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大會】阿裡雲研究中心釋出最新報告:人工智能未來制勝之道(附下載下傳)

杭州,2016年10月13日——在資料、算法、計算、場景驅動新一輪人工智能飛速發展,未來3-5年内人工智能将處于服務智能階段,即技術邊際突破但應用海量拓展。人工智能未來競争格局将由生态建構者、技術算法驅動者、應用聚焦者、垂直行業先行者、基礎設施提供者五類競争定位模式主導,其中生态建構者是關鍵的一環。以上發現來自阿裡雲研究中心、alibaba innovation ventures及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合作釋出的最新研究報告《人工智能:未來制勝之道》。該報告于2016杭州・雲栖大會10月13日會上釋出。

【雲栖大會】阿裡雲研究中心釋出最新報告:人工智能未來制勝之道(附下載下傳)

<a href="https://yq.aliyun.com/attachment/download/?id=183">《人工智能:未來制勝之道》,點選圖檔可下載下傳報告全文</a>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三次技術革新浪潮中,人工智能誕生并發展。現階段,人工智能正在從專有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發展過渡,由資料、算法、計算等網際網路技術群和應用場景互為推動,協同發展,自我演進。人工智能已不再局限于模拟人的行為結果,而拓展到“泛智能”應用,即更好地解決問題、有創意地解決問題和解決更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既包含人在資訊爆炸時代面臨的資訊接受和處理困難,也包含企業面臨的營運成本逐漸增加、消費者訴求和行為模式轉變、商業模式被颠覆等問題,同時還包含社會亟需解決的對自然/環境的治理、對社會資源優化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挑戰。

<b>三類關鍵商業流程特性預測人工智能應用</b>

人工智能具備“快速處理”和“自主學習”兩種能力,并已在圖像識别、語言識别、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方面成功應用。本報告通過分析典型的商業流程,從三類關鍵商業流程特性預測了人工智能的應用空間。研究發現,人工智能最适于解決符合以下特點的商業問題:其一,行業存在持續痛點;其二,商業流程本身具備數字化的資訊輸入,問題可以細分并清晰地界定,商業流程存在重複,且獲得的結果的溝通以書面溝通或單項溝通為主;其三,商業流程較少受整體商業環境的複雜影響。

<b>大資料是戰略性競争優勢</b>

資料是人工智能的基礎,對企業而言,擁有針對特定領域的龐大資料集,能夠成為競争優勢的重要來源。現階段,制約人工智能領域很多重大突破的關鍵,并非是算法不夠先進,而是缺乏高品質的資料集。現階段,特别是對創業公司而言,資料的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一,自籌資料,即從零開始,投入大量人力采集資料,或向消費者提供照片處理等免費應用,以此來快速積累資料。方式二,公共資料。我國香港、上海、北京、武漢、無錫、佛山南海等城市都已開通公共資料開放平台。方式三,産業資料協同,即創業公司或行業公司和産業鍊上遊的資料或平台型公司建立合作,連接配接對雙方均有利的産品或資料,如阿裡雲數加平台已和益海鑫星、有理數科技合作打造海洋資料服務平台。

<b>人工智能未來将按三階段場景發展,短期處于服務智能</b>

從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價值兩次元分析,未來人工智能将按服務智能、科技突破、超級智能三個場景發展。未來3-5年仍處于服務智能階段,即技術邊際進步,應用海量擴充;中長期人工智能将取得顯著技術突破,應用向技術創新領域的縱深拓展;長期人工智能将逐漸發展到超級智能階段,技術和應用都極度拓展,人工智能将颠覆各個行業和領域。

未來3-5年,在服務智能階段,資料可得性高的行業,人工智能将率先用于解決行業痛點,爆發大量場景應用。醫療、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業服務等行業資料電子化程度較高、資料較集中且資料品質較高,是以在這些行業将會率先湧現大量的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用以解決行業痛點。

<b>人工智能五大競争定位模式,生态建構者是關鍵一環</b>

在人工智能平台化的趨勢下,未來人工智能将呈現若幹主導平台加廣泛場景應用的競争格局,生态建構者将成為其中最重要的一類模式。按産業鍊展開分析,人工智能将呈現生态建構者、技術算法驅動者、應用聚焦者、垂直行業先行者、基礎設施提供者五類競争定位模式。

生态建構者以網際網路公司為主,布局基礎計算能力、資料,通用算法、架構和技術,以及應用平台和具體解決方案的全産業鍊,聚集大量開發者和使用者,将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類模式。算法驅動者以軟體公司為主,深耕算法和通用技術,同時以場景應用作為流量入口。應用聚焦者以創業公司和傳統行業公司為主,基于場景或行業資料,開發大量細分場景應用。垂直領域先行者坐擁殺手級應用(如出行場景應用、面部識别應用等),積累大量使用者和資料,并向産業鍊上遊的技術和算法拓展,成為垂直領域的颠覆者。基礎設施提供者,以晶片或硬體等基礎設施公司為主,從基礎設施切入,提高技術能力,向資料、算法等産業鍊上遊拓展。

目前,科技巨頭都已在産業鍊的基礎技術層和應用層着手布局。在産業鍊的基礎層,科技巨頭通過推出算法平台吸引開發者,希望實作快速的産品疊代、活躍的社群、衆多的開發者,進而打造開發者生态,成為行業标準,實作持續獲利。在産業鍊的應用層,科技巨頭都借助積累的個人使用者資料,開發針對個人使用者和企業使用者的解決方案。針對企業使用者的應用/解決方案未來的變現模式除直接出售解決方案外,還可以從流量和廣告中轉化價值。

<b>抓住戰略機遇,建構競争優勢</b>

傳統企業的競争優勢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其一,在企業布局上,企業有專有的固定資産、品牌、知識産權等資源,在所在領域取得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并通過門店和經銷商網絡建立了穩定的客戶關系;其二,在企業自身的能力上,企業積累獨特的人力資源和技能,并在流程上盡可能精簡。

大資料和人工智能将企業競争帶入新的紀元,網際網路不僅連接配接虛拟空間,還連接配接人和資産所在的現實空間。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競争優勢轉變為算法和資料資産,建立學習網絡和資料生态,360度洞察消費者,通過人工智能不斷地學習産生新的知識,同時再資料驅動下,進行即時自動決策。 為實作快速轉型,在人工智能階段建構新的競争優勢,傳統企業需要攜手網際網路企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