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考路 答卷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央廣網北京11月6日消息(記者馬喆 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人民群衆獲得感顯著增強。中國之聲特别策劃《趕考路 答卷人》,6日播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落戶湖北,交易系統落戶上海。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董事長曾慶祝:圍繞着全國碳市場,我們做好注冊、登記、結算系統的運作維護,促進各地的能源結構,以及産業結構的優化更新和綠色轉型發展。

節能減排穩步推進的同時,“十三五”期間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标全面超額完成,全國生态環境明顯改善。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黨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生态文明建設”首次載入黨章,成為黨的行動綱領。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明确提出:“甯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表明: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同一年,“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生效實施,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正式建立。

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首次提出并載入黨章。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為這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新時代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建設生态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态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高品質發展,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浙江省湖州市天荒坪鎮餘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從2005年到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91萬元增加到724萬元,交出了一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答卷。

汪玉成:全體村民都會保護好我們的生态環境,堅定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子,而且是一直闊步前進走下去。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作生态環境品質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态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作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習近平:為推動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中國将陸續釋出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建構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釋出《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生态環境部副部長葉民:我們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将“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限制性名額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推動建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