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大會】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每個城市都需要資料大腦

10月13日,2016·杭州雲栖大會在雲栖小鎮盛大召開,為期4天的科技大會有超過4萬人報名參與,450場主題峰會及分論壇演講,并有數千家創新創業企業代表參會,共同探讨雲計算、人工智能、大資料、晶片、資料庫、vr、科技金融、作業系統等主題。阿裡研究院将對雲栖大會進行全程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紅綠燈跟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它們都在一根杆子上,但是從來就沒有通過資料被連接配接過。中國有的大城市有将近60萬個攝像頭,但資料得不到利用,因為如果不借助人工智能,需要120萬人才能在當天把攝像頭的資料看完”,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雲栖大會上表示,“杭州資料大腦第一次讓攝像頭的資料能夠用來指揮交通信号燈,而交通治理隻是個開始,更重要的是資料開始為社會産生價值。”

【雲栖大會】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每個城市都需要資料大腦
【雲栖大會】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每個城市都需要資料大腦

以下為王堅的演講全文:

歡迎所有的弄潮兒來參加雲栖大會,每次來都是有不同的感想。今天我也非常感觸,其實我在北京做過一次努力,就是怎麼讓資料變成社會有意義的東西,在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還想搞一次資料的奧運。結果最後無疾而終。

2008年以後,就跟當年的馬雲一樣,我也覺得北京不是做這個事情的地方,就回到了杭州,開始做現在的事情。給我的感觸是什麼呢?任何科技創新都是探索。這個話怎麼講?第一次看到那張照片的時候,對我的沖擊還是很大的,那是一個哈勃望遠鏡拍下來的照片,如果說“外星人”這個詞,說明我們有點無知,當我們的望遠鏡看到一束光奔向我們地球的時候,事實上這束光出現的時候,不要說我們人類沒有存在,這個星球可能都還沒存在,那是幾十億光年以前的事情。

但是,是個謎的地方是什麼?當我們在地球上接到這個光束的時候,發出光束的那顆星還在不在,其實我們也是不知道的。是以世界就是那麼大的未知,需要我們探索,我想科技創新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有一件事我本來不太好意思講,但是因為有人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一定要講,就是我最近的一本書,有人說了句話,說了一句什麼話?他說這是一個上個世紀的封面設計,然後講這是下一個世紀的未來,我想說這個話的人一定是外星人,那人就是馬雲。我聽了以後很郁悶,馬總為什麼說這個事情,大家看看這個封面,跟我今天穿的格子襯衫很像。在阿裡巴巴,工程師最愛穿的就是襯衫,馬總一直覺得工程師不夠關系别人的體驗,老是穿着格子襯衫。你看馬總就是穿着白襯衫,非常尊敬觀衆。但是他有個事情講得是對的,當一個地方,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能夠離開過去來講未來的,這是我自己的體會。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沒有上一個世紀的沉澱,可能就沒有下一個世紀的未來。這也是雲栖大會的初衷,雲栖大會跟所有大會不一樣的地方,它起始于一個東西叫“飛天”,很多人到會場,覺得講飛天是什麼東西,很難想象。

飛天就是兩個非常簡單的東西,第一,我們從2009年春節過後的第一天寫下的第一行代碼來做大家今天所謂的雲計算,飛天就是來支撐我們今天講的所有雲計算的,用大家今天時髦的話講,它的核心技術,這是一層意思。

第二,當時為什麼叫了這麼一個名字,叫飛天,是因為在中國的神話裡面,飛天是一個給人帶來幸福跟吉祥的神,這也是代表着我們對這項技術跟未來的敬畏。同時這個神需要有一個清水的環境才能生長好,杭州有一條江,有一個西湖,是以能在這裡養出了這麼一個神。

我想這個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天可以探索完成的,它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我們到今天沒有覺得我們做一個多麼了不起的東西,我們隻增加了一個科技創新的變量,這個變量幫助我們做到我們過去不敢做的事情。當我們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你不認識的人,用了你的技術,做了創新。在新疆、在西藏,在所有中國偏遠的地方,有人會用你的東西去做它的變量,這是飛天進化的過程。這就是變量的作用,它不是自己做創新,而是成為所有創新的一個重要的變量。

幾個月前,大家在談一件熱門的事情,就是關于alphago怎麼打敗了人類的圍棋冠軍九段。可是恰恰大概是二十年以前,有同樣一個故事,就是有一台機器叫深藍,它打敗了世界的象棋冠軍。如果你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在過去進化了什麼、發生了什麼,其實蠻有意思的。

其實二十年前那台機器叫深藍,打敗了國際象棋大師。現在有一個機器人叫alphago,打敗了九段。你們會發現是什麼?在二十年前的時候,是人怎麼教機器下棋,打敗了世界冠軍。而今年大家看到的是什麼?是資料教機器怎麼打敗人類的圍棋冠軍,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别。

第二個很大的差别,在二十年以前,那一台深藍的機器,如果排名的話,可以排到全球超級計算機的兩百多位,可是它的計算能力,跟你現在手裡的智能手機是一樣的。而今年大家看到打敗圍棋冠軍的alphago,它的計算能力是當年那台機器計算能力的兩萬到三萬倍,是以,這就是計算能力的巨大提升。

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有些段子非常有意思的,也是讓我思考了很久的地方,就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在哪裡,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當交通還不發達的時候,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從南極到北極,到了網際網路以後,有一個段子說世界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飯,每個人看自己的手機。

為什麼有一些企業,像uber這樣的企業會出現,實際上是計程車司機跟乘客之間的距離也是很遙遠的,因為距離那麼遙遠,是以才出來了像uber這樣的企業。後來在杭州待了很久,有一天突然明白一件事情,其實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都不是這些,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紅綠燈跟那個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它們都在一根杆子上,但是從來就沒有通過資料被連接配接過。因為它們的距離,交通會堵,原因是攝像頭看到的東西永遠不會變成紅綠燈的“行動”。

我發現這是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交通監控攝像頭跟紅綠燈的距離。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發生一次巨大的變化。一個城市從修路開始,到要把電鋪進去,到鋪下水道,都是每次城市文明的發展。城市需要有一次巨大的提升,需要有一個真正意義上資料的大腦,我覺得這是将來城市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今天的城市有多少遙遠的距離,它靠什麼來完成這個距離的縮短,靠什麼來解決?就是靠資料來解決。我想也非常感謝杭州這樣一個城市,它真的是一個讓人探索的城市,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能不能用攝像頭看到的資料,能夠來指揮紅綠燈該怎麼調配,聽起來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遙遠的路程。杭州就像大家想象的,是一個探索的城市,是在為全國城市甚至全世界的城市做探索。這個距離有多遙遠,給大家看一下結果。

大家可以想到,不知道的幾個部門,多少家企業,才能夠把一個交通的攝像頭變成得到的資料,能夠來影響到紅綠燈,最終讓你的出行通暢。打個比方,這個漫長的路,就像打遊戲。每個點都是遊戲的一關,隻要一關沒通過,你就會死在那條路上。但杭州就是那麼一座城市,沒有讓我們死在路上,讓我們從這頭走到了那頭。

在這樣一個鼓勵探索的城市,我說過一句很有感觸的話,在中國找到一個城市,大家都抱着懷疑的眼光看你,批評的眼光來你,但是同時又豁出命來支援你,我覺得在我碰到的城市裡面,杭州是唯一的城市。謝謝大家!

本文轉載自 阿裡雲微信公衆号 alibaba-clou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