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作者:文人相愛

革命戰争年代,尤其是紅軍和抗日戰争時期,項英的級别是很高的,紅軍反“圍剿”時期,曾一度擔任過中央蘇區代理書記,指揮過紅軍作戰。紅軍從贛南、閩西長征之後,項英奉命率領幾萬紅軍與蘇區各縣的地方部隊留守根據地,根據上級訓示,他們一方面嚴格保守秘密迷惑敵人,等到紅軍主力部隊全部突圍到湖南之後,再向蘇區的幹部和群衆公布紅軍轉移的消息;另一方面率領部隊繼續與敵人周旋于各戰場。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項英嚴格執行上級的指令,嚴密封鎖消息,他代表中央繼續辦公,繼續定期和蘇區群衆見面,繼續出版報刊,給外界的感覺,中央紅軍一切如故,紅軍依然在老百姓的身邊,在他的周密部署下,果然敵人上了當,“圍剿”的敵人部隊探頭探腦,慢慢地向蘇區腹地靠攏,直到一個月後,敵人才發現主力紅軍已經遠走高飛了。然而,這個時候項英他們開始突圍出去,就變得異常的困難,為此,留守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多名蘇區中央分局的高層上司壯烈犧牲。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作為留守蘇區中央分局重要上司的項英,面對強大的敵人,與戰友們一起占領山地,靈活機動,伏擊襲擊,出奇制勝,在軍事上決定以江西贛南一帶的南嶺山脈為依托,以北山、油山為主要根據地,反對硬打強敵,以儲存紅軍有生力量為主,堅持長期的遊擊戰争,史稱南方三年遊擊戰。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項英具體提出了我們的紅軍遊擊隊住在山上搭棚隐蔽,生火做飯不出煙,說話須小聲,出行選擇在子夜以後,不走大路走山路,巧妙地與敵人周旋,提出“賺錢的就打,賠本的不來;不打硬仗,不攻堅;打不赢就走,走不赢就躲”的戰術,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戰,項英上司的這支部隊在當地群衆的幫助下,輾轉于大山深處,地勢險要,叢林密布,儲存了革命力量,為日後抗戰時新四軍的對日遊擊戰争也産生了重要影響。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在深山裡打遊擊的三年裡,由于敵人嚴密封鎖(包括食品、布匹、藥品、書報等都非常困難),衣服緊缺,冬天隻穿着僅有的兩件單衣和一件夾衣過冬。作為一名進階幹部的項英,自己帶頭提出節衣縮食,艱苦奮鬥,身邊僅留下二名警衛人員,今天,我們就介紹這位在三年遊戰中擔任項英警衛員的丁上淮。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丁上淮是江西興國永豐鄉壕溪村人,他很小的時候就當紅軍,先後在興國補充師三團,紅三軍團軍團部保衛隊、中央通訊社交通大隊三中隊、中央軍委總部特務隊任戰士、班長,參加過多次反“圍剿”作戰,主力長征時,他所在的部隊奉命留守蘇區,突圍到贛粵邊遊擊區的油山一帶時,上級決定調他到項英身邊擔任警衛員,是以,這三年時間他與項英寸步不離,跟随着他度過了最為艱苦的歲月。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在深山之中艱苦的三年遊戰期間,丁上淮跟着項英,首長與戰士們一起同甘共苦,首先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首長的衣食住行生活,衣服都是突圍時帶的,根本沒有棉衣和棉褲,他們三人蓋的是一人一條夾被。夏天還勉強可以。冬天,隻好3個人擠在一起,把被子橫着重疊起來蓋。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那時,遊擊隊缺糧是常事,每一個人都吃不飽飯,丁上淮為了給項英改善生活,在山上找些“副食品”,比如石雞(石蛙、田雞)以及好吃一點、比較鮮嫩的野菜、野果等。每一次在這個的時候,他都要求大家一起分享,經常自己沒有吃飽就不吃了,有意留給警衛員多吃一些。他說:“我少吃一點沒關系,畢竟坐在棚裡想事情,你們不吃飽不行,因為你們經常要走路、爬山”。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作為一名警衛人員,不僅要保護首長的安全,提供日常吃宿等物質生活,同時,還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外出,為首長提供精神食糧,這一點,丁上淮是經常做的,他每一次化裝下山外出購物,都要抱着一大包舊報紙,及時地交給項英。每一次項英看到一大堆舊報紙,都是如獲至寶,蹲在一旁看上大半天,細心情翻閱,不放過每一篇文章,每一篇報道。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有一次他看到一條新聞,趕緊招呼大家過來看。隻見上面寫着:匪首項英在興國一座山上被我軍抓獲,現已經關押南昌監獄……警衛員和同志們對敵人的造謠非常氣憤,但項英卻大笑不止,還摸摸腦袋,幽默地對大家說:莫非這座山上的項英是假的?我還是長有三頭六臂呢?大家都笑了起來。項英的樂觀主義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當年國民黨報紙上刊登的項英事略

