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争的帷幕。

1951年黨中央決定将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2019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69周年紀念日。中國駐北韓大使館外交官及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太亨徹等北韓黨政軍幹部和平壤市民,在平壤牡丹峰山麓的友誼塔前敬獻花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202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的老兵、醫療、鐵路運輸服務人員、在撤離期間幫助北韓恢複建設生産的健在人員等頒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2021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71周年紀念日,京商機構整理了與北韓戰争相關的紀錄片作品,以此緻敬那些“英骨報國終無悔”的人民志願軍英烈!

● 《五十軍北韓戰紀》

天地英雄氣 浩然壯國魂

1950年的6月,在北韓半島上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争,多個國家被不同程度的卷了進去。而中國也是其中的一個。在這場戰争中,中國志願軍先後有27個軍團入朝參戰。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回顧那段曆史時,有一支頗為與衆不同的參戰部隊,他是由國民黨原60軍改編而來的解放軍第50軍。因為原是起義軍身份,他們的戰鬥力曾一度被低估。可事實證明正是這支被低估的軍隊,卻打出了震驚世界的戰果。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1950年初秋,50軍受命集結奔赴北韓戰場。在沒有反坦克經驗的基礎上,殲滅了英29旅“皇家重坦克營”。創下了兩個步兵營圍殲一個坦克營的碩果。這次作戰也是消滅坦克最多的一次戰鬥。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 《五十軍北韓戰紀》通過戰争親曆者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50軍149師445團1營教導員林家保老人和時任148師442團司令部對空聯絡員參謀張長順等人的生動講述,真實呈現了當年50軍艱苦作戰,巧攻制敵,建立功勳的事迹。

《五十軍北韓戰紀》共5集,每集25分鐘。

● 《北韓空戰記憶》

和平精英 報效祖國

北韓戰場三年,空戰的慘烈不亞于陸地戰的厮殺。兩方空戰,美國占據了北韓上空的制空權,優勢一度擴散到鴨綠江北岸。

1950年的10月,毛澤東主席做出出兵北韓的決定。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對決,一方有着上千架戰機,而另一方才剛剛裝備噴氣戰機,那些駕機升空的飛行員有些甚至隻有20小時的噴氣飛行經驗。中國軍隊參戰已經過去了幾個月,而年輕的中國飛行員還需要在友軍帶領下學習空戰。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經過空戰的曆練,雙機編隊作戰的戰術不斷發展提煉,講究雙機配合的戰術在空戰中取得了優異的戰果。如果說活塞時代空戰更多的是靠王牌飛行員的個人能力和空戰經驗,噴氣時代的空戰則更多的是依靠戰機的性能和技術的發揮。

盡管美軍飛行員大都有着二戰的空戰經驗,但噴氣機的空戰對于他們也是全新的體驗。年輕的中國飛行員在初期的遭遇中付出了缺乏經驗的代價。

1951年的1月21日,經過多次空戰的無功而返,英雄李漢終于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勝利者的經驗很快在中國飛行員中傳播。抗美援朝空戰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從戰争中學習戰争,一批批新飛行員在聆聽了空戰英雄的成功經驗後,奔赴前線升空作戰,并很快在空戰中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果。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這是全球兩大空軍強國的首次激烈碰撞,也是人類曆史上噴氣式戰鬥機首次大規模較量,至今仍是兩強之間唯一的一次正面對決。兩年多的空中激烈搏殺,雙方都付出了沉重代價。

《北韓空戰記憶》共5集,每集25分鐘。

幾十年歲月流轉,世界已換了新顔,當年為數不多的影片史料在紀錄片中得到公開,絕密檔案也随之解密。使我們有幸能夠全面的了解北韓戰争的陣容。

● 《追憶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群英傳》

舍身衛國,青春無悔

《追憶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群英傳》通過曆史回顧和健在英雄的口述,我們更加詳細的了解了那段曆史背後的感人故事……

北韓戰争中,湧現了許多戰鬥英雄,他們有的是與敵人正面厮殺,還有的是為了完成任務保全隊伍而犧牲自己,直至獲得戰鬥的勝利。

《追憶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群英傳》共5集,每集30分鐘。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雲》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1952年9月,為配合38軍作戰,志願軍司令部決定由邱少雲所在的15軍拿下391高地,以緩解其側翼壓力。10月11日傍晚,部隊組織500餘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邱少雲正是其中一員。

為了潛伏部隊的安全和反擊戰鬥的勝利,他嚴守紀律,忍受着常人難以忍受的巨大痛苦,伏在烈火中,咬緊牙關,全身緊貼地面,兩手深深地插入泥土中,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犧牲時邱少雲年僅26歲……

《五聖山上的普通一兵—黃繼光》

上甘嶺,方圓不過3.7平方公裡的兩個小山頭。因為六十多年前的那場慘烈戰役,這個北韓地名被中國人永遠銘記。

43個晝夜的拉鋸戰,山頭被炮火削低兩米,化成一米多厚的齑粉……美國人始終想不通,他們動用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兩萬多人傷亡的代價,為何就是沒能攻下這兩座山頭?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黃繼光,人民軍隊曆史上兩位特級戰鬥英雄之一,也是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危急時刻,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用他最後的力氣,最後一滴血堵住了槍眼。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1歲,身軀化作了上甘嶺高聳的豐碑!

