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歌劇《拉貝日記》: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南京故事國際表達

作者:光明網

破敗的中山碼頭石牆矗立在舞台上,把觀衆的記憶拉回到1937年的南京。一曲熟悉的巴赫小提琴曲在日軍侵占下變得滿目瘡痍的南京城中響起,日本飛機的大轟炸要來了!這是江蘇省演藝集團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創作的大型原創歌劇《拉貝日記》的舞台。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平民慘遭戰火蹂躏,美麗古城變成人間煉獄。時任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南京的業務代表約翰·拉貝勇敢承擔起安全區委員會主席一職,和衆多國際友人一起,對南京平民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拯救了大批中國人的生命,并記錄下南京大屠殺的珍貴資料,成為還原曆史真相的鐵證。

歌劇《拉貝日記》作曲唐建平表示,該劇創作以中國故事為核心,通過國際化的語言表達人類共同關注的主題,向世界展示中國精神,講述中國故事。通過藝術的形式,希望更多人了解苦難并銘記曆史,珍惜和平。

2017年,《拉貝日記》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首演,并于2019年開啟歐洲感恩巡演之旅,完成德國、奧地利兩國三地的五場演出,途經德國柏林國家歌劇院、漢堡易北河愛樂音樂廳、維也納羅納赫劇院三家藝術殿堂,超過8400名觀衆到現場觀演。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在柏林觀看《拉貝日記》後表示,該劇通過演出所呈現的曆史,是中國特别黑暗的時刻,對德國人來說也是值得記憶的曆史。

情感和藝術的相通完全可以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加上采用西方人熟知的歌劇形式的表達,《拉貝日記》獲得國外觀衆的共鳴與青睐。《拉貝日記》不僅将那段曆史帶到西方,更閃耀着人性的光輝,譜寫了一曲珍愛生命、追求和平的贊歌。

來源: 南京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