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作者:兵說

作者:放牛娃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34年,按照上級要求,方志敏和劉疇西等率紅十軍團北上,進入皖南,其目的是掩護紅軍長征。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紅十軍團1萬餘人進入皖南後不久,就遭到敵方的圍追堵截,再加上補給不足,部隊損失非常大。随後,部隊傳回皖贛邊界,路上又遇到敵人,被打散分為兩截。當時,方志敏帶領一部分兵力已經沖出了包圍圈,但他見大部隊沒跟上,便決定傳回。參謀長粟裕要方志敏先去贛東北,由他們回去接應。但方志敏不放心,下令讓粟裕他們先走,随後毅然進入了敵人的包圍圈。最終,方志敏找到了剩下的2000多人隊伍,但很快又被敵人的14個團包圍,由于紅軍缺彈少糧,情況萬分危急。

方志敏毫無畏懼,帶領隊伍英勇戰鬥,最後隻剩下了80多人。最終,方志敏和部隊走散,身邊隻剩下貼身警衛員魏燦發。兩人躲到一個山洞裡,因為身上帶的食物已經吃光了,魏燦發對方志敏說,他的姐姐就在懷玉山附近,他悄悄去姐姐家裡取一些吃的。方志敏知道,如果沒有食物,兩人顯然無法在山洞裡藏多久,便同意讓魏燦發去取食物。

沒想到,魏燦發還沒走到姐姐家,就被到處搜捕的敵人發現。敵人經過審訊和他人指認,得知魏燦發居然是方志敏的貼身警衛,頓時來了勁。敵人認為,魏燦發一定知道方志敏的下落。敵人先是一番拷打,而後又抛出誘餌,承諾隻要說出方志敏在哪裡,就能享受榮華富貴,獎勵女人和銀元。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被捕當日照片

魏燦發追随方志敏多年,卻扛不住大刑而利誘,最後還是當了叛徒,告訴了敵人方志敏還在山上。敵人得到這一消息,立刻組織大量兵力進行地毯式搜查。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最終在懷玉山隴首村附近,被兩個蔣軍士兵抓獲。

這兩個士兵本以為像方志敏這樣的“大官”身上,會有很多錢财,可以趁機撈一把油水。卻沒想到,他們搜遍方志敏的全身,隻找到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最後隻能失望地把方志敏押走。

蔣氏知道方志敏被捕後,驚喜萬分,遂指令江西黨部想法設法要勸降方志敏。在獄中,江西黨部俞伯慶對方志敏說:“委員長很器重你,一直在尋找你,要委以大任。”

方志敏不屑一顧:“蔣在我眼裡,什麼都不是!”

俞伯慶:“你們隊伍都已經打散了,已經失敗了。”

方志敏:“失敗是暫時的!”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紅十軍團主要上司人方志敏(中)、劉疇西(左)、王如癡(右)被俘。他們很清楚,落在敵人手上,絕無生還可能,他們早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眼神中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

對方志敏這樣真正的革命者,敵人的勸降不起任何作用。敵人原形畢露,采取酷刑來折磨方志敏,企圖摧毀其意志,逼迫其投降,但方志敏鐵骨铮铮,根本不為所動,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也毫不屈服。

就是在這樣極為惡劣和艱苦的環境下,方志敏飽含激情與忠誠,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經典之作。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被殺害,年僅36歲。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什麼叫“大義凜然”?方志敏英勇就義前的目光,是最好的诠釋

方志敏是在南昌市下沙窩(現屬南昌東湖區)被秘密殺害的,掩埋烈士遺體的确切位置,無人知曉,其遺骨下落也難以尋找。直到方志敏犧牲22年後的1957年,有一家當地的化纖廠在南昌下沙窩開挖地基時,發現了一堆骨骼,骨骼旁赫然有一副腳鐐!

這顯然與當時被殺害的烈士有關。當地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人員封鎖了現場,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勘查。同時,請當年關押方志敏的南昌看守所所長淩鳳梧來辨認。淩鳳梧經仔細辨識,确認骨骼旁的腳鐐,正是當年戴在方志敏腳上的。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方志敏烈士懷着對可愛中國無限的向往而犧牲。方志敏犧牲14年後,他和戰友們為之奉獻生命的新中國成立。他腳上戴的腳鐐,後來成為辨認其遺骨的一個依據】

如此重大的發現,光憑一個當事人憑記憶辨認,顯然還不夠。1957年12月,這些骨骼交到了法醫研究所化驗檢測,其間,又請來蘇聯的醫學專家予以幫助。專家們對骨骼的身高、性别等進行了化驗和研究分析,最終于1958年5月确定,這正是方志敏烈士的遺骨。

遺憾的是,雖然方志敏烈士的遺骨得到确認,但當時正處于特殊年代,烈士安葬之事一再推延,其遺骨一直儲存在公安廳的法醫室。特殊年代結束後,安葬之事才啟動。1977年8月6日,方志敏遺骨安放在漢白玉特制的棺内,棺上覆寫黨旗,人們夾道護送。

方志敏犧牲細節:藏于山洞,被警衛員出賣,犧牲22年後找到遺骨

南昌梅嶺,方志敏烈士墓

方志敏的陵墓,修建在南昌梅嶺半山腰上。在前往烈士墓的路上,種滿了柏樹。墳墓前面,種着威嚴的雪松,如同當年追随他的紅軍,忠誠地守護着英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