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81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蘳。讀作huī。《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黃華。”徐锴的《說文系傳》:“謂草木之黃華者也。”就是草木的黃花。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黃槐花)

這是個不常用的生僻字,另外還有兩個意思:1、花葉貌。《後漢書.馬融傳》裡說:翕習春風,含津葉榮,鋪于布濩,蓶扈蘳熒。“李賢作注說:“蓶,蘳,并花葉貌。”2、果實顯現貌。《玉篇.艸部》“蘳,果實見貌。”就是剛剛看到果實的樣子。

蘳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蘳的小篆寫法)

2、蔈。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标了一個讀音biāo。給的解釋是:“苕之黃華也。……一曰末也。”“苕”字我們以後會講到,一般是指淩霄花。《爾雅.釋草》裡說:“苕,陵苕。黃花,蔈;白花,茇。”也就是說,苕是指淩霄,開黃花的叫蔈,開白花的叫茇。那麼,“苕之黃花也”指的就是開黃花的淩霄花,重點是黃花,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黃色的淩霄花)

讀這個音時,這個字還有其他意思:1、《爾雅.釋草》裡說:“蔈、荂、荼”邢昺做疏說:“鄭注《周禮》‘掌荼’及《詩》‘有女如荼’,皆雲:‘荼,茅秀也。’蔈也,荂也,其别名。”也說是說,蔈也是指白茅的花穗。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白茅花)

2、《淮南子.墬形》裡有“容華生蔈,蔈生萍藻。”高誘做注:“流也,無根水中草”王念孫《讀書雜志》裡說:“水中浮萍,江東謂之薸,則蔈即是萍,不得言蔈生萍藻。”也就是說,這個字還指浮萍。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浮萍)

3、說是《說文》裡說的第二個意思:“一曰末也。”就是末尾的意思。

(二)這個字的第二種讀音是piǎo。《集韻.小韻》裡說:“蔈,草盛貌”就是草茂盛的樣子。

(三)這個字的第三種讀音是biào.《集韻.小韻》裡也說:“蔈,落也。”《正字通.艸部》:“蔈,艸木零落也。”意思就是說,這個字還是草木零落的樣子。注意,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也第三個讀音,字意差不多是相反的,一定不能讀錯。

蔈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蔈的小篆寫法)

3、英。這個字是常用高頻字,但這個字除了常用讀音之外,還有第二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隻标注了一個讀音yīng,給的解釋是:“艸榮而不實者。一曰黃英。”兩個意思,我們分開說:

一個意思就是“花”《爾雅.釋草》說:“榮而不實者謂之英。”《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行,顔如舜英。”毛傳解釋說:“英猶華也”這裡的英其實就是“花”的意思,而舜指的是木槿,也就是說這女子的容貌像木槿花一樣美麗。木槿也确實極美,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木槿花)

另個意思是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此别一義也。疑即權,黃華”也就是說,這另一個意思就是指黃花木,黃花木又名:山菜豆。灌木,高一至三米,莖圓柱形,無毛,皮綠灰色,小枝節處被柔毛,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黃花木)

當然,這個意思是“疑”是。

英字讀這個音時,除了《說文》給的意思之外,還有如下幾個意思:(1)美好。《廣雅.釋诂一》裡說:“英,美也。”;(2)才能出衆。《孟子.盡心上》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3)傑出的人物。比如我們說一群優秀的人集會叫“群英會”;(4)精華、事物最精粹的部分;(5)矛上的裝飾物;(6)皮衣上的裝飾物;(7)皮衣上的裝飾物;(8)兩山相重;(9)通“瑛”,意思是玉的光澤;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裡說:“英,假借為瑛”(10)英還是一個古代的國家名字,(11)英還是一種古代樂曲的名字。《呂氏春秋.古樂》裡說:“舜乃命質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高誘作注說:《招》、《列》、《英》皆樂名也。(12)此外,英還是一個姓氏,比方漢代的英布。

(二)英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yāng。通的是“秧”,原指未移植的水稻幼苗,後來指所有初生的幼苗。

英這個字,以上這麼多意義,大多意義是正向的,美好的,向上的,是以,很多人把英字放在名字中使用,雖然,這個字太普通了,甚至有些古文字知識不豐富的人認為它有點土氣。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雅正”的字

英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英的小篆寫法)

4、薾。讀作ěr。《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華盛。……《詩》裡有“彼薾維何。”《說文》引用的是《詩經.小雅.采薇》的句子“彼薾維何,維常之華”,毛傳給的解釋是“華盛貌”就是鮮花盛開的意思。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鮮花盛開)

另外,薾還指“疲困貌。”謝靈運的《過始甯墅》裡說:“淄磷謝清曠,疲薾慙貞堅。”李善作注說:“《莊子》曰:”薾然疲而不知所歸“。薾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薾的小篆寫法)

5、萋。讀qī。《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盛。從艸妻聲。《詩》曰:‘菶菶萋萋。'”由《說文》可見,這個字首先是組成疊詞“萋萋”,《詩經.小雅.出車》裡有:“春日遲遲,卉木萋萋。”指的就是“(草木)茂盛的樣子”。比如我們讀唐詩,有崔颢的《黃鶴樓》有“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用的也是這個意思。另外,萋萋還通“凄凄”,《詩經.小雅.大田》裡說:“有渰萋萋,興雨祈祈”毛傳解釋說:“萋萋,雲行貌。”顯然,指的是雲流動的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雲彩流動的樣子)

做單字講的時候,萋同“緀”,意思是花紋錯雜的樣子。《詩經.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陳奂做傳疏說:“文章為斐,文章相錯為萋”。……緀,本字,萋,假借字。“

萋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萋的小篆寫法)

6、菶。讀bě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艸盛。”同上面的萋字一樣,這個字也是組成疊詞“菶菶”形成語意的,有三個意思:(1)草木貌盛的樣子。《廣雅.釋訓》裡說:“菶菶,茂也。”王念孫的《廣雅疏證》裡解釋說:“此謂草木之盛也。”《詩.大雅.卷阿》:“菶菶萋萋。”朱熹的解釋是“菶菶、萋萋,梧桐生之盛也。”意思相近。(2)多實。《玉篇.艸部》對菶的解釋稍有不同,說:“菶,菶菶,多實也。”指結的果實很多。(3)五代時徐锴的解釋又有不同,他在《說文系傳》裡說:“菶菶,散亂也。”理由是唐人張元一寫詩《又嘲》裡有:“裹頭極草草,掠須不菶菶”顯然,做散亂講是有理由的。意思各各都很明确,不再上圖了。

菶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81課:那麼多人名字裡用“英”字,為什麼?

(菶的小篆寫法)

我們看,中國的文字難學,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曆史足夠綿長,而且文明在發展過程之中從未斷絕,對于某一個字,不同的先賢們往往有不同的解釋和看法(當然,随着曆史的發展,又會湧現出極多新的看法和解釋,現在就有一套日本人寫的批駁《說文解字》的書,網上也有售賣),依次累增,往往某人看了某人的解釋,就先入為主,不同的看法再聽不進去。還是我們前面課程說過的學習方法:“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蔽人“,努力做到師古而不泥于古,尊師而不拘于師。這其實并不容易。

(【說文解字】之81,部分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