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作者:駱山河的小跟班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導語:

這則故事隻有短短的56個字,但是它其中包含了制衡,陰謀,謀殺,篡位等諸多因素和疑團。韓哀侯,講道理的話,他的谥号不應該是“哀侯”。他和趙魏兩家一起參與了三家分晉,将晉國徹底變成曆史。同時他還開疆拓土,吞并了鄭國。在他的治下,國内欣欣向榮,對外風生水起。可就是這樣的一代雄主,卻落得個離奇死亡,成為曆史上的一樁懸案。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大家好,我是【駱山河的小跟班】,歡迎大家一起和我品讀《資治通鑒》。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韓哀侯之死。

【原文】《資治通鑒》 周紀 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371年)

韓嚴遂弑哀侯,國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韓廆為相而愛嚴遂,二人甚相害也。嚴遂令人刺韓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韓廆,兼及哀侯。

【譯文】(這故事看起來簡單,但是處處透着古怪)

南韓大夫嚴遂,刺殺了國君哀侯。國人立其子懿侯繼位。

當初,哀侯任命韓廆為宰相。但是,他又對嚴遂更加親近。這樣搞得韓廆和嚴遂二人勢不兩立。嚴遂派人在朝堂上刺殺韓廆,韓廆逃到哀侯身邊。哀侯抱住韓廆,想保護韓廆。刺客刺向韓廆,連帶着也把哀侯一塊兒殺了。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解讀】

按照《資治通鑒》“事出有異必有妖”的原則。這則故事就有很多疑點。

一、刺殺的地點。

不管是韓廆,還是嚴遂都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韓廆是宰相,嚴遂也是重臣,就算有天大的仇恨,在國君面前也應該是和和氣氣的,最起碼面子上要過得去。在大庭廣衆的朝堂之上,當着國君的面,玩這種刺殺遊戲,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二、韓哀侯死後的權力交接。

文中提到:

國人立其子懿侯繼位。

如果韓哀侯的死是意外的話,這個權力交接的過程未免有些太過順利了。

我們來參考一下隔壁公司國君死了,但是未立繼承人的情況:

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與公中緩争立,國内亂。

這才是标準操作好吧,最起碼得亂一陣子,給予先王最起碼的尊重。

有人會說,有沒有可能是韓哀侯早就立了韓懿侯為繼承人?

大機率不會,如果是的話,文中就不會說是“國人立”,應該說“哀侯立”了。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三、嚴遂的結局。

這個事情,在《資治通鑒》當中沒有展現。要知道,史書都是很嚴謹的,如果嚴遂死了,史書不可能沒有記載。那麼,嚴遂大機率是沒死。

這就很奇怪了,你韓懿侯明知道你父親是怎麼死的,誰殺的。在你上位之後,不應該為父報仇表一下忠心嗎?或者,懲戒一下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立立威什麼的。很可惜,這些事情在史書中都沒有痕迹。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四、韓哀侯的谥号。

我們都知道,所謂谥号,都是兒子給老子起的。“哀”這個字是含有貶義的,但是韓哀侯的一生可謂是文治武功,樣樣精通。怎麼也輪不到這個“哀”字。而韓懿侯給他老子整了這麼個谥号,不僅不給老子面子,自己的臉上也沒有光。這不禁會讓後人遐想啊。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還原】

要将這些疑點,做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想一下。

一、韓哀侯的制衡之術完全玩脫了。

初,哀侯以韓廆為相而愛嚴遂,二人甚相害也。

立韓傀為宰相,另一方面又寵信嚴遂,使他們在朝堂上互相作對,自己好從中調停。這是君主們都會玩的制衡之術。制衡之術是帝王們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提拔了一個重要官員或設立一個重要機構的時候,一般都會很快地給他們制造出一個對手,讓他們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制衡。時不時還會挑撥壓制他們,防止一家獨大,功高蓋主的局面産生,其實這也是在穩固自己的政權。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但是,很明顯,韓哀侯玩脫了,在這場遊戲的過程中,嚴遂做大了,不受控制了,可以不把韓哀侯放在眼裡了。

筆者認為,嚴遂的本意應該就是在朝堂上,當着韓哀侯的面,把嚴遂殺了。然後跟韓哀侯攤牌,你好好當你的傀儡皇帝,以後聽話就行。但是,沒想到,一不小心把韓哀侯也捎帶腳了。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二、繼任的傀儡皇帝韓懿侯

一不小心殺了韓哀侯之後,嚴遂必須要收拾這個爛攤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再扶持一個傀儡。當時嚴遂的勢力之大,連韓哀侯都可以不放在眼裡。立個聽話的新君,當然是不在話下。是以才出現了文中的這一幕:

韓嚴遂弑哀侯,國人立其子懿侯。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這也解釋了若幹問題。

1、為什麼權力交接如此之快?

因為,嚴遂一手遮天,都是他安排的。

2、為什麼韓懿侯沒殺嚴遂?

因為,他不能殺,更不敢殺。從此,嚴遂退居幕後,做起了木偶的牽線人。

3、為什麼韓哀侯的谥号為“哀”?

因為,是嚴遂送給他的。

(本文完)

資治通鑒:韓哀侯在衆目睽睽之下的離奇死亡事件

毛主席一生把《資治通鑒》讀了十七遍,并評價道:“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

曾國藩也評價《資治通鑒》為“驚世之書”。

《資治通鑒》的魅力不言而喻,但讀起來費時費力。關注我,讓《通鑒》通俗易懂!

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