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獨幕喜劇是一種帶有劇情的娛樂節目,從第一屆春晚到現在,登上主流舞台已經将近四十年了。每年春晚都不乏精品獨幕喜劇,也不乏新人登場。

可有一個人離開春晚,甚至離開大衆視線快要二十年了,觀衆們還是忘不了他。近幾年“最希望出現在春晚的人選”投票中,他一直力壓衆人占據第一。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他就是陳佩斯,1998年之後,他再也沒有在電視上演過獨幕喜劇,從那之後,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隻有立白洗衣粉的廣告了。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陳佩斯出演立白洗衣粉廣告片)

我關注了陳佩斯在知乎上的個人賬号,發現他在上面的問答和交流都是有關喜劇理論和舞台表演的。他專注藝術理論,不去談論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這樣的人媒體也不怎麼采訪,自然也火不起來。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但這些完全不能影響他成為一名喜劇大師,人民藝術家。

很多人喜歡将他和趙本山比較:兩人都是人民演員類型,都在春晚上留下過經典作品,也都演過電影,都有自己的公司,也都漸漸淡出了公共視野。兩人相似點頗多,但是卻有很大不同,要我說,本山叔在藝術上的鑽研跟他差遠了。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趙本山的作品來源于他自己的生活,更加通俗,把觀衆逗樂就可以了(盡管這一點現在絕大多數喜劇演員都做不到)。但陳佩斯的作品追求的是通過一些戲劇化的手法來表現問題,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陳佩斯可不僅僅是一個獨幕喜劇演員。

八十年代,在父親陳強的建議下,陳佩斯開始研究西方喜劇,他和父親一起出演了《瞧這一家子》。那也是十年浩劫後的第一部喜劇片,在那個時代,藝術領域流行“傷痕文學”,回憶過去的苦痛,《瞧這一家子》是個異類,也是裡程碑。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故事聚焦于文革後的一個小家庭。

工廠中的房間主任老胡(陳強飾演)有兩個孩子,女兒嘉英,兒子嘉奇(陳佩斯飾演)。嘉英與修理工郁林相愛,在工廠搞技術革新,卻不為老胡所了解。兒子嘉奇(陳佩斯飾演)是文工團話劇演員,沒有受到良好教育而有些好逸惡勞,成天無所事事,和朋友瞎溜達。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瞧這一家子》中的一家子)

一天,嘉奇和朋友大阮及大阮的女友張岚(劉曉慶飾演)去公園劃船,嘉奇誤以為一女孩落水,跳湖去救(其實女孩沒落水),但是這卻給女孩的姑姑小紅留下好印象,巧合的是小紅和張岚都在國營書店工作。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由陳強飾演的老胡)

鏡頭一轉,老胡也在大家的鼓動下喜歡上了新科技,到書店買科技書籍,卻與營業員張岚吵起來,小紅發現後過來勸解,溫柔耐心的小紅給老胡留下了特别不錯的印象。

之後嘉奇因為話劇演員的身份被張岚邀請到書店幫助排練節目,錯别字百出,大鬧笑話,但小紅願意鼓勵幫助嘉奇,在這種情況下嘉奇愛上了小紅。與此同時老胡女兒嘉英搞的“光電探緯儀"出了故障,老胡下令停止試驗,但在大家的呼聲下,老胡決定幫助女兒,自己也投入技術革新中去了。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飾演張岚的劉曉慶,那真是一個唇紅齒白)

國慶節前夕,郁林和嘉英喜結良緣。老胡請來張岚,嘉奇請來女友小紅,張岚、小紅一齊來到老胡家中,老胡、胡嬸錯把張岚當作未來的兒媳。恰好在這時大阮趕來接走張岚。大家才知鬧了個笑話。小紅和嘉奇幸福地依偎在一起,故事也在和睦中結束。

