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阿拉伯帝國(十二):馬蒙(13)阿明(14)馬蒙

作者:麟劍的人類史

阿拉伯帝國(十二):馬蒙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阿拉伯帝國(十二):馬蒙(13)阿明(14)馬蒙

阿布·穆薩·穆罕默德·本·哈倫·拉希德 (arabic: أبو موسى محمد بن هارون الرشيد‎, translit. abū mūsā muḥammad ibn hārūn al-rashīd787年-813年),尊号阿明(al-amin)。伊斯蘭教第二十四代哈裡發,阿拔斯王朝第六代哈裡發。

穆罕默德·阿明是哈裡發哈倫·拉希德與原配夫人左拜德之子,被立為王儲,封阿明為西部長官;同時又立阿明同父異母的弟弟馬蒙(al-ma'mun)為第二王儲,封東部長官,駐呼羅珊首府木鹿。

809年拉希德死于征途,阿明即位于巴格達,不久,阿明廢馬蒙,改立長子穆薩為繼承人。同年馬蒙向他發動攻擊,内戰于焉展開,阿拉伯人擁護阿明,波斯人擁護馬蒙。813年9月26日馬蒙攻陷巴格達,阿明被殺,内戰結束。

馬蒙即位于木鹿,取得教主之位。而曼蘇爾建立的園形宮城也在内戰期間被破壞殆盡。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阿拉伯帝國(十二):馬蒙(13)阿明(14)馬蒙

阿布·阿拔斯·阿蔔杜拉·馬蒙·本·哈倫·本·穆罕默德·本·阿蔔杜拉(阿拉伯語:أبو عباس عبد الله المأمون بن هارون بن محمد بن عبد الله‎,拉丁化:abū ‘abbās ‘abd-allah al-ma’mūn bn hārūn bn muḥammad bn ‘abd-allah,786年9月14日-833年8月9日),一般簡稱馬蒙(或譯麥蒙、邁蒙等,阿拉伯語:المأمون‎,拉丁化:al-ma’mūn),伊斯蘭教第二十五代哈裡發,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第七代哈裡發(813年-833年在位),哈倫·拉希德的次子,阿明之弟,與其父哈倫并稱為阿拔斯王朝最著名的兩位哈裡發。他在位時主要的貢獻是對文化和藝術的贊助,并開展了阿拉伯和世界曆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進而使阿拔斯文化和整個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

父親哈倫·拉希德在世的時候,異母兄長阿明為王儲,馬蒙為第二王儲。809年,父親逝世,阿明繼位,廢除馬蒙儲君之位,立自己的兒子為儲。随之内戰爆發。最終受波斯人擁戴的馬蒙在813年9月攻占巴格達,殺死兄長,成為第七任哈裡發。

馬蒙在位期的阿拉伯帝國在軍事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各地紛紛獨立,其霸權的範圍急速縮小。但馬蒙以開明君主著稱,推動學術發展,對後來的歐洲中世紀文藝複興有很大的影響。

馬蒙将其父在巴格達所建設的圖書館加以擴充,命名為“智慧館”,使其官員朝臣能夠從事古希臘學術研究與希臘文獻之翻譯,在推廣希臘學術方面,“智慧館”之功實不可沒。馬蒙又公認伊斯蘭教思辯神學先驅“穆塔西拉”派的教義,并且下令放逐不遵從此一教義的司法官,設定專司調查的審問機關。更有甚者,他把阿拔斯王朝的黑旗改換成什葉派的綠旗,以示對什葉派的首任伊瑪目、第四位正統哈裡發阿裡及其後裔的崇敬,争取什葉派穆斯林的支援。對于發揚正統派(遜尼派)信仰的阿拔斯王朝哈裡發而言,馬蒙可說是一個頗為異端的哈裡發。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阿拉伯帝國(十二):馬蒙(13)阿明(14)馬蒙

即位之後,馬蒙派大将法德勒征讨中亞地區,勢如破竹,再度确立了阿拉伯帝國在中亞的統治。馬蒙時代,阿拉伯帝國是當時世界無可争議的頭号大國,衰落中的拜占庭和中國唐朝均難以與之相比。不過,馬蒙時代的帝國也出現了與全盛局面不相和諧的音符,比如愈演愈烈的宮廷鋪張浪費之風,816年爆發的巴貝克“紅衣軍”起義,被認為是導緻阿拉伯帝國由盛轉衰的開始。

馬蒙對世界文明貢獻主要在于文化學術方面。開展了阿拉伯和世界曆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進而使阿拔斯文化和整個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進入了鼎盛時期。他對知識和學者的渴求達到了狂熱的地步。他所派遣的搜求知識典籍和學者的使者奔馳在帝國四通八達的大道上,足迹遍及拜占庭、波斯、印度等地。他讓學者把希臘典籍翻譯成阿拉伯語,付給譯者以同譯稿相同重量的黃金(這也許是世界史上最昂貴的稿費了),許多珍貴而湮沒已久的古希臘典籍是以得以複活,後來,這些希臘典籍傳回歐洲,成為文藝複興運動的一大知識源泉。馬蒙本人多次以學者的身份主持學術會議,參加其中的讨論。

值得一提的是,馬蒙将幾代哈裡發搜求到的學術瑰寶,集中存放在一所規模宏偉的學術中心,名之為“智慧宮”。智慧宮集圖書管理、科研、翻譯和教育的功能于一體,受它影響,後來在西亞北非等地,出現了許多“智慧宮”的仿制品,如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大學、開羅的愛資哈爾大學等,從公元12世紀開始,創辦大學的熱潮在歐洲開始蔚然成風,追根溯源,馬蒙的智慧館當居首功。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号“世界民族與文明曆史”】