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藥圓融促進中醫藥高品質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北京電 (記者王美華)日前,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張蒼主任醫師和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做客中經名醫彙・好醫生大講堂,共話中醫藥如何高品質發展。

今年95歲的金世元被譽為“國藥泰鬥”,是中國為數不多既通醫學也通藥學的國醫大師,從事中藥實踐教學與科研工作80餘年,在中藥鑒别、炮制、調劑、中成藥四個領域均有極高的建樹,可謂“融通四藝,集之大成”。

在金世元看來,中醫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系,懂醫識藥、醫藥圓融方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醫藥。他強調,中藥以治病救人為目的,無論采收、加工、炮制等一系列過程,最終都要服務于臨床醫療。他提倡中青年醫師一定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嚴把藥材品質關,以中醫對中藥的使用為基礎,中藥對中醫的指導為準繩,實作“醫藥圓融”,傳承中藥、發展中藥。

金世元十分重視道地藥材。所謂“道地藥材”,指的是經過世世代代無數大夫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品質最好、療效最好的藥材。如果藥材不道地,品質低劣,或僞冒藥物,即使醫師辨證再精準,用藥再準确,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而氣候、水文、土壤、濕度等自然條件,以及栽培、采收、加工、炮制、生産制作工藝等人工條件,都會影響藥材的功效。

作為臨床醫師,張蒼在實際工作中更加體會到醫藥圓融的重要性。“在中醫皮膚科,臨床上對藥品的需求很大,我們要不停地進行新藥配制,必須在藥物的采收、加工等方面做更多研究。”張蒼說,道地藥材經過恰當的加工炮制,在醫師和藥師的共同努力下,成為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武器,“未來要借助現有醫學手段,明确藥物中有哪些關鍵成分在起作用,研制更多有效藥物,造福更多人。”

在耿福能看來,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傳承精華是中醫藥守正創新的本質。他指出,“正”指大醫精神,即以患者為核心、把病人當親人,“守正”便是守護療效和安全。如何創新?耿福能指出,中醫藥創新脫離不了療效和安全。所謂創新就是要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現代的語言、現代的科技思維,解讀好祖先留下來的寶貝。比如是哪些成分在起效、怎樣起效、物質基礎是什麼,這些都是中醫藥的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