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從清代開始,翡翠在我國廣泛流行,并成為最受喜愛和推崇珠寶原料,有着“東方綠寶石”的美譽。

翠鳥
翠羽
其實,中國并不産翡翠,早期“翡翠”的含義也與現代不同。它是指一種生活在南方、有藍、綠、紅等顔色羽毛的小雀,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漢代之後,“翡翠”被用來描寫紅色和綠色的飾物。宋代開始,“翡翠”二字合并成一個詞,用來形容綠色碧玉——一種在我國新疆和田産的軟玉(化學名“鋁矽酸鹽”),如南京江寜殷巷沐睿墓出土兩件梅花竹節紋碧玉簪。一件長12.8厘米,簪首直徑1.3厘米。另一件長13.8厘米,簪首直徑1.6厘米。簪首作錢紋,通體雕琢竹節紋,上部飾數朵梅花,末端作竹子截面形狀。
明代梅花竹節紋碧玉簪(南京江寜殷巷沐睿墓出土)
到了明代,中國商人開始從緬甸販運翡翠。據《雲南冀勘察記》記載,明朝初年的商人從雲南騰沖(隸屬雲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入進入勐拱買入翡翠。明人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明中期翡翠傳入中國。中國偉大的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于明末崇祯11年到12年間(1683~1639)途經騰沖時,停留了40天,觀察了騰沖的玉石業。一位潘姓友人還贈送了他兩塊翡翠。徐霞客稱之為“翠生石”。至明朝末年,雲南騰沖的玉石業已具備一定規模,緬甸翡翠開始大量輸入中國内地。
清代翡翠
清朝是中國翡翠文化的鼎盛時期,翡翠制品在宮廷和民間廣為流傳。據清檀萃《滇海虞衡志》記載:“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餘裡,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護,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惡有與否估客随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見翡翠,平底暴富矣。”這段文字記錄了當時翡翠的産出、品質和銷售情況。
清代乾隆時期,由于新疆地區叛亂頻發,玉路阻斷。作為和田玉替代品的翡翠便開始粉墨登場,由清宮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金玉作,以及蘇州、揚州的官署玉作坊雕琢成屏風、蓋碗、筆洗、杯盞等陳設擺件,如乾隆翡翠蓋碗。其工藝受當時流行的痕都斯坦玉器影響而呈現出胎薄均勻、器表光滑等特點。因皇家追捧,翡翠的價格自然也是一路飙升,千倍上漲。據紀曉岚《約為唐草筆記》記載:“記餘幼時,雲南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以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
乾隆翡翠蓋碗
慈禧禦用翡翠蓋碗
清朝後期,雖然國力衰退,經濟與政治實力日薄西山,但上層統治階層的審美喜好卻更加浮華,翡翠所具有的自然濃豔的特點契合了這樣的時代語境。尤其是統治中國數十年的慈禧本人對翡翠的癡迷,更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效颦影響。此時,翡翠雕琢品類也由乾嘉時期的陳設擺件轉為佩戴首飾,如發簪、扁方、耳環、扳指、朝珠、帶鈎、翎管、印章等。這些翡翠首飾或單獨成器,或與珊瑚、碧玺等各色寶石混合搭配,形成清澈美豔的裝飾效果。
清代翡翠發簪形式種類繁多,有蝴蝶、蜻蜓、蟬、螃蟹、蝙蝠等吉祥紋飾。其實物如清代翡翠碧玺梅花發簪,長22.7、寬6厘米。簪首有銀鍍金托柄,柄身上部飾三道亞腰圓箍,柄身中空,上部插一枝白綠相間的翡翠透雕竹竿,竿上有竹葉三組,兩面雕刻葉脈紋理。翠葉上嵌兩朵粉色碧玺雕成的梅花,花蕊鑲玉環,環上飾白色珍珠。梅花晶瑩剔透,竹葉翠綠清馨,再襯上簪腳的金色,呈現出格調高雅的富貴氣質。
清代翡翠碧玺梅花發簪
較為罕見的還有慈禧禦用的翠玉透雕盤龍簪,是以一整塊翡翠精雕細琢的盤龍簪首,再點綴珍珠和紅寶石,象征着至高無上的皇權。該物與溥儀捐贈沈陽故宮博物館翠玉頭簪殘件原是一對。
慈禧翡翠發簪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乾隆鑲寶石碧玺花簪,長25厘米,寬12厘米。花簪為銅鍍金點翠,上嵌碧玺、珍珠、翡翠。以碧玺做立體芙蓉花,花蕊為細小米珠,花葉為翡翠薄片細雕而成,花蕾為碧玺雕成,花托為點翠。一隻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為翡翠薄片雕成,并嵌珍珠、碧玺。花簪使用了雕刻、金累絲、串珠、鑲嵌、點翠等多種工藝,均細緻精美,立體感強,彰顯了皇家用品的尊貴。
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鑲寶石碧玺花簪
其中翡翠薄片的雕刻是廣東寶玉石雕刻行典型的代表作,又稱為“廣片”,其特點是薄而勻、精而細,常用來雕刻花葉、蝴蝶翅膀。在清代宮廷畫家繪《貞妃常服像》中的貞妃頭上就戴着類似鑲寶石碧玺花簪的頭飾。
清代《貞妃常服像》
清代《貞妃常服像》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金鑲翠挑簪,長16.2厘米,簪腳為金,簪頭為腕戴白玉镯的佛手,佛手持一如意,如意頭套一活環,環下挂珍珠六粒、藍晶墜角一個。
金鑲翠挑簪
除了發簪,中國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白玉嵌珠翠扁方也是翡翠頭飾中的精品,長31.5厘米,寬3.1厘米,兩端以翠鑲嵌荷葉與蓮蓬,荷葉上伏青蛙一隻,以碧玺飾粉紅色荷花,另有紅、藍寶石制小花朵。
白玉嵌珠翠扁方
白玉嵌珠翠扁方局部
翡翠耳環實物如清宮舊藏翠嵌珠寶蜂紋耳環,長2.7厘米,寬0.6厘米。耳環翠玉質地,半圓形,一半為綠色,一半為白色。綠色一端部有銅鍍金質蜜蜂及長彎針,蜜蜂腹嵌粉紅色碧玺,翅膀由兩組米珠組成,餘皆點翠,兩根長須之須端各有珍珠一粒。
清宮舊藏翠嵌珠寶蜂紋耳環
此外,還有用翡翠做成楸葉耳環式樣,如清代翠玉楸葉金福字耳環和翠玉楸葉金虎頭耳環,金色的福字和錾刻精緻虎頭與翠綠色葉子形狀,搭配在一起充滿生氣。
清代翠玉楸葉金虎頭耳環
清代翠玉楸葉金福字耳環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榮祿墓的翡翠雕龍帶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