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開牆
打造"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
服務平台的創新生态
這樣一個大中型企業一體化的發展平台
正在建設的未來科學城

北京每日客戶報
6月29日,國家電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研究院")牽頭在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國家電網園區建設了"國家網研究院大中型企業內建發展平台"(以下簡稱"內建開發平台"),首批4家企業簽約進入該平台。
本次釋出會将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北京昌平區沙河高等教育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并由研究院主辦。北京未來科學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沙河高教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北京創業公社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配套機關,以及中央企業、高校、孵化器、投融資機構和中小企業等60餘名代表參加。
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常建平(左)緻歡迎辭,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創新創業服務處副主任吳偉(中)、李萌(右),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成果部部長緻辭。
"進入聯合研究所整合開發平台後,我們不僅可以'近水樓'享受中央企業豐富的實驗室和人才資源,還可以有機會獲得更多相關技術需求,除了享受中關村、未來科學城等優惠政策外,還向企業發展護翼。"說到簽約開發平台的原因,北京尚鑫榮達電子有限公司表示。
常建平、吳偉、李萌共同揭開整合開發平台
該負責人表示,很多承包進入平台的中小企業。記者獲悉,啟動當天,共有北京電氣研究與通信團隊、北京尚雄達電子有限公司、日照中邦電子有限公司、濰坊順泰電力裝置有限公司4家公司與內建開發院簽訂了聯合研究平台"成協定"。截至目前,整合發展平台已累計35家中小企業,逐漸形成了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共生的創新生态。
4 家公司
現場簽名
據悉,內建開發平台的建設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研究所作為平台建設機關,利用區位、産業資源、智力資源、實驗室資源、資金等優勢,為整合中小企業發展平台全方位賦能。
參觀國家網絡北京未來科學城雙創意展覽中心和實驗室
其中,在産業資源方面,借助國家電網公司新技術集聚平台,可以将中小企業新技術推廣到《國家電網公司新技術目錄》,推動外來科技型中小企業國有企業相關科技項目和科技示範項目的實施;在北京擁有2個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網絡公司級實驗室,在資金資源方面,國能設立了雙孵化育種基金,2020年,研究所為16個定向委托項目提供了1900萬的資金支援,助力創新孵化和轉型。
聯合研究所
除了國家網絡公園的平台服務外,研究所還将整合位于未來科學城未來科技中心的空間開發平台部分。該中心是未來科創城重點打造先進能源、先進制造等領域的創新孵化平台,可提供創業指導、創新教育訓練、科研服務、市場開拓等8項孵化服務,通過未來科學城已入駐14家國有企業科研機關資源,打造集大中型企業為一體發展的創新型企業。 創業生态氛圍。
未來科技中心
未來科技中心以北京未來科學城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主要營運機構,将做好與聯合科研院所平台的共建工作,為整合開發平台企業提供辦公承載空間和協助開發創新服務,通過雙方密切協調, 加快推進能源和電力産業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快速聚集,營造未來科學城大中型企業融合發展創新創業生态氛圍。融合發展平台成功落戶未來科技中心,是未來科學城深化中央協調合作機制,促進央企與地方政府融合發展,促進央企深度參與未來科學城建設的創新舉措。
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研究院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将内外部資源"彙聚"在一起,平台為融合發展"向上",以創業用人"站起來"為标杆,幫助祖國實作科技強國夢想。
來源:北京日報
來源:未來創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