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9日,我們這批軍校畢業學員,有200多人配置設定到49軍147師工作,我與謝忠傑同志被分到師直警衛營二連任文書,連部駐地在靈川縣九屋區。
根據師部的統一部署,擔負進駐靈川縣剿匪的部隊是師直警衛營和441團3營,加上靈川縣地方武裝縣大隊和各區區中隊,剿匪總共兵力近2000人。上級要求務必在年底前将靈川縣土匪肅清。至1950年11月底,整個靈川縣的土匪基本肅清,我連順利完成了在靈川縣的剿匪任務。
1950年12月初,我連又接受新的剿匪戰鬥任務,奉命轉到山區百壽縣龍江第四區追殲殘匪。由營聯防剿匪指揮部率我連進駐龍江。龍江是個新解放的大山區,山高林密,盛産香菇、羅漢果,一直是桂北反共救國軍梁圓匪部盤踞的老巢。按剿匪的戰略部署,是暫時放棄進剿地區之一。
當我們在勝利肅清桂林市郊區外圍的土匪後,由我師四四零團和師直警衛營一、二連奉命進軍百壽。在未進山區追匪前,百壽、龍勝、三江基本上是土匪的一統天下。當時,百壽土匪暴亂比靈川更為嚴重。匪北區司令梁圓匪部在臨桂、靈川通往百壽必經之路一高聳雲宵的金竹坳構築有堅固的工事防守,還經常派出土匪向我臨桂、靈川、義甯靠近百壽的邊沿地區侵襲、騷擾。
北韓戰争爆發後,梁圓匪部氣焰更嚣張,揚言要率部出山攻打桂林。 為了把百壽數萬群衆從土匪的殘暴欺壓下解救出來,我們事前已作了充分的戰鬥準備。
根據百壽聯防剿匪指揮部下達的戰鬥指令,由我連擔負從臨桂蘇圩往金竹坳向土匪發起總攻擊。攻擊開始,先是用六零炮瞄準土匪在金竹坳山頭構築的工事猛轟,将其摧毀。土匪在我強大火力的攻擊下,望風而逃,我連一舉突破了梁圓匪部設在金竹坳的第一道防線後,于下午一點多鐘解放龍江。經過連續作戰追殲,向梁圓匪部盤踞在龍江附近的驿馬、江口、保安一帶的土匪連續發起進攻,宣告龍江區全部獲得解放。
解放後的龍江,全由我連負責組建新生人民政權——百壽縣龍江第四區人民政府。由縣委任命連長龍武才同志任區長,指導員張景洲同志任區委書記,地委從地方選派出五名幹部随我連籌組區政府。區政府與連部合二為一,在龍江範家祠堂辦公。由營指揮部的警衛班、通信班和我連連部及三排駐龍江區政府,二排駐江口,一排駐保安。土匪則退往北區朝兌與我軍相持對抗。
從1950年12月至51年2月,在這兩個月裡,與土匪交戰頻繁,不是土匪來騷擾、伏擊我們,就是我們到駐地附近的村寨去尋找土匪的行蹤,打擊土匪。
1951年2月5日(即農曆辛卯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值春節前夕,經我們派出的偵察員偵察獲悉,梁圓匪部有一百多人集中在北區朝兌過年(春節),經連黨支部研究,由副連長李煥章從各排挑選十一名班幹化裝成土匪去偷襲,我也被挑選上。 當時,正值嚴寒冬季,天氣非常冷,天下着毛毛細雨,雨夾帶雪花随風飄落,我們這十二個化了妝的假土匪,每人都改換穿上便衣,披上蓑衣,戴上竹葉雨帽,由農會主席唐世良同志作向導帶路,天剛蒙蒙亮從龍江出發。随後是連長、指導員率領二、三排尾随我們,與我們拉開一華裡距離,一旦戰鬥打響好接應。
