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德雲社大師兄的名頭就像是鬥地主一般,已經在三個人的頭上戴過了。這個名頭代表的或許不是實力,也不是能力,更不是郭德綱的熱愛,當然也不僅僅是個頭銜。

《雍正王朝》中有一段,演繹的是太子被廢,大阿哥上蹿下跳急于表現的事情,說了這麼一句話:“再這樣,我可就要利用長兄的特權,家法從事了。”

相聲界的大師兄與之相似,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代替師父收徒、清理門戶,這是在師父去世之後進行的,更多的是協調師弟之間的互相關系,處理師弟生活上的沖突之類。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回到德雲社的三個大師兄上來,第一個是何雲偉,第二個是闫雲達,第三個是張雲雷。縱觀相聲界的曆史,大師兄多次輪換的這是首例,還有一個:常寶華收徒侯耀華,越過牛群一躍成為大師兄。

闫雲達是郭德綱的第一個徒弟,這沒有争議,當郭德綱還在天津小劇場努力的時候,闫雲達就一個頭磕在地上,完成了拜師的儀式。

有孩子拜自己為師,這對郭德綱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留下了一襲長袍,踏上了北上的路程,終在北京創造了自己的天地。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郭德綱成名之後,也嘗試尋找過我自己的這個徒弟,但因為拆遷等原因,一直沒有尋找到音信。直到闫雲達捧着一襲長衫,跪在劇場門外之時,師徒才得以相見。

郭德綱看着眼前已經成人的徒弟,看着他手中做工粗糙的大褂,不禁潸然淚下,遂賜藝名闫雲達,達者大也,有大徒弟的意思。

許多人也在指責,闫雲達等郭德綱出名之後再來投師,有攀門戶的意思,試想:郭德綱連自己都養不活的時候,闫雲達來了不是添亂嗎?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對于這個大徒弟,郭德綱也給予了充分的喜愛,委托劉喆與之搭檔,也曾在封箱演出上一同表演《扒馬褂》,隻是效果并不如人意,這與其學習的經曆有關。

雖然闫雲達小時候喜歡這個,也有了門戶,但沒有進行專業的學習,之後也逐漸别離了相聲的舞台,也就使得闫雲達找到郭德綱的時候,除了一個師徒之稱外,沒有任何關乎相聲的内容。

沒有幼功,沒有積累,又很容易的成名,闫雲達的實力與名氣逐漸的脫軌。而且,長相一般,走飯圈的路行不通。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沒辦法,闫雲達隻能用劍走偏鋒的方式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這種方式就是髒口。這裡要提一句,所謂的髒口其實也是包含在相聲表演技巧之中的。

天津老演員劉文步就是以髒口著稱,依舊受到觀衆的喜愛,原因何在?就在于壞水說的不僅是髒口,而是内裡火爆的傳統相聲。

沒有傳統内容的支撐,一味地用髒口尋求關注,注定不是一條長久的路。觀衆不支援是次要的,更重要的一點,闫雲達在師兄弟之間的存在感太低。除去師父,沒幾個人能和他交心,尊重更是無從談起。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這也難怪,一幫從小長起來的,怎麼會對一個外來的有感情?之後不久,就爆發了闫雲達退社的風波,事情的發生并沒有多大的波瀾,一紙聲明結束了這段情感,也别離了相聲舞台。

至于具體是什麼原因,德雲社沒給出答案,闫雲達自己也沒作出解釋,猜測是與感情有關,這一點沒必要浪費過多的筆墨。

可以肯定,并不是為了金錢!退出的幾年裡,闫雲達真正離開了相聲舞台,整天分享的是花鳥魚蟲、衣食住行,活脫脫的像是閑雲野鶴,倒是快活至極。

德雲社大師兄闫雲達,退出後如閑雲野鶴一般,如今重蹈曹雲金覆轍

前不久,闫雲達卻突然爆出自己辦了一家小劇場,将在十月一開業。在公布的演員陣容中,也就闫雲達有些知名度,還有聽雲軒的演員助陣。

劇場的名字也是耐人尋味,曹雲金的叫作“聽雲軒”,闫雲達的名為“聽海閣”,隻是闫雲達沒有曹雲金的實力,最後的結果或許并不明朗。

在他的心裡,還放不下相聲這個事業,也懷念在相聲行業中打拼的時日。少些戾氣,多些支援;少些脾氣,多些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