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吳娅坤】去年1月遭遇群眾抗議,去年7月被中國拿下,12月招商局正式接管,被中國人以10億美元租了99年的斯裡蘭卡的漢班托塔港,在過去100多天裡,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未來還會有怎樣的可能性?
彭博社記者日前所進行的一次探訪,或許能給出一些答案。

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
租給中國人
每年約有6萬艘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的船舶,在駛過印度洋時途徑斯裡蘭卡南端的漢班托塔港,但幾乎沒有誰會在此停船卸貨。
今年8歲的漢班托塔港幾乎什麼都沒有——沒有熙熙攘攘的集裝箱,也沒有來來往往的貨船,甚至連象征性阻撓來往巨物的羸弱藩籬都不樹一個。但就是這樣一個落寞的、被大家看衰的港口,卻被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看中,成為其在南亞的一項重要布局。
也難怪漢班托塔港很少被人注意到,因為它是斯裡蘭卡政府大舉借債修建的,而這筆債越滾越大,最終成長為斯裡蘭卡政府無法負擔的重量,更何談開發利用。就這樣,中國人承諾幫還款,斯裡蘭卡将它租給中國人99年。
西方對此是擔憂的。他們怕中國給“一帶一路”計劃注入5000億美元資金,會使得漢班托塔港成為主要供給軍事使用的戰略基礎設施。而招商局接手該港後,一直在試圖破除西方對中國拿下該港的成見。
迎來新變化
從财報看,招商局集團2017年的收入達到了930億美元,約為當年斯裡蘭卡的國内生産總值(gdp)。該集團想要利用他們以往的經驗,使這條從中國至歐洲的必經之地變得有利可圖。
漢班托塔港首席營運官提薩·維克拉馬辛赫
事實證明,招商局确實也做到了這一點。上個月見到該該港首席營運官提薩·維克拉馬辛赫(tissa wickramasinghe)時,他告訴彭博社記者,招商局的接管,已經使該港口的船舶停靠量增長了近一倍。
“我們非常希望這個港口能夠良好地運轉起來”,維克拉馬辛赫說,“至于它之前應不應該建、為什麼建,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前路很長
盡管如此,在能夠引起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東的印度洋競争對手的警覺之前,漢班托塔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與原來相比有了更多的交通量,但該港也隻有每天處理一艘船的能力——這樣的規模甚至連招商局集團自己的吞吐量排行榜都上不了,更别說列席全球40大集裝箱碼頭名單了。
招商局各港口貨物吞吐量對比圖(漢班托塔港的貨物吞吐規模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世界上主要的航運公司都在通過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運送貨物,而且這也公司并沒有理由将業務基地由科倫坡轉移到位置更靠南的漢班托塔港。據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承運者,馬士基航運公司的南亞區執行董事史蒂夫·菲爾德(steve felder)說,該公司正在等待漢班托塔港向其客戶展示出“強大的價值吸引力”。
“現在判斷漢班托塔港是否是我們的菜還為時尚早”,菲爾德說,“作為港口來說,最主要的吸引力有以下幾點:幹線交通的通達性、腹地貨物的豐富性、成本以及效率。”
漢班托塔港的陸上配套幹線網絡在中國的幫助下正在建設中
眼看該港排除了成為軍事基地的可能性,很多人對該港有了更高的期望,認為中國沒能讓漢班托塔港一下子煥發新生,就一定是将其作為工具,使其為中國更廣泛的戰略利益服務,以確定中國在世界關鍵貿易路線上和國際供應鍊中的話語和地位。
彭博智庫駐新加坡的航運分析師拉胡爾·卡普爾(rahul kapoor)表示,要想圍繞該港建立起有意義的海陸交通,不砸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很難做到。
“漢班托塔港是中國人追求海上優勢的一個優秀案例”,卡普爾說,“在可預見的将來,它仍然會是一個由商業可行性驅動的戰略。”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
中國a股市場自2015年6月從高點暴跌以來,從2016年1月開始平緩上漲,彭博社4月18日刊文稱,3年來,中國股市在很大程度上回歸了基本面。這與今年5月滬港通通、深港通額度即将加碼;今年6月a股将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年底前将開通滬倫通等因素一起,構成了這對華爾街的成熟投資者的利好。
觀察者網編譯該文如下:
如今,投資者可能必須重新考慮對中國市場的看法了,因為華爾街傳統的(價值)投資政策在中國可能會非常賺錢。