我們行進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約兩個小時,突然發現前面一個人直朝我們走來,此人以為我們是真土匪,他一開口就問我們是哪部份的,這一問完全露出他的馬腳,肯定他是土匪無疑。在這半路上遇上土匪,真是冤家路窄,副連長随即向我使了個眼色,我機靈地上前和他對話(因我講話是桂林口音)說:“我們是奉梁圓司令的指令去北區朝兌集中的”。他即笑着說:“好!好!你們趕快去、趕快去,弟兄們正在忙着殺豬殺牛等着你們去過年呢!”正當這個土匪得意忘形講到過年時,副連長神速掏出手槍頂住他的腦門,幾個班幹迅即一擁而上,用繩子将他五花大綁捆了起來,當場對他審問,開始還不老實,經我們叫向導從不遠處辨認,認出此人正是龍江範家人,原在僞百壽縣政府任财糧科長,參加土匪暴亂後,官升一級,被匪部任命為後勤财政部長,還是個不小的官呢!從他身上搜出左輪手槍1支,子彈35發,袁大頭(光洋)一百多塊。
據他初步交待:是梁圓叫他潛回龍江,一則探聽我軍情況,準備大年初一夜晚趁我軍歡度春節,放松警惕,準備來圍攻我們區政府;二則出來籌糧籌款。可想而知,梁匪的險惡用心多麼毒辣。但他萬萬不會想到,處于剿匪緊急戰備狀态下的我軍指戰員,那時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不過年的事,可以說每個指戰員身上的每個細胞、每條神經都高度集中在考慮着如何去消滅土匪,為民除害上去了。
是以,我們不但沒有任何輕敵麻痹思想存在,反而借過年土匪集中或回家過年之機,積極尋找戰機,主動出擊,去打擊殲滅土匪。 時間緊迫,事不宜遲。連長、指導員都趕上來了,了解到眼前發生的情況後,決定還是照原定作戰方案,急速向土匪集中地朝兌奔襲。當我們快到朝兌接近土匪時,時間已近下午一點多鐘,正巧在朝兌村外旁邊的一個土地廟裡,有十多個土匪正興高采烈圍作一堆賭錢。我偵察班迅速沖進小廟,12支槍口對着這夥亡命之徒,威嚴地指令他們一個個趴在地上,不準亂動,全部繳了他們的槍,用麻繩将他們一個個反手緊緊地捆綁起來,指令他們面對牆壁跪下,由三排派出兩名戰士看守。
此時,連長根據地形,果斷地下達向土匪攻擊的指令,由我們僞裝成土匪的偵察班從正面、二排從左面、三排從右面迅速迂回将土匪包圍。當我二、三排往左、右迂回運動時,因都是穿黃軍裝,被土匪設在朝兌村後山頭的了望哨兵發現,土匪哨兵連續打了三槍報警。此時,連長即令司号員小李子吹起沖鋒号,我全體參戰指戰員個個像小老虎直向土匪撲去,步槍、機槍、沖鋒槍、手榴彈,全部集中火力向土匪發起攻擊。土匪則邊還擊抵抗,邊向後邊山村潰逃,我們則緊緊尾追向土匪猛烈開火。由于土匪潰逃鑽進了深山老林,且占領着山頂上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連長根據這種複雜地形分析,再追對我不利,當機立斷,令三排在後山警戒,以防土匪反撲,二排和我偵察班則迅速攻進朝兌,逐戶搜尋漏網土匪,打掃戰場。這次戰鬥中擊斃土匪3名,俘虜11名,有5名被擊傷的土匪跑不動躲在樹林裡和群衆家中也被搜了出來。這次戰鬥繳獲土匪潰逃時來不及帶走殺好的豬兩頭,牛一頭,雞30多隻,大米數擔,水豆腐數鍋。我們強令已俘獲的11名土匪挑着戰利品、擡着土匪傷員傳回龍江,以打了一場追殲土匪的勝仗在龍江歡度51年春節。
春節後,随着軍事圍剿的順利進展,我連按照在靈川剿匪總結出的成功經驗,迅即與地方密切配合,組織了十多個強大的武裝工作隊,進駐到各村宣傳、組織、發動群衆,将基層新生人民政權——農會普遍建立健全起來。從此,由貧苦農民當家作主人。農會又相繼組織起民兵、婦女會、兒童團,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清匪反霸鬥争中。到處都布置有民兵、兒童配合解放軍巡邏、站崗、放哨、設卡檢查來往行人。
