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本名楊影憐,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蘇州為婢,妙齡時墜入風塵,改名為柳隐,在亂世風塵中往來于江浙金陵之間。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号柳如是。
柳如是曾與南明詩人陳子龍情投意合,但陳子龍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死。柳氏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隻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于崇祯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绛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

柳如是所處的時代,正值明末清初之亂世,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清軍大舉入關,以勢不可擋之勢推翻大明王朝,投奔新朝,放棄舊主,柳如是做不到,雖是一介女流,卻不失精忠報國之心,甯可赴死,不願偷生。一個初夏的夜晚,錢謙益與柳如是兩人自己駕了一葉小舟,飄進了西湖。朦胧的月光冷冷地照着他們,船上擺着幾樣菜肴和一壺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給丈夫,自己舉起一杯,緩緩說道:“妾身得以與錢君相識相知,此生已足矣,國破山河碎,今夜又得與君同死,死而無憾!”錢謙益舉杯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真是老夫的紅顔知己啊!”兩人幽幽地飲完一壺酒,月兒也已偏西,柳如是率先站起身來,拉着錢謙益的手,平靜地說:“我們去吧!”錢謙益從酒意中猛地驚醒過來,忙伸手到船外攪了攪水,擡頭對柳如是說:“今夜水太涼,我們不如改日再來吧,老夫體弱,不堪寒涼。”柳如是知道他是難舍此生不敢為國赴死,心有悔意,此時她也滿懷悲涼,獨自跳入水中為國赴死,後被人救起。
“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從楊影憐到柳如是,既是重生也是蛻變,本是風塵之人,卻不染風塵之事,很難想象“海内如今傳戰鬥,田橫墓下亦堪愁”與“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竟出自同一人之筆。一往情深深幾許、自古美人多遺恨。柳如是一生命運和感情坎坷,時年正值大明王朝搖搖欲墜之時,本欲同夫君投湖自盡以報國明志,丈夫一句“水太涼”涼了柳如是的心,非以疾風無已知勁草,當她獨自奮勇跳下水中,以死為國明志的時候,注定和錢謙益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這一跳,跳出了一個名垂青史敢愛敢恨的柳如是,既有花前月下之心也有金戈鐵馬之志,柳如是注定是奇女子,這可能也是柳如是詩詞和經曆能不斷引起後代學者研究和關注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