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抱歉,我決定做一個“無用”的人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二、人生,不是拿來用的三、心境需要一些“無用”四、學會享受“無用”之美

抱歉,我決定做一個“無用”的人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二、人生,不是拿來用的三、心境需要一些“無用”四、學會享受“無用”之美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魏王送給惠子一顆種子,惠子種下後不久,種子長成了一個容量高達一百升的大葫蘆。但它不夠堅硬,不能用來盛水;尺寸太大,沒有水缸能容得下,也不能用來作瓢。惠子覺得這個大葫蘆沒什麼用,就把它砸碎了。

莊子對惠子說:“你隻是不知道該怎麼用而已。宋國有戶人家,祖傳一種防止皮膚皲裂的秘方,世代以洗衣為生,一年所得不過數金。後來,有個商人想用一百金購買秘方,宋人大喜,馬上同意了。随後,商人拿着秘方去遊說吳王,号稱能讓士兵在冬天水戰時手腳不生凍瘡。吳王憑借這個秘方大獲全勝,該人是以得以封侯。這個商人懂得小事物的大作用,而你有一百升的大葫蘆,為何不将其制作成腰舟,浮遊于江湖之上呢?”

很多人習慣了做“有用”的事,殊不知,世上大部分的“有用”,都藏在“無用”之中。

法國人每到暑假必定會休假,他們認為,适度的休息能衍生出無限的創造力。

或許很多人會說:“休假有什麼用?休息有什麼用?不就是旅遊、睡覺、發呆、看電影、聽音樂嗎?”

他們不知道的是,法國是世界上最具創造力的國家之一。

人生智慧,大抵如此。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說,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這就是所謂的“閑情逸緻”,無關國計民生,隻是個人為求生活“有意思”而做的“無用功”。

梁實秋說,“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适度的閑散并非懶惰,它是靈魂的大學營,讓我們于“無用功”中得“大意思”。當我們不為功名利祿而讀書,不為四處炫耀而旅遊,我們就悟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精髓。

蔡康永在《痛快日記》中寫道:

“這有什麼用?”幾乎是我們這個島上,最受歡迎的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好像上好發條的娃娃,你隻要拍他的後腦一下,他就理直氣壯地問:“這有什麼用?” 從小,我就眼睜睜看着爸媽做很多“一點用也沒有”的事情。爸買回家裡一件又一件動不動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媽叫裁縫來家裡量制一件又一件繁複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沒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從來沒有半個人會問:“這有什麼用?” 我不确定,這是不是值得慶幸的事。一直到,反複确定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有什麼用”時,才覺得自己運氣真好。愛情、光榮、正義、尊嚴、文明,這些一再在灰暗時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對很多人來講都“沒有用”,我卻堅持相信這些才是人生的珍寶,才經得起反複的追求。 人生,不是拿來用的。

生活當中,有意思和有用是為了取悅别人,有趣和好奇心是為了取悅自己。有些事是沒什麼用,但你喜歡,你樂意,就足夠了。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小時候背那麼多詩有什麼用?背唐詩不能緻富、不能賺錢、不能出名,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背唐詩?

網友“mupeng”是這麼回答的:

慢慢地,我長大了。春天,看到盛開的桃花,就明白了什麼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夏天,跟爸媽去湖裡玩,小舟在荷葉中穿過,便知道了什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什麼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秋天,涼風乍起,梧葉飄黃,便知道了什麼是“老樹呈秋色”,什麼是“苒苒物華休”。冬天,西風凜冽,天空陰沉,行人匆匆奔走,到了家,烤着爐子,外邊洋洋灑灑地下起了雪。便知道了什麼是“晚來天欲雪”,什麼是“紅泥小火爐”。約會時,知道了什麼是“月上柳梢頭”,燈會時,知道了什麼是“一夜魚龍舞”。愁了時,就想起“伫倚危樓風細細”,樂了時,就想起“春風得意馬蹄疾”。 小時候背的那些詩詞,像是看不懂的畫面,存在心裡。一天,遇到了某個風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詩、那句詞、那幅畫。那種感覺,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當,以至于無法用其他詞語來形容。

正如梁文道在《悅己》一書中所說: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世上諸多美好,都是“無用”結的果。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一本書、靜心品一盞茶、悠然聽一場雨了?

偶爾也做點無用的事吧,将自己從瑣事中抽離出來,讓禁锢的靈魂得以纾解,讓蒙塵的心靈得以呼吸。

周作人在獨幕喜劇文集《日常生活頌歌》中寫道:

我覺得睡覺或飲酒喝茶不是可以輕蔑的事,因為也是生活之一部分。 百餘年前日本有一個藝術家是精通茶道的,有一回去旅行,每到驿站必取出茶具,悠然的點起茶來自喝。有人規勸他說,行旅中何必如此,他答得好,“行旅中難道不是生活麼。” 這樣想的人才真能尊重并享樂他的生活。

海德格爾說,“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應該詩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不以心為形役,世間一切都自成其美。春日慢行田間,可為一朵花開而驚豔;晨起看朝陽,可為初升之旭日而落淚。不過是因為世界美得雲淡風輕,卻蘊含着生命的沖動而已。

人這一輩子很短,重要的不是到達,而是過程。一盞茶,一杯酒,溪邊垂釣,獨自亦逍遙。

這無用,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