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重要領袖。但是對于張獻忠曆史對他非議較多,在明末他上司的隊伍卓有戰績,稱雄一方,是推翻腐朽明王朝的重要力量。他骁勇善戰,彪悍頑強,又多謀善戰,機詐幽默,反映了革命農民的利益。但是他又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嗜殺成性的精神病狂。

清人編纂的《明史》說張獻忠殺人如草芥,立七殺碑,肆意屠城等等,雖然可能有些許偏頗。但是從日常他的行事人性的作風看,嗜殺的本性絕對無可辯解。
張獻忠出生貧寒,但卻養成了骁勇剛毅,彪悍頑強的性子。張獻忠在成都建立起大西政權以後,又一次接見部下時,竟然憤怒地摘下自己的皇冠,摔在地上還用腳踏得粉碎,旁邊人誰也不敢上去勸,他踩完了,把旁邊侍衛的大布帽子奪過來,帶在頭上,大笑道:“他娘的,老子還是戴這個舒服。”
這不是第一次有這樣任性的舉動了,就連代表帝王權利象征的聖旨,他也敢“标新立異,獨樹一幟”,盡顯自己的頑劣自由的性子。
有一次,張獻忠部将劉進忠不聽張獻忠的警告,與敵作戰導緻大敗。張獻忠聞訊大怒,下聖旨責備之,之間使者拿着聖旨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毛!欽此”。跪在地上的文武士兵聽得目瞪口呆,都強忍着叩頭謝恩退了。
劉進忠卻方寸大亂,生怕張獻忠又搞出什麼怪異舉動,竟然連夜跑到漢中投靠清朝去了。可見他的部下對他随意散漫的性子的懼怕,他雖帶兵骁勇,但性情不定。
這種奇葩事還不止這一件。傳聞,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後,便開科取士,首位狀元名叫張大受,生得一表人才,又是文武雙全,張獻忠對他又是賞賜,又是賜宴,又是召畫工為其畫像,最後還賞賜府邸、美女和家丁。張狀元很是高興,第二天就想向張獻忠表忠心。
張獻忠一聽有才的狀元來了,不知道中了什麼邪,說到:“這驢養的,老子愛得他緊,一見他心上就更是愛得不得了,咱老子有些怕看見他了,你們快些把他收拾了,不可叫他再來見咱老子。”
于是,張狀元一家老小連同賞賜的美女、家丁盡被斬殺,不留一人。張狀元到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如此大悲大喜,飛來橫禍。
不得不說,後來,張獻忠濫殺之路越走越遠,他不僅荒謬暴虐,還實行暴政,一般百姓自然接受不了,他的人性之惡也彰顯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