這部電影沒有複雜的故事情節,更不像現在的大片有花哨的特效,電影都是一些生活中瑣碎的細節,吵吵鬧鬧、平平淡淡地勾勒出一幅平靜如水的小人物的生活畫面。

整部電影對笑的把握很有分寸感,适當誇張人物的性格,情節歡快、跳躍。方舒、陳佩斯、陳強、黃玲、劉曉慶等80、90年代中國最活躍的電影人,精湛的表演令人回味無窮。

電影采用實景、實地拍攝,影片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較強的時代感。雖然樸實,但這樣的電影出現在1979年,緊挨着那個特殊的年代出現,已經屬于裡程碑式的事件。

這部電影讓十年動亂中的大衆終于體驗了一把開心的味道,從這部電影開始,中國人民的生活即将進入繁花似錦歡歌笑語的八十年代。而喜劇技藝越來越娴熟的陳佩斯開始頻繁亮相大銀幕,此後的“二子”系列電影,深刻地反映了個人與時代的沖突。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這是屬于陳佩斯的黃金時代,同一時期,他演了《二子開店》,講的是當時沒有考上大學的待業青年二子與朋友麻杆開店的故事。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複蘇,一波創業熱潮到來。但是這些年輕人沒有資金,沒有經驗,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焦慮萬分。最後,二子父親老奎的存折解決了問題,在當時人們還沒有什麼存款的情況下引起了挺大的反響。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同樣這個時期,大量新的文化和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有了沖突,就有了《瞧這一家子》。

正是在80年代,陳佩斯和朱時茂合作了《吃面條》、《主角與配角》等。

其中《主角與配角》更是公認的肢體、語言、包袱、内涵等俱佳的春晚獨幕喜劇mvp。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很多觀衆不知道的是:陳佩斯的喜劇觸角伸得很遠,他還出演了一個颠覆自身形象的角色。90年代搖滾樂火爆,但是自打窦唯他們94紅磡的巅峰一過,搖滾變成了一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江湖。

陳佩斯便拍了諷刺這一事實的《96搖滾指南》,這部極具邪典氣息的短片是陳佩斯最怪異但也最露骨的作品。他在片中扮演一位搖滾經紀人,不僅造型十分殺馬特,還稱邁克爾傑克遜的歌是垃圾……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陳佩斯在《96搖滾指南》中的造型)

這個“另類”搖滾人苦苦掙紮找不到“優秀”樂手,卻在三個撓虱子的民工身上找到了靈感,組建了臭蟲樂隊,又在撈到錢後迅速解散樂隊,3個民工不僅丢了工作和家庭,還失去了所謂的搖滾夢想。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陳佩斯主演的反映新時代生活,諷刺社會上不好現象的電影不止這一部,還有一部短片《人與電話》,深刻描摹了人被工具綁架以後的情景,與卓别林的《摩登時代》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今天看來,依然很有社會現實意義。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20世紀末,經曆了與某台的沖突,陳佩斯創立了自己的大道公司,開始把更多精力放在舞台劇上。大道公司的第一部話劇《事先串通的人》便獲得了4000萬的票房,之後的《陽台》更是被上海戲劇學院選為教學案例。

不僅擁有這些優秀作品,陳佩斯的藝術态度也讓人起敬。當年他與某台鬧掰,一個原因是因為某台發行的vcd中未經他和朱時茂同意收錄了他倆的9個獨幕喜劇,之後狀告該台,雖然勝訴但是自此也與該台大熒幕無緣,多年後陳佩斯談起這個依然是不覺又什麼錯誤,這是一種骨氣。

到現在,陳佩斯除了親自上陣話劇表演,指導新人喜劇表演外,其餘時間就是在鑽研話劇表演藝術,提煉總結藝術表演理論,試問,現在還有哪個演員的表演态度能和陳佩斯相提并論。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陳佩斯在知乎上回答與表演有關的問題)

德藝雙馨,傲然風骨,這樣的人堪當藝術家三個字。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好的東西應該留下來讓觀衆欣賞,有人繼承,至于獎項什麼的,太假也與自己無關”,這就夠了。

業界公認的喜劇第一,趙本山和他的差距太大

慶幸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還有陳佩斯這樣的人民藝術家。

《96搖滾指南》網上就有,非常值得一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