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丘鹦鹉養殖業困境追蹤:當地政府5元一隻收購,稱盡快妥善處理

1月3日,紅星新聞曾報道了河南省商丘市數百家鹦鹉養殖戶養殖的費氏牡丹鹦鹉面臨“喂不起,不能賣,隻能餓死”的困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随後也相繼進行了相關報道。

近日,紅星新聞了解到,商丘市政府已成立了人工繁育鹦鹉問題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同時征求群衆意願,對有意願繼續養殖的養殖戶,将依法依規辦理人工繁育證等有關手續;不願意繼續養殖的,由政府按照5元/隻的價格進行收購補償。

商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從業人員告訴紅星新聞,收購的鹦鹉将會送到河南省各地動物園,相關資料還在統計中。下一步将按照政府檔案要求,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商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了當地養殖費氏牡丹鹦鹉的實際情況,争取盡快妥善處理。

有接受政府收購補償的養殖戶告訴紅星新聞,如果未來國家将鹦鹉納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我還會繼續養費氏牡丹(鹦鹉),因為太好養了。”

【當地政府】

科學妥善處置

杜絕返貧緻貧

紅星新聞此前報道,費氏牡丹鹦鹉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項下物種,相當于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當地養殖戶告訴紅星新聞,商丘當地養殖費氏牡丹鹦鹉已有30年時間,由于曆史原因,多數養殖戶存在證件不全的情況。2020年10月,部分養殖戶因先前的銷售行為被定性為非法出售,依法被刑事拘留,費氏牡丹鹦鹉市場交易近乎中斷。

1月20日,商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曾釋出消息,稱為解決鹦鹉專業戶鹦鹉出售問題,商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主動協調鄭州、焦作等地動物園,請求幫助解決現存鹦鹉的出售事宜。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對接,鄭州、焦作等三地市于1月22日來商丘梁園區收購鹦鹉,以每隻5元價格收購近70000餘隻,極大地減輕鹦鹉養殖戶的經濟負擔。

商丘鹦鹉養殖業困境追蹤:當地政府5元一隻收購,稱盡快妥善處理

養殖戶飼養的費氏牡丹鹦鹉

紅星新聞獲得的一份由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1月14日釋出的《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人工繁育鹦鹉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為進一步加強人工繁育鹦鹉管理,維護人工繁育鹦鹉養殖戶的合法權益,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積極向養殖戶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使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養殖戶自覺做到合法飼養、繁育、經營,妥善處置人工繁育鹦鹉有關問題。

《通知》中提到,進一步認真排查,摸清國家二級及以上人工繁育鹦鹉品種、存欄量、養殖從業人員數量、貧困戶養殖和貧困人員務工等有關情況。同時,征求群衆意願,對有意願繼續養殖的,依法依規辦理人工繁育證等有關手續。不願意繼續養殖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按照5元/隻的價格進行收購補償。

此外,要預防和化解因貧困戶養殖和貧困人員務工導緻的返貧緻貧風險,做好貧困戶的兜底及政策扶持工作,確定不出現因人工繁育鹦鹉處置問題導緻的返貧緻貧。

【鹦鹉養殖戶】

多數選擇堅守

等待政策放開

對于商丘市政府采取的相關措施,紅星新聞從多位當地養殖戶處獲得證明。紅星新聞從網友發來的視訊看到,有大量費氏牡丹鹦鹉被裝在籠子裡送至停放在路邊的大卡車上,等待裝箱後運走。

商丘鹦鹉養殖業困境追蹤:當地政府5元一隻收購,稱盡快妥善處理

大量費氏牡丹鹦鹉等待裝箱後運走

一名選擇接受政府按照5元/隻的價格進行收購補償的養殖戶黃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自己以養殖鹦鹉為業近14年,最近将飼養的近6000隻費氏牡丹鹦鹉送至收購點,随後被焦作牌照的貨車運走。據黃先生了解,身邊願意回收鹦鹉的養殖戶并不是特别多,他所在的轄區不到兩萬隻。從業人員告訴他,相關補貼款項待收購工作全部結束後發放。

“我養了近14年的費氏牡丹(鹦鹉),現在每天飼料費用就要三四百元,家還有三個孩子上學,一個上中學,一個大專,還有一個研究所學生,家裡負擔重,(鹦鹉)實在是喂不起了。”黃先生說。

雖然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辦理人工繁育證等有關手續,但黃先生認為以自己的經濟實力撐不到辦證的時間,即使證件辦下來,市場行情也很難迅速恢複到以前。不過,他對紅星新聞表示,如果國家将費氏牡丹鹦鹉納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我還會繼續養費氏牡丹(鹦鹉),因為太好養了。”目前,黃先生靠從事內建吊頂、水轉打孔工作補貼家用。

據了解,相較于商丘幾百戶鹦鹉養殖戶,目前像黃先生這種選擇接受補貼的養殖戶并不算多。對于大多數養殖戶來說,放不下家中的鹦鹉,選擇繼續堅守的人仍占據大多數。

當地養殖戶代表張先生告訴紅星新聞,在他看來,當地政府部門對于目前的情況已經做了很多有實際工作,給養殖戶們帶來了希望。同時,多數養殖戶畢竟已經養殖鹦鹉這麼多年,還是願意繼續從事這一行。

商丘鹦鹉養殖業困境追蹤:當地政府5元一隻收購,稱盡快妥善處理

“政府非常了解與同情我們養殖戶的遭遇,也在想盡一切辦法把養殖戶的損失降到最低。林業部門也在向上級反映我們的現狀,大家都希望能早日完善法律法規。畢竟費氏牡丹鹦鹉存欄量太大,在中國飼養時間久、繁育技術成熟,帶動了我們老百姓的就業。我也想繼續堅持下,等一個好的政策。”張先生說。

此前,有法律方面人士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2017年1月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增設了專門規定,明确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科學論證納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17年7月1日原國家林業局釋出了《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将暹羅鳄、虎紋蛙等9種野生動物被納入名錄。該法律人士呼籲,考慮到實際情況,國家應盡快将費氏牡丹鹦鹉等陸生野生動物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