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窩是不是“智商稅”?該出台國标了|澎湃社論

燕窩是不是“智商稅”?該出台國标了|澎湃社論

評論君說

治理燕窩亂象還得從行業準入、品質标準上入手。

燕窩是不是“智商稅”?該出台國标了|澎湃社論

辛巴直播帶貨的“燕窩”被王海打假,事件正一步步更新,甚至引發了社會對整個燕窩産業亂象的質疑。目前,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巴公司立案調查。

11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亮出檢測報告,稱辛巴團隊帶貨的某款燕窩就是“糖水”,檢測報告顯示其蔗糖含量高達4.8%。辛巴也曬出檢測報告稱:這裡頭有燕窩成分——唾液酸,不是“糖水”。王海反駁稱,檢測報告顯示燕窩裡根本沒有蛋白質和氨基酸,這就不是燕窩,甚至稱這款燕窩本來就是“風味飲料”。而細心的網友還發現,這款燕窩執行的那份企業生産标準中赫然寫着:唾液酸是可以人工添加的。

高達4.8%的蔗糖,沒有蛋白質,唾液酸是可以人工添加的……瞬間,手頭這盞燕窩就不香了,透着紅茶飲料的廉價感。

目前,辛巴團隊承諾退賠,當下無非争議在于:是按《食品安全法》退1賠10,還是按《消法》退1賠3?

但是,整個事件被層層深挖,正在動搖燕窩在市場上的公信力。燕窩和風味飲料到底差別在哪裡?作為天然燕窩檢測标志物的唾液酸,如果可以随便人工添加,那麼燕窩不就成了“智商稅”了嗎?

按通說,燕窩是雨燕科金絲燕及同屬燕類用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成的巢穴,其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包括唾液酸、表皮生長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被認為是傳統的滋補佳品,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場佔有率。

且不論燕窩本身的食用價值如何,但是市場上的燕窩産品魚龍混雜是不争的事實,燕窩罐頭、凍幹燕窩、即食燕窩、鮮炖燕窩、食沖泡型燕窩……名頭一個比一個高大上,商品名上加了“燕窩”兩個字就身價百倍。據報道,以某款240ml裝的燕窩來說,其售價為6.8元/罐,标稱含有10mg燕窩(即是1克的百分之一),而按市場上每千克進口疏盞4a燕窩價格11500元計算每克價格不到20元,是以這裡頭的燕窩隻值2角錢!

暴利和無序競争的背後是,中國目前沒有燕窩的國家标準,這導緻整個行業魚龍混雜。結果整個行業形成了一個“劣币驅逐良币”的局面。而且燕窩行業的門檻也非常低,中國燕窩相關企業多達1.1萬家,不過,全行業74%的企業注冊資本低于100萬元。

好在,目前燕窩國家标準初稿已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牽頭起草,相關的國标已經進入了征求意見階段,相信規矩馬上就要立出來了。

這次辛巴的燕窩門,隻是暴露出問題的冰山一角,治理燕窩亂象還得從行業準入、品質标準上入手。如果聽任人工添加唾液酸、加了微乎其微燕窩的産品都能挂上燕窩的名頭,就會毀了整個行業的公信力。

※ 編輯|沈彬

※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