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在《最強大腦》舞台上碾壓對手的高智商女孩,是婉拒北大,走進清華姚班的天才少女。誰說女生學不好數學?她用成績為女生正名。

隻要參加理科競賽,無論是國内的還是國外的,她就能将證書和獎杯搬回家。17歲進入清華園裡金字塔般的學科學習,她相信自己一定會學有所成。
這樣的女孩有着怎樣的學習經曆?她的一路前行中,有什麼值得廣大學子借鑒的地方嗎?本期子牙童趣學生觀察就講講學霸張洗月的故事。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的第一步
——适當放手,讓孩子自己“選”
2000年出生于江蘇徐州的張洗月有對“不一般”的父母,他們給了女兒輕松、自由又充滿自主性的成長環境。
在育兒方面,有着自己想法的兩人從不人雲亦雲。就算周圍家長為孩子報再多補習班,他們也顧及着孩子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施壓。
張洗月的父母願意與女兒在有效溝通中,做日常生活裡的決定。即使在張洗月還小的時候,他們也會傾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做主。
這樣的做法一直持續,以緻于小小的女孩很早便養成了獨立的人格。
要說張洗月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那就是做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香女子。于是為數不多的國學知識、古文講解類的課程,是小姑娘小時候便開始接觸的東西。
可在四歲以後,進入幼稚園的張洗月慢慢接觸到了數字的奇妙,似乎是天賦被激發,她對理科知識的興趣遠遠超過對國學的喜愛。
這樣看來,好像女兒正在朝着父母并不太期望的道路前行。可這對父母很快接受,在了解到女兒想學習難一些的數理知識後,他們便想辦法為其創造有利條件——請相熟的老師單獨教授。
不少家長對于子女多多少少都有些控制欲,希望大包大攬地為孩子規劃好所有人生,并不允許其有所偏差。但這樣的做法會阻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也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得到了父母的支援與好老師的教育,小小女孩的學習勁頭與日俱增。除了老師講課時的認真聽講,還能在老師走後自主完成相關作業,不讓父母費心。
張洗月的獨立,最先展現在行為習慣與思想上。整個國小階段,隻要是與父母協商好的學習計劃,之後如何執行,怎麼按照學習進度去做調整,都由張洗月說了算。
為此她可以限制自己的行為,為了目标做合理規劃并嚴格執行。
獨立人格養成
——在比賽中精進自己
2011年,張洗月11歲了。因為自身優秀的成績,她提前被江蘇天一中學少年班錄取。
當父母問她想不想要去家鄉以外的地方求學時,經過深思熟了的姑娘決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她要獨自一人在無錫生活。
張洗月的家人毫不拖泥帶水地予以支援,并在一開學就為女兒辦好了住宿手續。從徐州來到無錫,小姑娘開始了為期六年的學習生涯。
猛然間進入新的環境,張洗月将不安的情緒努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少年班裡,學生們可以較早地接觸到一些針對所長而開設的課程。
有時學習内容相當有難度,可隻要跨過眼前的難題,張洗月就會被巨大的成就感淹沒。有天賦再加上願意主動學習,往更深的領域摸索,這個孩子的成績漸漸在一衆同學中脫穎而出。
俗話說一通百通,在數學方面成績優異的孩子,學起實體、化學等科目,似乎也是水到渠成。
也正是自身的實力太過突出,任課老師欣喜的同時,也想要将張洗月的天賦更大程度開發。于是在老師的帶領下,小姑娘開始出現在各類競賽的賽場上。
初次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她就拿回了全國一等獎的榮譽。
回到學校後同學們才知道,因為全國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聯賽的時間,可以與數學聯賽錯開,于是她又在數學比賽期間,拿到了資訊奧賽的全國一等獎。
這樣優異的表現讓張洗月一戰成名。而體會到競賽可以促進所學融會貫通,開拓思維與鍛煉應變能力後,小姑娘便開始頻繁參加各項比賽。
第三十三屆全國中學生實體競賽上,張洗月拿到了江蘇省一等獎的名次,轉頭有參加生物學聯賽,依舊搬回江蘇省一等獎。
最開始時,父母也曾擔心一直參加比賽,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進度。可張洗月用每學期的成績讓父母把不安的心放回胸膛。
整個高中時期,張洗月一共參加了13次不同類别的競賽,在國内理科競賽圈聲名鵲起。而在海外賽場中,小小姑娘一樣表現出色。
高二時期,她代表中國隊參加号稱全世界難度系數最高的,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并戰勝諸多高手,摘得銀牌。
諸多競賽成果相累加,張洗月獲得了不少學校的青睐。這一次依舊是她自己做主,推開了一流大學的招攬,而是決定參加聯考檢驗自身所學。
找準目标前進
——孩子的興趣與父母的”放權“同樣重要
2017年的夏天,緊張的聯考時間過去,江蘇省第二名,無錫市理科狀元的頭銜,落在了17歲女孩張洗月的頭上。
江蘇省聯考滿分480分,她足足考出了435分。在同學與老師的祝福聲中,一直獨立自主的張洗月有了點迷茫。
17歲的女孩不确定自己将來想要學什麼,因為我國一流學府清華、北大同時向她遞出了錄取邀請。兩校的招生老師分别與她和父母進行了交流,并給出了專業可供選擇。
從沒有人和張洗月談過将來要選擇怎樣的學習方向,她隻知道自己很喜歡理科,将來也想要在更有挑戰與意義的專業,成就自我。
于是在仔細比較與剖析内心下,張洗月選擇婉拒北京大學的橄榄枝,而是加入清華姚班,将在“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的帶領下,學習前沿的計算機科學内容。
張洗月對此很感興趣,也知道我國想要培養一批具有更高競争力的,能夠領跑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的心。
而這些學習要由一代代新生力軍來接棒完成。她願意成為這樣一個接棒者,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大型益智類節目《最強大腦》,張洗月曾在其中有過精彩表現。就像她說的——“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學有所成”一樣,大學期間依舊不懈努力的女孩照樣成就了自己的學霸之名。
人的一生中,應該要數孩童時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最強。在這個階段能夠沉下心去研究自己喜愛的東西,大多會在将來受用終生。
而張洗月就是自小發現自己興趣所在的孩子,并且能不斷精進。
小孩子的興趣表現有時十分明顯,有時又會比較隐秘。這就需要細心的父母在旁有所發現,有所引導。張洗月是幸運的,她有一對善于傾聽且願意“放權”的父母。
沒有成長為溫室花朵,她是個能為自己做主、為自己負責的獨立少年。行為習慣上獨立,人格上也相對獨立,這樣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似乎也并不難了解。
如今的張洗月已經讀完了四年的大學課程,她選擇放棄出國的機會,而是留在本校繼續進修。你相信這個認為在國内一樣可以學得好的女孩未來可期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并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将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end--
子牙童趣學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