項英通過這些舊報紙的消息,還了解到了很多重要的資訊,比如敵人造謠說紅軍已經消滅,還有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兩大主力勝利會師,勝利到達陝北等内容,他寫下一些紅軍的智語和傳單,帶到山下各地去刷寫和張貼,很多群衆看到紅軍的智語都非常高興,紛紛用各種方法支援紅軍遊擊隊。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項英的親筆字

後來,敵人把報紙列為進山違禁品,但丁上淮還是通過各種方式帶了報紙他看,直到後來他從報紙上看到“兩廣事變”“西安事變”“七七事變”等内容,寫了《停止内戰,聯合抗日宣言》等公告,向敵展開政治攻勢。通過他們的努力,這支隊伍終于改編成為一支抗日勁旅,中央上司給項英高度的評價。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項英奉命将這支部隊組建成新四軍,他也成為副軍長,此時,丁上淮的工作也進行了調動,從此離開了項英,臨别之日,丁上淮對這位同甘共苦三年的“良師益友”的首長十分不舍,兩人約定,等革命成功之際,定當好生團聚,共話那段峥嵘歲月。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丁上淮離開項英後,擔任過支書、連指導員等職務,這期間,丁上淮因擴軍成績顯著,受到贛南特委通報表揚。後來,新四軍總部把他調到印鈔廠擔任稽核股副股長職務,當年,印鈔廠制作鈔票的烘版需要加熱,當時是用煤油,那時叫洋油,可是後來由于敵人的封鎖,煤油非常緊缺,後來便改用五十度的酒精燃燒,由于酒精可以自己使用一些雜糧進行提煉,可是,那時糧食也非常緊張,自己制作燒酒也根本不夠用。這樣,廠家又改用木炭和煤炭。這木炭和煤炭完全可以,雖然解決了燃料問題,但由于燒起火來慢,經常一下子熄滅,這樣導緻大家在擦版的時候,又手經常燙起泡,為了印好鈔票,每一個勞工都忍耐着這種煎熬,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有一次,廠裡的人又在提煉酒精,丁上淮走到制版的地方,拿起一根正在燃燒的木柴,正是在看看火勢時,沒有想到的是,距離他二米多一點的一桶酒精,椪到他手中的木柴,一一下子着火并發生爆炸,此時他趕緊就勢卧倒在酒精桶跟前,沒有想到酒精在大火的作用下,劈頭蓋臉向他襲來,頓時他處于火海之中,幸好他趕緊脫下身上的大衣,方才脫離了更危險。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雖然他沒有性命之憂,但雙手雙腳和臉都被燒糊了,手腳腫得像饅頭一般,臉也腫起來,連睜眼睛、吃飯都很困難,新四軍高層上司知曉此事後,當即請求奧地利醫生羅生特為其治療。可見,那三年遊戰争的經曆,令丁上淮與進階指揮官締結了深厚的情誼,這次燒傷他治療半年多才逐漸好了起來。但臉上還是留下一些傷痕。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就在這一時期,丁上淮得知,自己的老首長項英皖南事變中輾轉隐蔽于皖南山區,在茂林東南濂坑石牛卧村的蜜蜂洞中暫時休息時,不幸被叛徒殺害,得此噩耗,丁上淮悲痛欲絕,終日淚流滿面。他在一篇回憶的文章中深情地寫道:我多想為自己的老上司再洗洗衣服,再為他煮一缸野菜稀飯,讓他美美地飽餐一頓,再陪他回到三年遊擊戰争期間我們出生人死戰鬥、生活過的地方去看看”。這份情真意切戰友之情,可謂是感天動地,令人讀後為之動容。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項英的警衛員戰争時期沒受傷,印鈔廠當上司燒成重傷,後成正縣級

建國後,戰争年代榮立二等功一個,三等功兩個的老紅軍丁上淮,一直都在銀行系統工作,組織派遣他前往雲南負責支援新解放區的金融工作,後升為滇中鹽場管理處的處長、療養院院長、黨總支書記,成長為一名正縣級幹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