在經曆了2015年的瘋狂繁榮(上證指數在2015年6月重上5178.19點)和随後的暴跌之後,許多人曾認定,中國股市就是一個賭場。
但這個總市值7.6萬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據2018年1月釋出的a股總市值報告,2017年a股市值總規模創曆史新高,達人民币56.62萬億元),如今卻悄然變成一個注重基本面因素的成熟市場。。
彭博社(bloomberg)編制的資料顯示,華爾街專業投資者數十年來一直使用價值投資名額,分紅、利潤和收益率,在過去三年來非常奏效,滬深a股市場中,在這些名額上表現最好的股票跑赢大盤46%。
這與中國股市2015年崩盤前的情況極為不同,也突顯出機構資金正在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逐漸加碼。
對外國基金經理來說,這同樣是利好消息,因為今年6月,a股将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意味着,至少從長期來看,(西方投資者)在長期國際交易中打磨出的選股技巧在中國市場同樣可以獲得巨大回報,而這個市場過去一直被認為是一個不成熟的投機賭場。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駐香港政策師勞拉·王(laura wang)表示,“總體來說,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正在成熟起來”。
她在a股市場中選股使用的是盈利、估值和資本回報率等名額。她說,“散戶投資者開始表現出對資産管理公司的信任,我們也看到了監管機構的結構性改善。”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期推薦的股票包括春秋航空(spring airlines co.)、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huace film & tv co.)和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runtu co.)等。這些公司也契合該行所青睐的大衆消費和高端制造等主題。
中國央行剛剛下調了部分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截至中原標準時間18日上午10點05分,中國滬深300指數上漲0.4%,為5天來首度上漲。
據彭博社統計,在過去三年,(滬深300指數中)對個股表現影響最大的是分紅和股息,其次是分析師預期利潤。
投資者如果選取滬深300中分紅最高的60種股票做投資組合(每月重新調整一次),在這種投資政策下,他三年的收益率大約是28%。相較之下,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8%。
自2015年年中以來,有分紅的公司整體表現(比大盤)要好76%,而七年前這個數值隻有46%。
自2015年大跌後,價值投資者的回報率高得多,而中小散戶最青睐的動量投資名額(momentum,一般用來追漲殺跌)和相對強弱名額(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一般用來觀察超買超賣)表現較差,投資者如果選取12個月來回報率最高的股票做投資組合,他自2015年年中以來将虧損8.5%。
這并不意味着中國已經沒有趨勢投資者,或中國變成了價值投資者的綠洲。散戶仍然在中國日常交易活動中占據相當大的份額,并且他們在最熱門股票之間切換非常活躍,從打新股到海南闆塊,他們不太在乎股票估值之類的因素。
另一個扭曲中國股市價格的因素是國家資金的幹預,日本第一生命與瑞穗金融盒子成立的投資公司(asset management one)駐新加坡基金經理高本俊彥(toshihiko takamoto)表示,這是一些外國機構不願在中國投資的原因之一。
雖然中國政府的幹預永遠不可能消失,但機構投資者的比重似乎在增加,随之而來的是對基本面因素的更加關注。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近日同意将滬港通及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滬股通和深股通新的每日額度将從130億元人民币擴大到520億元,而港股通新的每日額度将從105億元人民币擴大到420億元,由2018年5月1日起生效。滬倫通有望于年内開通。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将于5月1日啟動,鼓勵本國公民長期投資。
安盛泛靈頓(axa framlington)駐香港負責人馬克·汀克(mark tinker)表示,“他們希望開放市場,以便資産定價更合理,這也是深港通、滬港通和滬倫通的作用。這将會允許國際投資者進入,并充當資産基本面的評判者,截至目前,這項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