土匪象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逼得走投無路,無處藏身。在我軍的強大軍事圍殲與政治攻勢下,在龍江就有一百七十多名土匪向我軍投誠自首。個别頑固反動拒不投誠的匪首,隻能帶上幾個親信撤出龍江地區往龍勝、三江山區流竄,妄圖作垂死掙紮。但這些象驚弓之鳥的頑匪,終究也難逃出我軍布下的天羅地網。
根據中央軍委、毛主席“五月底前基本完成肅清廣西土匪”的指令,我連于四月初,除非戰鬥勤雜人員留守龍江外,全連即奉命随各路剿匪大軍乘勝追殲,從四面八方将土匪團團圍困于四十八弄。四月中旬,最後向土匪發起總攻擊,一舉将最後盤踞在四十八袋的土匪徹底、幹淨地全部肅清,勝利完成了中央軍委、毛主席給廣西剿匪部隊的光榮任務。
四十八弄原屬百壽縣、融縣地界,有大大小小石山弄場234個,面積近300平方公裡,内有239個自然村屯,山深林密,地勢複雜險峻,洞多崖陡,道路崎岖回環。解放初,國民黨殘匪與老牌土匪共6000多人槍盤踞在此,成為廣西六大匪區中最頑固也是最後被剿滅的匪巢。當我們連與友鄰部隊密切配合,在四十八弄全殲土匪後,押解着被俘和投降的四十多名百壽龍江籍土匪凱旋揮師傳回龍江時,受到了沿途群衆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慰問。
回到龍江後,我連及時将所俘虜、投降在押的土匪,發動各村群衆逐個進行辨認清理,有要求領回去開群衆大會鬥争的,都分别由農會領回去巡回鬥争,充分發動群衆揭發、檢舉、控訴其罪行,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ij啊查核實他們為匪暴亂時所犯下的罪行。農會及廣大群衆強烈要求政府嚴懲的39名均屬排長以上匪首。
根據對這批匪首的審訊,他們在為匪暴亂時,作惡多端,都供認犯有奸、淫、燒、殺、搶劫罪惡,不殺是難以平民憤的。經逐個審訊完畢,整理材料上報縣委,縣委及時審批下來,就地召開群衆大會公審公判後槍斃。
這是我連剿匪以來執行較大規模的一次鎮壓反革命土匪暴亂的行動。區委書記張景洲同志親自擔任審判長,我和謝忠傑出庭任書記員,各村的農會主席出庭作人民陪審員,在龍江區召開了幾千人的群衆公判大會,審判以事實為依據,依照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關于首惡必辦的原則,重點打擊了罪大惡極、怙惡不悛、當地人民群衆十分痛恨的土匪匪首。對可殺可不殺的一般都盡量不殺,判處徒刑送勞改農場改造。對罪行較輕、願意悔改的一般匪衆,則采取寬大方針,由群衆取保釋放交農會監督管制。
我連這次在龍江執行鎮壓罪大惡極的土匪任務時,事前,發動群衆充分,組織缜密。宣判大會開始,當審判長聽取公訴人(區長龍武才)的公訴後,即逐個對這39名罪大惡極的匪首進行宣判,匪首對其所犯罪行供認不諱。審判長揮起紅筆在判決布告上一勾,宣布執行死刑,驗明正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時,整個會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群情激奮。同時,經連長準許,此時每個機槍手、沖鋒槍手可朝天發射一匣梭子彈,手槍、步槍手可發射5發子彈,掌聲、“打倒土匪”口号聲、槍聲彙織在一起,變成了剿匪勝利的交響樂曲。當這批被處決的匪首一個個由兩名解放軍左右押赴刑場時,全部安排好由各村苦大仇深的民兵執行槍斃,以激發群衆對土匪的階級仇恨。
