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随着國家二胎三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的高齡産婦加入追生的隊伍。生兒育女是幸福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在合适的年齡,做這件事,太早太晚都不行。尤其是女人過了40歲就不要再生孩子了,苦可能遠遠大于甜。
我一位遠房親戚,年輕時兩口子都是公職機關,受計劃生育政策所限,身邊隻有一個獨生女。後來二胎政策開放後,兩口子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大女兒也上大學了,兩人就是一門心思想再拼個兒子,結果也算得償所願,二胎真是個兒子,兩口子開心的不行。

但小兒子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往醫院跑,而兩口子因為孩子一下子老了很多,後來孩子爸因為疲勞駕駛出了車禍不幸離世,家裡一下子就塌了,孩子媽獨自帶着小兒子,女兒因為爸媽不聽勸執意生二胎,也和家裡不怎麼親近了。看着這一家變成現在這樣,挺讓人唏噓的。過來人肺腑之言:女人40歲以後就不要生孩子了,真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品質有問題
我們都知道,卵子和jingzi的品質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變差。女性年齡越大,卵子品質越差。女性卵子品質最好的年齡段是25—35歲之間,到了35歲以後,卵子品質就在直線下降。而女性35歲以後也被稱為高齡産婦,一般都不建議再生孩子,就算生孩子,産檢的時候注意事項更多,次數更多。
到了40歲,真的就不要再生孩子了。卵子品質下降,流産胎兒畸形的幾率都大大增加,孕期更容易患各種妊娠綜合征,受罪不說,風險還高。而且胎兒生下來,可能由先天在娘胎裡不足,體弱多病,身體素質差。而高齡産婦本來精力體力有限,再加上從小就體弱多病的孩子,壓力和操心可想而知。
老來得子對孩子不一定好
老來得子對很多父母來說,可能是好事。年過半百,還能再有孩子,不僅是自己能力的象征,也給家裡帶來了新鮮的活力和生機,給家裡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父母也會感受到動力和活力。
但是随着孩子長大,父母變老。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路上越來越力不從心,父母和孩子之間年齡相差太大,代溝太大,很難做到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兩者之間的關系很難保持健康親密。而且很多老來得子的父母,對孩子太過寵溺,從小各種嬌慣,很容易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最終釀成大錯。
最關鍵的是,等孩子上大學時,或者剛成家立業的時候,父母可能都已近人生終點或者更早就離去。而這個時間段,是孩子正需要父母幫襯的時候,以便他們更快更好的在社會站穩腳跟,讓自己的小家庭更好的運轉。但是老來得子的父母,在這個時候已經年邁,能力有限,給孩子提供不了什麼幫助。甚至有些父母疾病纏身,需要孩子照顧贍養,導緻孩子剛步入社會自己還沒有站穩腳跟,就要贍養父母,孩子的壓力更大。更别說,自己成家那幾年,正是艱難的時候,父母也提供不了什麼幫助,孩子會活得比其他的孩子更辛苦些。
是以孩子這種事還是在年輕時完成吧,年輕時多努力,對孩子對家庭都好。
【你身邊有高齡産婦嗎?】
進階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産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