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每每上到乙酸或乙酸乙酯的時候,化學老師經常會以燒魚為例子引入乙酸的酯化反應。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乙酸乙酯!

沒毛病!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可是。一道香香的紅燒魚,就是因為乙酸乙酯而香嗎?還是因為魚腥味被去除呢?!

那麼問題來了!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為什麼魚身上會有如此大的腥味呢?

腥味主要還是和魚自身有關,我們都知道魚的味道本來是非常鮮美的,而這種鮮味主要來源于魚體中所含有的氧化三甲胺。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但是,這種氧化三甲胺很不穩定,特别容易被還原成具有腥味的三甲胺。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從魚的生理變化來看,魚的生命活動停止後,體内的氧化三甲胺就會不斷地還原成三甲胺,進而使魚産生腥味。随着魚的新鮮程度不斷降低,體内的三甲胺成分也随之增加,魚的腥味也就十分突出了。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當我們殺魚時,魚會十分腥臭了。

魚腥味形成的原因既有其自身的因素,也受環境的影響。例如淡水魚一般生長在池塘、河川、湖泊裡,而這些地方腐殖質較多,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長。含有土腥味的細菌附着在矽藻、藍藻等浮遊生物以及一些水草上,淡水魚通過食物鍊攝入這些物質,随之進入肌肉、血液群組織細胞,進而産生了我們嗅到的土腥味。

當然,儲存不當也是導緻魚産生腥臭味的另一因素,當我們對失去活性的魚儲存不當時,魚在腐敗變質的過程中便會産生脂肪的氧化和氨基酸的降解,進而增加魚的腥味。常見的腥味物質主要來自醛類,此外還有醇、酮和呋喃類等物質,例如魚表面黏液中的氨基戊酸、氨基戊醛和六氫吡啶,水體中的土臭素、2-甲基異莰醇,魚體腐敗降解産物二甲胺、三甲胺等物質。

在燒魚的時候,放入少量的酒、醋和生姜分别有何作用呢?

酒有促使蛋白質凝固的作用,蛋白質不分解,就不會形成三甲胺。加醋能夠将三甲胺變成無臭的鹽類;至于生姜,它是醇和酮的合成體,這兩種物質都具有比較強的清除腥味的能力。是以,酒和醋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魚的腥味,不是為了發生酯化反應。

燒魚加酒又添醋,是為了香香的乙酸乙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