《長空雄鷹》—韓德彩

1950年,新中國成立,韓德彩應招參軍,因為在連隊表現出色、讀過書,他被選拔到空軍做飛行員。

為了不負祖國期望,他努力學習飛行知識。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韓德彩,飛行時間不足二百小時,和美空軍費席爾在空中狹路相逢。20秒鐘,韓德彩便将這個15歲就開始學習飛行,先後擊落過十多架飛機的美軍雙料王牌飛行員擊落。

這次正面交鋒的勝利,為中國空軍的作戰增加經驗和信心。

《尋找戰友》——柴雲振

他,是北韓戰場上的孤膽英雄,為何戰鬥結束後會神秘失蹤?

他,是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如今他已年近九十。曾是戰鬥英雄的他,現在卻基本不看戰争片,因為每次看完他都會流淚。經曆過戰争的血腥,如今的柴雲振老人不願再看到厮殺的場面。他說:“一個人活着一輩子,幾十年太艱苦了,為什麼一下子一槍就犧牲了……”

時隔33年,柴雲振老人終于回到了老部隊,當年他從樸達峰陣地上被轉運下來之後發生的那些事情也變得清晰起來。回家務農後,他從不向人提及那段往事。他說:“我是個軍人,仗打完了,我完成了任務。”

《 戰之花王清珍

王清珍,電影《上甘嶺》中女衛生員王蘭的原型。1951年初,年僅15歲的王清珍入朝參戰。1952年10月14日,北韓上甘嶺戰役打響,作為志願軍45師醫政股收容所的衛生員,王清珍參加了這次戰鬥。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王清珍入朝作戰,榮立二等功,那年她16歲。

王清珍說,戰争是艱苦的,難忘的,但最讓她刻骨銘心的還是上甘嶺那塊土地,那段被硝煙炮火和生死情義燃燒的歲月。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王清珍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評為二等功臣,北韓民主主義共和國授予她二級榮譽勳章。

● 《冰血長津湖》

雪山埋忠骨,戰績銘古今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

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北韓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争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曆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複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态勢,成為北韓戰争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此次戰役中國志願軍也同樣付出極大的代價:華東野戰軍的精華第9兵團傷痕累累元氣大傷,老兵傷亡遺盡。

長津湖的低溫嚴寒,給這場戰争蒙上了肅殺之氣。美軍和中國志願軍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命都已經達到了極限。

這次“地獄之戰”之慘烈是北韓戰争史上濃墨的一筆。

小編說:

在組稿階段,我查閱了許多文獻,也觀看了多部紀錄片。看着已入鲐背之年的親曆者講述當年的戰鬥,仍舊像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青年般的充滿熱血和鬥志的時候,我被他們的那種純淨的、無畏的赤膽忠心深深的撼動着。

回想吾輩,生于陽光下,長在春風裡。沒有了炮火襲擾的警醒,我們更該牢記曆史,将先烈的精神傳承下去。

曆史的見證者随着時間推移将陸續離開我們,然而他們留下的關于曆史的講述,随着紀錄片影像得以留存。

71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跨過鴨綠江,打響了赴朝後的第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持續了約兩年零九個月。是中國志願軍用他們的鮮血捍衛了祖國的和平。有個數字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7653 在大大小小134起的戰役中,是這個數字中的每一個人用生命捍衛了勝利的果實!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用槍林彈雨中的負重前行守護祖國河清海晏,用不畏犧牲的浴血奮戰換來今日國泰民安。

如今,北韓戰争已過去71年,然而從親曆者的講述中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中國志願軍的英勇和壯烈。

《五十軍北韓戰紀》、《北韓空戰記憶》、《追憶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群英傳》、《冰血長津湖》内容調用大量史料檔案及曆史影像,通過旁白對曆史的講述及親曆者會議重制了當年戰場上的敵我懸殊及巧攻獲勝的種種細節,也呈現了戰争背後的感動。

《五十軍北韓戰紀》、《北韓空戰記憶》、《追憶最可愛的人——抗美援朝群英傳》、《冰血長津湖》四部節目均由京商機構推廣發行。

北韓戰争紀錄片大合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