通過這次在百壽龍江地區對土匪的清剿鎮壓。标志着曾經在百壽、龍江地區猖獗一時的匪禍已被基本肅清,人民勝利了。勝利來之不易,是經過艱苦鬥争、流血犧牲換來的。上級黨委、各級指揮員的正确指揮、組織、上司,是我們取得剿匪勝利的根本保證。廣大人民群衆對我軍剿匪的大力支援,是我們取得剿匪勝利的基礎。全連指戰員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英勇作戰,是我們取得剿匪勝利的力量源泉。
經過近一年半時間在桂北地區的艱苦剿匪鬥争,我連經過與土匪數十次的大小戰鬥,終于取得了剿匪鬥争的偉大勝利,戰果輝煌。共擊斃匪44名,擊傷匪11名,俘匪75名,匪徒向我軍攜槍投誠自首356名,共計殲匪486名。繳獲各種槍462支,各種子彈2310發。被師裡授予“剿匪英雄模範連”稱号。全連60%的指戰員立功受到嘉獎,圓滿完成了桂北解放初期肅清土匪的曆史使命。
桂北剿匪,是我黨在奪取政權,建立、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新形勢下同國民黨反動殘餘勢力所作的鬥争。面臨的敵人不但夠多夠大,而且非常兇惡殘暴。當時,又是處于鮮朝戰争爆發的非常時期,敵人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快爆發,蔣介石以為“反攻大陸”時機已到,反革命氣焰十分嚣張。潛伏下來的敵特、反革命分子與農村的封建勢力地主、惡霸相勾結,組織土匪武裝暴亂,到處破壞工廠、鐵路、橋梁,燒毀倉庫、民房,暗殺、投毒、打黑槍,搶劫财物,襲擊圍攻基層人民政府和農會,殘殺革命幹部和群衆中的積極分子。
據報載:1950年,廣大新解放區近四萬名幹部和群衆被反革命分子殺害,其中廣西就達七千多人。可想而知,當時的鬥争是多麼的複雜嚴峻。 剿匪,這是一場血與火、生與死的大搏鬥。我有幸親身經曆投入這場鬥争,經受鬥争的戰火考驗與鍛煉,得以逐漸健康成長起來。 當時投身人剿匪鬥争中的我,正值十八、九歲,風華正茂,血氣方剛。想起解放前家庭慘遭日本鬼子和漢奸的殘酷迫害,激發着階級仇、民族恨,滿腔怒火一直在心中燃燒。暗自下着“不死當英雄,死了當烈士”的決心,投入到剿匪鬥争中。由于工作積極,不怕苦,不怕死,作戰勇敢而榮立了一小功,1951年7月,光榮地出席師部在桂林市召開的剿匪慶功表彰大會,聆聽到鄭貴卿師長兼桂林軍分區司令員在剿匪慶功表彰大會的總結報告。全師在桂北剿匪中,功勳卓著,戰果輝煌,共擊斃匪1028名,擊傷匪226名,俘匪7706名,匪向我軍投降9147名(其中:團以上匪首479名)、投誠自首32605名,共計殲匪50712名。相當于殲滅國民黨軍隊一個兵團的兵力。繳獲各種槍22993支,各種子彈829997發,各種炮532門,炮彈1174發,電台10部,電話機174部,總機6部,收發報機14部,收錄機6部,馬116匹,以及各種物資等。
師首長在總結中明确指出:勝利來之不易,成績的取得,是我師全體指戰員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結出的豐碩成果,是在剿匪戰鬥中已光榮犧牲的革命戰友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戰友,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的功績連同我師在桂北剿匪的戰績,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将永遠記載入桂林地區史冊,永垂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