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事起,關于聖誕老人的傳說就萦繞在人們的潛意識裡,而每年的聖誕節前夕,來自聖誕老人的禮物是每一個孩子最大的企盼,就像是小時候對春節的期待一樣,聖誕節也是每個孩童純真爛漫世界裡不可缺少的一個節日。

對于每一個小朋友而言,聖誕老人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而每個孩子都想知道:聖誕老人如何在一個晚上送出所有禮物?這個千古謎題在2011年上映的《亞瑟·聖誕》中,找到了答案,也為大家講述了關于“聖誕節”意義的故事。
聖誕節前夕,一群經過嚴格軍事化訓練的小精靈跟随着聖誕老人一起,乘坐光速飛行的s1飛行器,給每一位兒童送去禮物。然而,此時的聖誕老人,不再乘坐北極木制作而成的手工雪橇,也不再親自将禮物送到每一個兒童的家中,他所做的僅僅隻是在每一個國家送上最後一份禮物,做做樣子。聖誕節對于聖誕老人而言不過是一個工作日。
聖誕老人的長子史蒂夫則是坐在北極中央控制室裡,通過最先進的裝置指揮禮物發放工作,協助着聖誕老人完成今年聖誕禮物的派發,當協助完成第70次派送禮物後,史蒂夫原以為自己會繼任新一任的聖誕老人,卻不曾想,父親在小精靈的簇擁之下,絲毫沒有退休的意思。聖誕節對史蒂夫來講,隻是一個擷取榮譽的節日罷了。
聖誕老人的小兒子亞瑟,就像是每一個相信着聖誕老人存在的孩童,堅定着對于聖誕節的信念,在他的房間裡,存放着來自世界各地小朋友寫給聖誕老人信,每一封,他都認真閱讀,一一回信,因為哥哥的存在,他從不認為自己會成為聖誕老人,畢竟在小精靈的眼中,他隻是一個笨手笨腳的麻煩精。
一切原本會如當初所設想的一樣順利,可惜百密一疏,有一件禮物被遺漏了,而這份禮物,恰恰是屬于亞瑟回的最後一封聖誕來信的主人格溫。在史蒂夫看來,遺漏的這份禮物,不過是完成上億個任務中一個微不可及的機率;亞瑟卻認為不能遺漏任何一個禮物,讓孩子傷心,即使它隻是全球20億分之一。
懷着這樣的信念,亞瑟和自己絲毫不服老的爺爺(上一代聖誕老人),牽出早已叫不出名字的小麋鹿,駕駛上封存在倉庫的雪橇車,加上一頭老麋鹿和一個偷溜出來的包裝小精靈,踏上了補送禮物的旅程。
起初,亞瑟因為害怕而躲在車廂裡,不肯對外看一眼,随着爺爺開始回憶過去,亞瑟漸漸開始跟着爺爺欣賞起這個他不曾看過的世界。
當爺爺拿着紙質地圖,按照以往的樣子開始前往目的地,卻發現,時間太久,世界早已不是當初他所看過的世界。
随着走錯路和麋鹿的走失,他們的旅程變得越來越糟糕,他們之間的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爺爺陪伴亞瑟一起出來,并非最初信誓旦旦的不想讓孩子沒有禮物,而是自私的想要證明自己才是最好的聖誕老人;亞瑟不想讓任何一個孩子傷心,其根源也是為了自己心中關于聖誕節的定義。
雪橇車翻了,争吵的亞瑟和爺爺降落到了海邊,亞瑟開始沉入自我懷疑的狀态,甚至允許小精靈将信件燒掉取暖,看到卡片上的聖誕老人,終于明白,在格溫的眼中,聖誕老人隻是一個符号,而她所期盼的聖誕禮物才是最重要的。
幾經折騰,原本恐高的亞瑟,勇敢追回雪橇車,在爺爺的幫助及犧牲掉雪橇車的情況下,終于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到達了格溫的家。
此時,哥哥、父親和爺爺也曆盡艱難到達,他們一起躲在門後看到了格溫打開禮物的開心場景,明白了:對于孩子而言,“聖誕禮物”讓他們感到更加開心和幸福,而聖誕老人是誰不重要,禮物怎麼到達也并不重要。
“隻要禮物送到就好,聖誕老人不能被看到。”這是一直以來聖誕老人所堅持的信念,隻因為聖誕老人會變,但聖誕節意義卻不會改變,聖誕節是愛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