。目前,擁有約900名律師的美國律所baker & hostetler已經“雇傭”了ross,由其協助處理企業破産相關事務。

法小淘的能力卻與之存在很大不同。在釋出會上,無訟創始人蔣勇模拟了一段智能咨詢過程,他通過手機語音對法小淘說,“我是杭州xx公司法務,在網際網路領域做資料分析和資料挖掘,現在發現廣州xx公司抓取我公司資料,仿冒我公司的廣告語,與我公司已存在競争關系,我想找相關的律師”,法小淘就立即分析出這種情況屬于不正當競争糾紛案由,引導蔣勇進一步提供了索賠金額、訴訟地等關鍵詞,據此從30萬律師資訊中找到了3位經常在杭州中院開庭的律師。點選打開律師詳情,可以看到律師的律所、同類案件數量、同法院案件數量、标的額區間等資訊的确與本案高度比對。

這樣的能力方向與蔣勇對人工智能和法律行業的了解緊密相關。蔣勇判斷,“在某些細小的點上做深,讓人工智能完全替代律師,這對于法律服務整體效率的提升意義有限。我們希望解決那些制約法律服務效率提升的根本問題,輔助律師更高效地工作。”在他看來,這裡的“高效”既是指工作方式本身的高效,更是指資源比對上的高效。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在過去,人們總習慣于通過熟人網絡找律師。律師為了擷取案源,往往也隻能花大量精力拓展人脈,留給專業能力提升的精力自然不足。這樣的精力甚至會被熟人網絡裡雜亂的法律服務需求分流。對于所有法律領域,律師的熟練程度和研究深度都難以提升。這讓法律服務的效率和體驗大打折扣,也影響了律師職業的社會形象。”蔣勇說。 

律師們并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最近幾年來,在律師行業内,專業化的重要性漸成共識。但是,由于熟人網絡所能提供的法律服務需求有限,如果進一步把專業領域限定在更狹窄的範圍,許多律師都會面臨“吃不飽”的危險,這讓他們在專業化面前望而卻步。

 “我們希望通過法小淘突破這樣的瓶頸,在全國範圍内将法律服務需求與律師能力精準比對,真正推進律師行業的專業化建設。”蔣勇說。

法律人工智能的技術基礎

律新社了解到,兩年來,無訟接連打造了兩款與法律大資料緊密相關的産品——無訟案例與無訟名片,為法小淘的誕生奠定基礎。

前者是一款智能案例檢索工具,在庫裁判文書數量已經超過2800萬份。通過一套獨創的裁判文書解構系統,它能識别出每一份裁判文書中的案件類型、審理法院、代理律師、原被告訴求等諸多資訊,并且在巨量資料間建立關聯;後者則是一款基于案例大資料的律師名片。在無訟案例資料能力的基礎上,它将律師與案例資料關聯比對,客觀地展現代理過訴訟的每一位律師的專業領域和執業經驗。法小淘則需要進一步識别出以自然語言形式表述的法律服務需求,并将它與展現律師能力的案例、法規、法院等資料建立聯系。

在人工智能領域,自然語言識别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已經在許多生活場景下實作突破。然而,在法律這樣的專業服務領域,自然語言的識别和處理技術仍然存在着很大空白。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無訟則試圖填補這樣的空白。據無訟聯合創始人、法小淘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蔣友毅介紹,無訟在阿裡雲底層技術的支援下,用機器學習的相關算法建立起了一套文本與案例之間的初始相似模型,用無訟案例資料庫中海量的案例、法規等資料等對法小淘進行訓練。它會不斷地自主從這些資料中汲取養分,在資料與資料之間建立起越來越準确的關聯,相似模型本身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優化。

法小淘與無訟的使命

蔣勇在演講中介紹,對無訟來說,法小淘是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但還遠遠不是全部。“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對接法律服務供需雙方的平台,但難點在于,先解決供應側的建設問題還是需求端的引流問題。”

無訟選擇了從供給側入手。2014年12月,無訟推出中國第一個法律人專業社群無訟閱讀app,通過每天持續推送的内容和線下活動聚集了超過30萬法律人。無訟案例也成為了頗受法律人歡迎的檢索工具,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4萬注冊使用者,每日pv數近50萬。每天通路無訟案例的律師人數超過5萬,占全國律師人數的近20%;無訟名片的認證律師人數則接近4萬,超過全國律師人數的10%。

蔣勇判斷,經過兩年的發展,供給側的連接配接已經基本完成。從2016年年初開始,無訟逐漸邁出了對接需求側的步伐。幾天前,無訟釋出了與阿裡巴巴旗下移動智能辦公平台釘釘的合作,對接釘釘上海量企業使用者的法律服務需求。更早之前,為中小企業提供統包式法務解決方案的無訟辦法和幫助訴訟高發企業遴選、管理律師的企業法務系統也已經先後推出。

法小淘則承載着連接配接需求端與供給側的使命。蔣勇相信,當法律服務的供需雙方更加科學地對接,除了幫助法律服務提高效率、提升體驗、降低成本,供需雙方的結構甚至也會是以改變。更多長尾的法律服務需求會被挖掘出來,律師行業的專業分工也會更加深入。此外,法小淘還會更加深入地介入法律服務本身,輔助律師提升工作效率。

【雲栖大會】法律機器人來了!“法小淘”現場秒算律師震驚全場

據蔣勇介紹,他在現場示範的隻是法小淘的部分功能。目前的法小淘還可以根據用自然語言表述的案情,找到與之相似的案例。這一功能或将在未來對律師開放,輔助律師提升案例檢索的效率。

未來,随着深度學習的深入,法小淘将通過問答進一步了解對方的法律服務需求,甚至可以向律師提示工作中的潛在風險。比如說,當律師送出的證據清單與該類案件的過往證據送出情況不符,法小淘便會自動發出預警。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史上,從來就有兩種學派。一種認為人工智能将替代人類,另一種認為人工智能隻是為人類提供輔助。我們不知道前者是否會真的來臨,但是,後者是目前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做到的。是以,當ross着力于替代律師的部分工作,法小淘則始終以輔助律師為核心。對我們來說,實作技術突破的意義并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讓未來的法律服務效率更高,體驗更好,成本更低。這也正是無訟這個網際網路機構的使命所在。”蔣勇說。

感謝 <b>法律讀庫</b>  作者:<b>律新社主筆 | 謝珊娟 </b>對雲栖大會的精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