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嶺牛是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院曆經31年通過雜交、橫交等方式培育而成的肉牛新品種,其血緣由二分之一婆羅門牛、四分之一莫累灰牛、四分之一雲南黃牛組成,改變了雲南黃牛體型較小、生長速度慢、個體産品率低等缺陷;改變了莫累灰牛抗蜱能力差、不耐熱、不耐粗飼等缺陷;改變了婆羅門牛産肉率低、肉質差的缺陷。同時保留了雲南黃牛适應性強、耐粗飼、牛肉風味好,莫累灰牛生長快、繁殖性能高、肉質好,婆羅門牛耐熱、抗蜱易飼養管理等優良特性。雲嶺牛适應性強、早熟、育肥效果好,并能生産高檔雪花牛肉,打破了我國隻有引入日本和牛血緣才能生産雪花牛肉的技術瓶頸。為我國南方肉牛生産注入了新鮮血液。
雲嶺牛以黃色、黑色為主,被毛短、細、密,體型中等,各部結合良好,細緻緊湊,肌肉豐厚;頭稍小,眼明有神,多數無角;耳稍大,橫向舒張;頸中等長;公牛肩峰明顯,頸垂、胸垂和腹垂較發達,體軀寬深,背腰平直;後軀和臀部發育豐滿;母牛肩峰稍有隆起,胸垂明顯,四肢較長,蹄質結實,尾細長。具有典型熱帶牛的特征。
在一般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雲嶺牛有較好的生長性能。如在放牧加補飼的飼養管理條件下12~24月齡日增重可達1.2公斤。
雲嶺牛經普通育肥後,有很好的胴體性能和較好的肉質,24月齡的雲嶺公、母牛表現出很好的産肉性能,如能育肥到30月齡,則産肉及高檔牛肉的比例更高;雲嶺牛活重為(738.2±58.65)公斤,屠宰率為(65.81±6.05)%,淨肉率(41.07±2.40)%,眼肌面積(85.7±8.8)平方厘米,肉骨比4.7∶1。高檔肉塊(牛柳、上腦、眼肉、四冷)占活重的7.4%,按照日本和牛的分割與定級标準,70%個體的肉質達到a3級以上,其口感好,可與日本和牛相媲美。
雲嶺牛母牛母性極強,繁殖性能好,初情期8~10月齡,适配月齡12個月或體重250公斤以上,發情周期為21天,發情持續時間為12~27小時,妊娠期為278~289天,産後發情時間為60~90天,難産率低于1%,繁殖成活率高于80%;公牛18月齡或體重300公斤以上可配種。
雲嶺牛社會效益
自2006年中試開始,共推廣雲嶺牛種公牛500多頭,凍精30餘萬劑,累計生産雜交改良肉牛約30萬頭。根據中試項目組監測結果,雲嶺牛雜交改良牛0.5~1.0歲時,體重比雲南本地黃牛多增重約50 kg,1.5歲至2.5歲比本地牛多增重約100 kg。據調查,雲嶺牛雜交改良牛耐粗飼、抗逆性強、适應範圍廣,價格較好,每飼養1頭雲嶺牛雜交改良牛可比雲南本地牛多盈利1500.00~3000.00元,即雲嶺牛的推廣至少為廣大企業及養殖戶實作增收超過5億元。同時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上萬人次,為農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有利條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準,走上了緻富路 。
另外,借助于雲嶺牛的擴繁和中試推廣,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牽頭成立了“雲南省肉牛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目前聯盟成員(研究機關及企業)達32家,無論是研究、養殖,還是加工都以雲嶺牛利用為主,共建平台、共享資源,對雲南省乃至中國南方肉牛業的産業化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推廣應用的範圍和條件
雲嶺牛生性好動、靈活,易建立條件反射,耐粗飼,抗病性強,耐熱抗蜱,飼養管理友善,既适合養殖戶散養,也适宜集約化飼養;既适應全日制放牧,也适應全舍飼圈養,特别在高營養水準條件下,更能充分發揮其生産潛能。由于雲嶺牛性成熟早、早期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能生産高檔雪花牛肉等特點,已被養殖企業和廣大養牛戶所認可,飼養數量和飼養地區逐年增加 。
從氣候條件上講,雲嶺牛推廣應用的範圍比較廣泛,溫帶到熱帶均适宜于其生長繁殖和發育,對于南方高溫高濕地區,更是首選品種。
發展前景
雲嶺牛母性極強、繁殖性能好,适宜于山區飼養,特别是在低營養、天然牧場放牧的粗放管理條件下仍能保持很高的繁殖力,使用年限長,是雜交肉牛生産的優秀母本,能降低繁殖維持需要,生産出理想的商品肉牛,降低繁殖母牛的生産成本。
在中試推廣總結中,從雲嶺牛與西本牛雜交比西門塔爾與西本級進雜交牛有更好的生産表現這一結果來看,雲嶺牛可以作為一個配套系,與其它品種的雜交牛采用合成品系的方法進行商品肉牛生産。
在積極參與雲嶺牛育種的多方努力下,除雲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的小哨牧場核心群外,相繼在雲南省各地建設了雲嶺牛擴繁場8個,改良站/點數十個。每個擴繁場雲嶺牛存欄均在300頭以上,雲嶺牛改良牛累計30萬頭以上。同時,為加大雲嶺牛選種及推廣力度,近幾年來雲嶺牛核心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飼養管理,核心場及擴繁場存欄達3000餘頭,每年對外提供雲嶺牛細管凍精10萬劑以上,推廣種牛1000頭以上,為雲南省及中國南方的肉牛産業化發展提供了種源保障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衆号:(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