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網飛又出神作!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一口氣刷完【心靈獵人】 ,意猶未盡,期待第二季!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場景的時代感和鏡頭切換的美感令人驚豔,大段細緻入微的對白和抽絲剝繭的細節讓人着迷。豆瓣評分9.0的高分已說明一切......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這部10集電視劇取材于約翰·道格拉斯的小說《心理神探》,作者本人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具有傳奇色彩的特工、《沉默的羔羊》中的特工傑克·克勞福德的原型、被譽為“現代歇洛克·福爾摩斯”。小說通過缜密的心理分析、驚人的細節,展示了他在辦案生涯中遇到的最撲朔迷離、最險象環生、最具有挑戰性的大案要案的破案過程。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好的劇本需要配置好的卡司。大衛·芬奇的作品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四年前他用《紙牌屋》助網飛一飛沖天,【七宗罪】、【十二宮】、【消失的夫妻】等犯罪懸疑類電影更是他的心頭好。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男主喬納森·格羅夫曾出演過數部音樂劇,在hbo同志題材連續劇《尋》(looking)中飾演帕特裡克。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女主安娜·托芙是【危機邊緣】的女主。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心靈獵人】不是一部傳統意義的犯罪劇,沒有開挂神探和刺激劇情,主角甚至從頭到尾沒有開過一槍。它将原著案例紀實按照合理的虛構故事線重組,探訪線、破案線、人物線交替叙事,結構緊湊、構思嚴謹、邏輯周密。從原點出發一路狂奔,直到深淵回以凝視。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如果我們不了解瘋子是怎麼想的,那怎麼才能抓住他們?”

【心靈獵人】預告片中的這句台詞概括了整部劇的情節:探尋犯罪者内心以擷取真相。

上世紀 70 年代,“連環殺手”、“心理測寫”等術語都還未被發明,fbi 成立了行為科學部門(bsu),一個提供訓練和咨詢的内部機構,通過從行為學和社會學角度分析案情以輔助犯罪調查。

這個所謂的行為科學部門(bsu),成立之初也僅僅隻有三個人——女博士溫蒂負責技術支援,堅持用問卷方法進行調查。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兩位 fbi 探員:年輕激進的霍爾頓和謹慎穩妥的比爾,走遍全國審訊連環殺手、從罪犯角度思考問題、指導當地警察破案.....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然而,善泳者溺于水,随着研究深入,霍爾頓、比爾、溫蒂等人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

最後你才發現,【心靈獵人】絕不隻是探讨犯罪心理學那麼簡單。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在所有暴力犯罪中,連環殺人犯和奸殺犯往往是最不可思議、最令人恐慌和最難以捕獲的。而fbi所要做的,是通過跟這些罪犯交談,了解他們的心理成因、作案動機。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艾德·坎伯是個身高超過兩米、智商高達145的彪形大漢,他的犯罪事迹讓人聞風喪膽:他曾經以捆綁、刀刺、槍擊、窒息、奸屍、分屍等手段謀殺了5名女大學生。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坎伯本人

他甚至還謀殺了爺爺奶奶、親媽在内的多位親人…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他原本打算跟警察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卻因作案手法娴熟、心理素質過硬始終逍遙法外。

獨孤求敗的坎伯覺得索然無趣,最終在一個電話亭報警投案自首。

要跟這樣一個高智商、冷靜、殘忍的殺人犯面對面的交流談心,其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孤身前往的霍爾頓内心忐忑卻強裝鎮定,談話一開始就被坎伯帶節奏。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看似你吃什麼,喝什麼,聊什麼他都讓你去選,但你選擇後他又會自然而然、毋庸置疑的強迫你接受他的選擇結果。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他甚至讓從來不吃雞蛋三明治的霍爾頓喜歡上了這樣食物。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為打破僵局,霍爾頓向其學社會學的女朋友求教。女博士教授了他一些交談的小技巧:從對方的手勢、表情、姿勢裡捕捉線索,試着掌握自己的節奏。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而比爾也告訴他,要從訪談中有所收獲,了解案犯的心理和作案規律,就得有和魔鬼虛與委蛇的耐性,但又必須果斷掌握談話的主動權,而不至于被犯人的話牽着鼻子走。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第二次的探訪,霍爾頓用自己摸索出的技巧讓坎伯開始說出自己的童年經曆、犯罪動機、心理成因——對于連環殺手來說,殺人動機往往起源于他們自幼被壓抑的心理。

巧合的是有一起針對中老年婦女的連環殺人案正在發生,霍爾頓将坎伯的犯罪心理應用在本案中。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他将目标鎖定為一個落魄的男人。此人與坎伯類似,都從小遭受母親的羞辱和責罵,于是憤怒通過殺人宣洩…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随着案件告破,霍爾頓被大家稱為當代福爾摩斯!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嘗到甜頭的霍爾頓如打了雞血般,一發不可收拾。他與比爾一道,繼續對“高跟鞋愛好者”、“衛校殺手”等罪犯進行訪談。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這些寶貴的犯罪成因猶如fbi探員獲得的一種新型武器,立即被理論聯系實際,用來協助當地警方破案,并借此追緝、逮捕和起訴兇手。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然而,“想了解變态,自己也要有變态的心理…”

對連環殺手的訪談往往是一項不可預料的沉重負擔,以緻于原作者和他的fbi同僚都曾經莫名其妙患上包括心髒病在内各種的疾病,飽受折磨。

在劇中,三人小組的私人生活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特别是霍爾頓,他小到生活習慣,大到思維方式都發生了轉變...

他與坎伯之間的關系也多少有點詭異。

從霍爾頓的角度來說,他欣賞坎伯的幽默風趣和機智才華,但他又不恥于其罪惡行徑,覺得自身與之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而在坎伯來看,他們都是同一類人,隻不過站在不同的立場罷了。他把霍爾頓視為朋友,不斷的給他寫信要求見面,最終以自殺的極端方式得償所願。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而事業遭受重創又遭遇失戀分手的霍爾頓來到醫院,被艾德一連串“我們是朋友嗎?”“你欠我一個解釋”“但你想當專家”說得啞口無言...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坎伯最後的一個擁抱,宛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霍爾頓瞬間崩潰...

看了這部劇才知道:原來最善于操控他人的是變态殺手!

正如尼采所言:

“與魔鬼作戰的人要謹防自己是以而變成魔鬼。如果你長時間地盯着深淵,深淵也會盯着你”。

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